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提到央视主持人,不少人难免会联想到新闻联播中严肃干练的面孔,抑或是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端庄大方的模样。
实际上,央视的主持人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只不过他们一贯低调示人,不会把自己的私生活暴露在聚光灯下。
比如央视内部有这样一对夫妻档,同为知名主持人,一见钟情低调结婚十几年无人知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2001年,烟台姑娘郑天亮有幸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按照惯例,进台后需要学习两周。就在这段日子里,她遇到了年长自己六岁,同为主持人的蒙古小伙,鲁健。
两周的学习时间让二人逐渐熟悉起来。按照当时台里的规定,实习生需要去地方电台实习一段日子,而这次实习的目的地,正好选在了鲁健的老家内蒙古赤峰电视台,由他本人担任队长。
鲁健业务能力出色,性格又好,虽然是队长却没有一点官威,反而像个大哥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十分照顾各位队员,给郑天亮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而活泼俏皮的郑天亮更是一下子闯进了鲁健心里,她的敬业她的大胆她的想法百出,无一不吸引着鲁健。
等这段实习期结束,两人之间没有这层类似上下级的关系,鲁健便开始了行动。
他没有采取什么绕弯子的策略,而是直接把郑天亮约出来,表明了心意。
令这位天之骄子没想到的是,郑天亮直接拒绝了他。
这无疑是当头棒喝,两人的关系冷了下来,连朋友也没法做了。
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难道真的是鲁健太“普信”?
其实不然,郑天亮之所以会拒绝,是因为自己心里有一道坎。
“不希望和自己的同行恋爱”。
这便是郑天亮的心结所在。在她的认知里,情侣双方的工作重合度过高,会带来许多矛盾,更何况她和鲁健都是央视主持人,如果恋爱到最后没能走到一起,分手以后再遇见,多尴尬啊。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这年23岁的郑天亮已经在《国际时讯》和《午夜新闻》这档重量级节目里挑了大梁,而鲁健也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播新闻。
二人的事业之路一片光明,郑天亮担心此时发展所谓的“办公室恋爱”会不会影响到彼此。
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郑天亮选择了拒绝。
不过缘分总是很奇妙,虽然有这样一段不算愉快的经历,二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2004年,郑天亮和鲁健在北京秘密注册结婚,正式成为夫妻。
婚礼那天恰逢“两会”,台里上下忙得不可开交,很多同事甚至没空来参加,有些来了也只是趁着休息时间来吃顿饭便赶回去工作了。
二人再谈到当时的场景还有些哭笑不得,怎么就选了这样一个好日子。
或许婚礼的忙碌的确是个好兆头,结婚之后他们的事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好。
2005年,鲁健担任《今日关注》栏目主持人,此后多年间,《今日关注》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他本人皆有参与。
郑天亮则是深耕《午夜新闻》栏目,她干练利落的个人形象和出挑的业务能力为节目增色不少,主持节目期间广受好评,甚至不少观众成了她的粉丝,丈夫郑天亮便是其中一个。
郑天亮在主持新闻节目时清晰的口齿和扎实的基本功总是让鲁健赞叹不已。而作为主持人中的另类,鲁健一改往日央视男主持人单板沉闷的风格,他客观、活泼、极具个人特色的表达也让身为传统栏目主持人的郑天亮既钦佩又羡慕。
婚姻生活没有磨灭他们对彼此的爱意,同为主持人,作为夫妻的他们像对手也像战友。闲暇时他们会观看彼此的节目,互相鼓励互相夸赞。
郑天亮有些洁癖,对于打扫和整理这件事有点偏执,也经常“指示”鲁健。
有些同事因此调侃鲁健,说他怕老婆,而鲁健则十分坦荡地回应说,不是怕,是爱。
现实生活充满着柴米油盐和各种琐碎小事,尤其是两人一个来自内蒙古一个来自沿海的烟台,相处中总免不了矛盾,可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那就是尽可能地看到对方最好的一面。
鲁健眼里的郑天亮不再是屏幕里那个精干的女主持人,而是个热爱生活,极有情趣的小女人,因为鲁健是北方人,爱吃面,郑天亮甚至为他学了手擀面。而鲁健也在对方的影响下喜欢上了海鲜。
而郑天亮眼中,鲁健是遇事时为她提供依靠的哥哥,却也是日常生活中为她带来欢笑、哄她开心的“小朋友”。他们就这样平淡却甜蜜地度过每一天。
婚后三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
小生命的降临为这个原本就幸福的家庭增添了几分温暖。
而这一年也是香港回归十周年,鲁健担任了特别节目《香港·香港》的主持人。初为人父的他因为工作繁忙甚至没什么时间陪伴妻子和女儿。孩子降生的第一个中秋,他也因为工作而没法待在家人身边。
这对于主持人来说其实是常态,鲁健却难得地“矫情”起来。还是郑天亮安慰他,说自己能够理解,都是为了工作。
两个人都是实打实的工作狂,产后不久,郑天亮也回到了台里。
生育似乎没有对她造成什么影响,她还是那个《午夜新闻》栏目里神采奕奕的女主持人。
唯一遗憾的是,这档栏目是在夜间播出,以至于郑天亮常年生活昼夜颠倒,虽然她早已经习惯了,可有了孩子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夫妻俩想要在白天一块带孩子出去玩都很难。
后来郑天亮终于从《午夜新闻》栏目转到了《新闻30分》,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随着小儿子出生,两人已经是儿女双全,不过同为工作狂,孩子还是交给老人照顾。不过只要有空,他们就会带上孩子们一同出游,弥补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