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作为“五常”之一,中国在联合国最负盛名的“名场面”是什么?乔的笑?
不止。
因为经过五十年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在联合国的境遇早就完成了从“声嘶力竭无人理会”到“信手敲威慑全场”的华丽转变!
名场面频出
从性质上来说,联合国毫无疑问是世界各国提出、解决难题的舞台。既然是舞台,那势必每天都有“好戏”上演。
作为深度参与联合国事务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更作为联合国内部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过去一年来中国造就了无数联合国“名场面”。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4日,俄乌冲突一周年纪念日。为了解决俄乌战争造成的粮食危机以及人道主义灾难等争议,联合国在这一天开展了专项会议,并且出现了双重默哀的罕见场面。
随着轮值主席国代表、马耳他外交部长木槌落下,讨论正式拉开帷幕。
会议议程还没有正式开始,俄罗斯代表率先发难,针对联合国对俄乌的区别对待开口质问。
“凭什么乌克兰代表能在安理会成员国之前发言?这不符合程序!”作为上三常国家代表,俄罗斯方面目标明确且极具针对性的质问,为这次讨论唇枪舌剑的氛围定下了基调。
乌克兰代表随即接过主导权,发言完毕后为了在国际观瞻上取得更多优势和同情,发出了“为纪念此次遭受侵略的遇难者默哀一分钟”的倡议。
因为并不在联合国此次会议的议程内,这次突如其来的默哀把一众与会人员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连联合国名义上的掌舵人,秘书长古特雷斯都在起立时出现了犹豫,最后还是站了起来。
然后,名场面出现了——深谙“俄乌冲突本质是美俄博弈”的中国代表选择了不偏袒任何一方,选择了稳坐。
一旁的巴西代表本来已经跃跃欲试地起身,看见中国淡然处之的反应后马上转变态度,牢牢地坐在椅子上,效仿中国。
什么是大国影响力?这就是大国影响力!不被舆论裹挟左右,更不用看别国脸色行事!
神奇一幕再次发生,俄罗斯代表“为2014年来所有生命逝去”的发言,又一次引起了场内代表的左顾右盼。
站不站呢?古特雷斯又犹豫了,随后,他的目光看向一边——注意,看的不是以“世界霸主”自居的美国,而是中国代表的反应!
中国代表果断起立,一众国家代表如蒙大赦地挺直了脊背站定——包括不可一世的美国,也在中国的“威压”下不情不愿的起立!
短短十秒一出好戏,将各国错综复杂的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更证明了中国在联合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俄乌战争的调停有中国身影,巴以冲突的斡旋,更少不了中国的“名场面”。
吉拉德·埃尔丹,这个联合国驻以色列大使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想必都是不陌生的。
粉碎联合国宪章、给联合国扣上“哈马斯”的帽子,这位大使仗着美国对以色列的“骄纵”在联合国横行无忌。
就是这样一个怼天怼地的混不吝角色,碰上中国代表却温顺得像一只绵羊!这是怎么回事?
2023年11月2日,安全理事会针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相关问题的会议上,艾尔丹大使因为不满一份有利于以色列的决议被否决,公然对联合国妇女署发炮!
“你们太无耻了!联合国妇女署,你们太无耻了!”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艾尔丹大使张口就来。
对于他失礼而冒犯的谴责,美国及其一众拥趸自然是无动于衷的,但作为轮值主席国,中国可不惯着以色列。
“尊敬的以色列代表,你完全可以表达你不同的意见,但请你保持对联合国妇女署工作者最基本的尊重”!
以色列代表滔滔不绝的发言被打断,抬眼看见发言的是中国代表时着急忙慌找耳机的样子、瞬间从杀气腾腾变得清澈无比的眼神,造就了过去一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的又一名场面,直接体现了中国在联合国以及全世界愈发提升的影响力。
那么问题来了,从嘶力竭无人理会,如今手指敲桌震慑全场的改变,中国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感同身受,以诚相待
中国在联合国为什么如此“得民心”?是因为综合国力的增长,武器装备的进步吗?昔日艾跃进教授那句“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确实是一句箴言。
三航母战力初具,二十九个重装合成旅蓄势待发,歼—20横空出世,隐轰—20呼之欲出,军事实力的指数级暴涨,让中国收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
然而这便是中国在联合国地位日渐提升的全部吗?美军武力独步天下,美国大兵遍布全世界,他们得到所有国家发自内心的尊重了吗?与其说是尊重,不如说是惧怕吧!
我们中国的崛起之路,和美国是不一样的。我们于和平中拔地而起,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继而参与世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能够在联合国内翻身,靠的是中华民族“感同身受,以诚相待”的外交态度!
自1971年重返联合国至今,中国的“一票否决权”使用记录中,有五次给了叙利亚。
因为美国一己私欲挑起的叙利亚战争已经延宕了十三年,带来了海量的人道主义危机,原本两河流域灿烂文明的继承者叙利亚,沦为一片白地。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列强入侵、国土沦丧,忍饥挨饿,朝不保夕。这样屈辱而艰难的日子,中国熬过了一百年。正所谓“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
综上所述,如今中国为何能在联合国频频上演名场面?为何能收获越来越多尊敬?“恩威并施”缺一不可。
参考资料:红星新闻:2023-2-25:罕见!安理会出现“双默哀”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