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作者:MtimeTime.com

北京5月21日电(记者任思宇)1821年,迈克尔·法拉第制造出历史上第一个电动机模型,两百年后,信息革命和网络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近日,由清华大学科学馆(芯片)和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京时报瑞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光电痕迹——信息技术先锋手写展"拉开帷幕,展出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49位代表性人物的信件、手稿、签名书、笔记、签名照片。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光电迹线-信息技术先锋手写展"。中信网任思宇照片

信息技术发展史

进入"光电痕迹"展览,第一眼就会被一幅巨大的人物谱系地图所吸引。

法拉第,约瑟夫亨利,摩尔斯,贝尔,马可尼,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香农,肖克利,楚泽,海蒂拉马尔,基尔比,马丁库珀,温顿瑟夫,比尔盖茨,伯纳斯李...先驱们利用创造力和行动来点亮信息,他们的技术发明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每天拿出手机都是一些微信提醒,一些新邮件,我想信息时代怎么会引发?"我们无法绕过一些有创意的执行角色。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联合策展人、博士后学生刘念凯说。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光电迹线-信息技术先锋手写展"。中信网任思宇合影

联合策展人、名人笔迹收藏家、西苑收藏联合创始人程伟介绍,本次展览共有10种手写载体共收藏49件,包括存货券、采访提纲、备忘录等罕见话题,大部分在国内首次亮相。入围展览的49位先驱者中有四位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位入选了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展览聚焦第四、五次信息革命中关键里程碑和关键人物的背景故事,聚焦社会包容在科学家时代的作用,让观众更容易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诞生的背景。

"其实,让孩子们,包括市民,知道科技是怎么来的,创始人是谁,他们发展的背景是什么,所以大家学习和认识未来的方向,是非常有帮助的,"北京世纪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宏说。"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看到文字,看到像人一样的东西"

通过时间轴,展览将近代光电的发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美国"电报之父"莫尔斯到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第二部分是香农时代。

在开幕式上,西园收藏馆向清华大学科学馆捐赠了展览的重量级展品之一,克劳德·香农亲笔签名的个人收藏,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44年出版的《个人及其社会:原始社会组织的心理动力学》。一书。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资料来源:赞助照片。

按照展览的时间线,观众可以看到过去两百年来时代的巨大变化:贝尔发明了电话,使数千英里外的即时通讯成为可能;马可尼挣脱了电线的束缚,利用空中无处不在的电磁波打开了无线通信的大门;爱迪生的留声机让声音保持活力,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将历史带入了生活......

西苑收藏联合创始人刘超表示,此次展览汇集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180个里程碑事件和49位标志性先驱,基于行业演变、人物经历和收藏故事的背景,并以笔迹作为个人历史的反映实物证据,生动互补的正面历史作用不容忽视。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子工程系教授黄延东在看完展览后表示,"第一个无线传输实验,比如电磁感应、莫尔斯电码、马可尼等我们都熟悉的发现,都在展览中展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人类社会。这些先行者是电子信息史发展的标志性人物,展览的内容超越了简单的笔迹展览,其实是电子信息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除了科技先驱的笔迹外,展览现场还有一些实验设备的原型。黄说,他非常兴奋地看到青少年时期在展厅里手写的偶像崇拜的文字。"特别震撼,看到文字像人一样,有一种穿越历史的伟人面对的神圣感觉!"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名人手写中的"温度"

与传统的物品展示不同,许多名人手印的收藏品都在"光电痕迹"展览中展出。展览的视觉统筹人、西苑收藏馆的联合创始人刘超引用了"发明之王"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笔迹,他的儿子查尔斯·爱迪生(Charles Edison)也在1926年爱迪生电池公司的一次会议记录中被发现。

几年后,查尔斯·爱迪生(Charles Edison)接任公司新任董事长,在后来的会议记录中,他的签名将出现在第一行,而他的父亲则退在后面,手印后面,反映了两代人的遗产。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这些信件和备忘录还记录了科学家对未来技术和人文学科的思考。1930年,法国摄影师、"照片传真机"的发明家和发明者爱德华·贝兰(Edward Belan)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昨天不可能的事情很可能在明天成为可能,但持续的技术进步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吗?"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在一些笔迹中,科学家的日常琐事和生活也被记录下来。例如,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 Eiffel)与他的医生分享了这份报告,NBC的创始人大卫·沙诺夫(David Shanov)写信给一位售票员,"我感觉和今天早上一样好,尤其是在火车上睡了一夜之后。向您的方式和服务致敬!"。

"我们可能会去参加科学展览,注意到一些科学发明,但我们可以从这些笔迹中看到科学家作为一个人的情感和温度。"刘说。

法拉第、爱迪生、比尔·盖茨……他们的签字什么样?

"手写实际上是一种消失的信息形式,尤其是纸质载体。联合策展人、名人笔迹收藏家、西园收藏联合创始人程伟表示,目前,电报、电话等古代科技成果仍在工作生活中使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纸质载体的笔迹正在慢慢消亡。

据悉,"光电迹线——信息技术先锋手写展"将展出至8月31日。(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