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

作者:红星新闻

"沉浸式分装体验即将到来!""今日拼盘:生姜2.6g加肉2.6g(育肥)""这是小妹妹点了10ml粉底液"......

近双十一,有商家在快手、摇音等平台上发布自制离别美容产品样板视频。在视频中,商家戴着手套,使用试管,漏斗和食品秤等工具来解释分配粉底和香水的过程。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美容香水分装样品正在悄然闯入短视频和电商平台,打着"真品波特"、"方便的色彩测试"、"身临其境的离别体验"这两个打着"网上交易"的旗号。调查发现,美容"副装经济"的利润高达50%,正在吸引更多的商家进入。

预先原装切割然后压板?

美妆经济利润微薄高达50%

"沉浸式分装体验即将到来!""今天的拼盘:生姜2.6克加五花肉2.6克(脂肪)"......这是最近发布的美容企业化妆分装小款视频说明,其中,"姜"、"五花肉"是一个品牌的高光色号。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

解释分配粉底和香水的过程

根据分包装商户的说法,分包装样品分为"原装切"和"非原装切"。

"原切"是指利用模具直接在组件上分离出一部分尺寸的容器样品,"非原件切割"是指将剩余材料粉碎后将剩余材料压入容器中的样品。目前,最火爆的MAC(Magic)生姜亮点平台上的视频显示,一张完整的全包亮点在七块"原切"样品中,商家用化妆刷刮掉剩余的角料,用撕碎机碾碎成一端细小的压力板,还可以分成5个小样品。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

原切荷载小样品,分为"原切"和"非原切"

在短视频平台的商品窗口,这款分集0.5g样品售价约16元。红星资本局计算,以海南免税店为例,9g正品服装价格为260元,1G价格为28元,超过3件也可以70%的折扣。另外,这款产品目前是货源不断的赝品重创地区,9G全包价格不到100元就能买到,1G的价格只有11元。

也就是说,不管是真是假,分包商家都更有利可图。

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在线平台子单位容量价格远超真品。当使用免税店的价格时,绝大多数利润高达50%。

以淘宝一份欧美各大品牌的清单装点的小样本"一试房"店铺为例,该店月销量达6000+,粉丝数量超过80万,前三大销量均为大品牌基础样本。

月销售额最高,高达10000多件小样品商品"石村秀宇纱带化妆透明粉底液"1毫升价格约16元,(三亚国际官方免税城)免税店价格35ml本品价格320元,或1毫升价格约9元。

月销量第二款兰蔻彩光透光粉底液,1毫升价格在16元左右,免税店原装5毫升样品价格33元,或100万价格在6元左右。(三亚国际官方免税城)免税店30ml正品价格在308元,一瓶30ml,1ml价格在10元左右。

很明显,子样本的利润不仅如此。

一位负责做小规模企业采购的红星资本局,"如果拿更多的商品可以更优惠。根据购买介绍,前期投入的分集装箱成本分配给每个小样品不到1元,运费都不贵,基本上都是消费者出门。两手下来,小样本的利润高达50%。

"小经济"的崛起

但正式的销售渠道很少

中国的化妆品消费量逐年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发布的最新消息,2021年9月中国化妆品消费总量为317亿元,同比增长3.9%,2021年前三季度化妆品消费总量为2783亿元,同比增长17.9%。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

图为国家统计局

其中,化妆品在线销售渠道占比持续提升。根据Aerie Consulting的数据,中国化妆品的在线销售渠道从2013年的30%上升到今年的37%,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41%。

特别是近两年来,化妆品样品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根据Aerie Consulting于2021年10月发布的美容行业报告,消费者对新一代美容用户的需求正在逐步向"小经济体"转移,"小经济体"市场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研究结果表明,每月消费量在300-500元之间的化妆品用户最有可能被小样本所吸引。

"中小尺寸产品往往卖得更好,很多年轻人在化妆品消费中经常改变自己的品牌选择,所以他们倾向于购买较小的产品,而不是较大的全尺寸产品。美容产品的低成本使消费者更容易做出购买决定,因此可以在吸引新用户和促进全穿购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成为品牌的重要营销联系人。

但目前,市场上单独销售小样品的正式渠道很少。许多大牌样品通常以品牌礼品、节日套装等形式到达消费者手中,并不单独销售,只有欧莱雅开设了天猫旗舰店,粉丝多达300万。自制分包的小经济应运而生。

红星资本局日前发现,日前,越来越多的国产美容香水分装样品正在悄然闯入短视频和电商平台,在"网上交易"的旗帜下,打着"真品波特"、"方便的色彩测试"、"身临其境的分装体验", "网上交易"的旗号。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

商店用"测试颜色"和"味道"这两个词

截至10月23日,视频播放量上各种美容部分上的声音已经突破10亿,淘宝上的粉丝量达到数十万级,月销量达1000多部,播放"测试色彩""品味"的店铺数量也超过100家,粉丝量高达88万。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

截至10月23日,声音上播放的各个美容部分的视频总数已超过10亿。

搜索发现,淘宝的许多安装产品每月销量超过3万件,涉及兰蔻、阿玛尼、MAC、宝格丽、TF和迪奥等欧美主要品牌。

艾媒数据中心还显示,2021年上半年,美容行业在热门单品、日常化妆需要最基本三项的项目中,口红、隔离/彩妆前乳、粉底销量排名前三。一位长期在摇摇购买粉底小样本的消费者告诉红星资本局,随着直播和短视频的普及,市场上很多小样本在摇动音响、快手等平台上直播"切"。"直播操作似乎保护了正品,很快就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真假难以区分,存在隐患

它之前已被该平台禁止

但是,真实性、健康和安全的小包装一直是企业质疑的焦点。

就在今年9月29日,吉银发布了"化妆品分包装"违规公告,多家商家因违规经营被商品块处理。宣传表明,"化妆品的安装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给消费者带来人身伤害,平台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继续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控制力度。"

"这类直播被平台屏蔽后,商家开始以短视频发布的形式与消费者分享分包的过程,购买渠道越来越隐蔽,"这位消费者说。"

为了避免检查,不少淘宝测试彩店打上"正品搬运工"、"方便大家测试颜色"的横幅,商品的主图也不需要实际出货小样图,而是带有官方地图的正式着装。一家测试彩妆店告诉红星资本局,"商品都是小圆框的,不是商家包装派送的主图,小店只做正品搬运工,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测试颜色。"

红星资本局还指出,近日,不少商家也纷纷打出"定制拼盘和分包"的销售新方式:为消费者拍摄个性化的定制订单视频,如各种精彩拼盘离别、香水样品收集等,吸引更多潜在用户。

但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消费者都无法保证最终交付到正品手中。一位长期在微博上鉴别化妆品真假美妆博主告诉红星资本局,"过去鉴别真伪也可以从原包装上来区分,但小样品容器没有鉴别,只能看运气和卖家的个性,假货会有更多的空间让鱼混珠。"

大批量、成套商品、定容量的试色店更可能是小型的假货集中营。红星资本局发现,美容店里不乏"全粉底液样品"、"全香水套装"等字眼,所有样品都有固定容量的分装,如口红固定在0.1g,香水为3ml,粉底液为1.5ml。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

分装小样品测试颜色店销量高,商品齐全,容量固定

以上博主介绍,大牌正品样品多种容量,相反,假货一般只有固定容量的分装。"因为一些铸造厂是以固定产能批量生产的。此外,正品和小样品供应有限,销量高,全方位测试颜色的商店,也需要谨慎。"在假货猖獗的市场中,无法保证小样本会被分割。

此外,自制小样品的分包装环境健康难以保证,而且缺乏生产日期、厂家等规定的标识信息,存在超时隐患。

一位负责购买化妆品容器的企业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市场流通的分容器基本上都是宽口瓶和塑料包装,在小工厂完成加工,不消毒,没有检测报告。"在产品包装上,小样品也缺少特定的标识,只需填写一张贴纸,"有的商家甚至会把即将过期的正品化妆品小样品出售。

红星资本局指出,早在2020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其中第35条明确规定化妆品最低销售单位应当标明。《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6号)第63条也明确规定,化妆品内容物的制备、灌装、灌装应当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22日下午,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业务开展化妆品分拆销售违法,不符合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和人员管理条件要求,不能保证质量安全。分包装样品应当由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组织实施,在许可证范围内,没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样品进行分包装,属于健康安全无三的产品。

红星记者 蔡晓义 实习记者

编辑:杨成

(下载红星新闻,有望获奖!)

利润达50%的美妆“分装小样经济”:市场缺口大、真假难辨、存超期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