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尾巴,除了狮子座,还有最烂的片。
当票房冠军《云边有个小卖部》以“难看”词条上了热搜的时候,
很多人才反应过来,
编剧和导演的那一列,赫然写着张嘉佳。
时隔8年,这个曾经以一部《摆渡人》,
将一众大佬,如梁朝伟、金城武、王家卫拉进烂片行列的中年男人,
又回到了大荧幕。
说起张嘉佳,记忆可以拉回十多年前。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曾是多少人年少青春时爱不释手的枕边书。
38个“睡前故事”,一半都在讲那爱情。
而当年的“金句”,笔记本上更是抄了一页又一页。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我们在同一个时区,却有一辈子的时差。
——这世界是你的遗嘱,而我是你唯一的遗物。
张嘉佳还是那个张嘉佳。
只是当初为青春懵懂抽泣的你,不再是你了。
《云边有个小卖部》算是张嘉佳这几年最出名的新作。
一度霸榜年度最热门书单。
多少人在颓丧不得志的刘十三身上找到自己,
多少人把眼泪留给了飒爽又暖心的王莺莺,
也为程霜身上的那股明媚的忧伤而动容。
小说里的云边镇,是个美丽又温暖,也有着人间吵闹的小镇。
恰逢这两年热门的“返乡”找回人生自我的潮流,
云边镇映衬着年轻人站在大城市望向故乡的臆想。
这种向往如果能带来一些治愈和安慰,倒也值得一读。
可当故事搬上了荧幕,云边镇的“内核”便散了。
就像一块好吃的玫瑰花饼,有人偏要碾得稀碎,再端给你。
电影豆瓣评分5.2,差评满天飞,和票房冠军的Tile形成了强烈反差。
有人求全网封杀,有人在电影院泣不成声。
虽然口碑不好,可电影票房,仍旧在蹭蹭蹭上涨。
带着好奇心,6月最后一天,我还是买了张票走进电影院。
扑面而来的文艺矫情疼痛气息,
像QQ空间语录大全,遇上了网络情感短剧,一股脑地奔向你。
让这个酷暑难耐的夏日,更加难耐了。
01
不太好看的云边镇
电影开始,是一段长达8分钟的动画片。
据说是献礼原著粉,初心是好的。
可在电影开头,不仅没有给剧情很好铺垫,反而画风跳脱太快,割裂感太强。
越往后看,才发现,割裂感几乎充斥着整部电影。
长大后的刘十三,是个充满热血的普通男青年。
从小镇走出,毕业后在大城市卖保险,骗外婆王莺莺过得很好。
实际上一地鸡毛。
被保险公司经理看不顺眼,很努力但业绩不突出,
女朋友冷暴力以及被分手,
室友突然离开也只留下了一句“倾囊相助,江湖再见。”
悲惨因素拉满。
被现实打击的刘十三醉倒在出租屋里,想起了外婆和那个小镇。
原本书中,很有代入感的祖孙情,在这里成为了全剧的第一次割裂。
王莺莺,一个嘴硬心软的七十岁老太太。
开了200公里拖拉机,将醉熏熏如烂泥一般的刘十三拖回了云边镇的小卖部。
这个书中第一章的情节,放在了电影后半段的回忆里。
大雨夜,开拖拉机的老太太风雨无阻。
可能导演想让观众在这里,因为王莺莺的去世,而狠狠地哭。
这里的确泪点很足,气氛渲染到位,可也失去了让观众快速带入祖孙情的时机。
不合时宜的字幕,更是让人一秒破防。
比如:外婆看着昏醉不醒的刘十三念叨着想念她,她掩面哭泣,心疼孙子。
演员的情绪很到位了,却飘出了一段文艺体的白色字幕:
老太太很心痛!痛得快碎掉!
嗯,这一幕,我也碎掉了。
原本打转的眼泪,硬生生憋了回去。
而放眼整部电影,王莺莺和刘十三之间的情感羁绊,也被各种乱入的人物和情节,打得稀碎。
是的,第二类割裂感,来自于陆续突然登场的人物。
有的,代表至死不渝的爱。
牛大田。一个被刘十三视为最有可能买保险的暴户,是小镇上读书不多,却靠着造假、办赌场而混得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爱上了一个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秦小珍。
表达爱的方式,是故意拖延小珍家修墙的工期,是天天送礼物,还有,暗地里跟随。
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尾随。
特别不理解,怎么突然,秦小珍就说自己爱上了这个男人。
爱上天天被尾随?
更炸裂的是,因为父母不同意,两人的第一次约会将会变成最后一次。
牛大田突然发疯了似的,跑回自己的厂子,一把火烧了。
浓烟滚滚,库房里的烟火,还成了营造两人浪漫的工具。
(犯罪的事儿,可一点不浪漫)
这是爱情。熟悉的张嘉佳式套路爱情,只讲纯爱,但不讲逻辑。
除了爱情,小人物悲惨线,他也是要的。
王勇。一个爱妻子爱女儿的男人,硬生生被逼成疯子。
他原本做着小生意,原本很善良,借钱为他人慷慨解囊。
妻子病重,借出去的钱一分也没收回来。
妻子没了,家也没了,和女儿住在会漏雨的桥底,心心念念的,还是攒钱(捡粪)给女儿交学费。
直到他因闯银行,持刀伤人被警擦击毙的时,
(如果不是看了原著)恐怕才反应过来,
原来那个一早突然出场,缠着男女主喊爸妈的奇怪小女孩,就是他女儿。
父女间的互动,少的可怜,浮于表面。
造成了另一种割裂,角色和角色之间,都只是王勇故事里可有可无的看客。
下一对,聋哑姐姐跟超雄弟弟走的是“亲情线”。
爹妈去世,姐姐开按摩店讨生活,黄毛弟弟上门就是打砸,要钱。
逼姐姐卖店,分钱,自我宽慰是不想拖累姐姐。
姐姐呢,无怨无悔,双双奉上月钱,只为每个月能看见亲爱的弟弟一次。
最后强行释怀,“虽然我赌牌,打架,但很爱我的姐姐。”
逻辑细品,乱七八糟。
所以最后,电影大杂烩,看似什么都有了,
姐弟情、男女情、婆孙情、父女情……
实际上什么都牵强附会。
02
真正好看的“云边镇”
电影看得人一言难尽。
忘掉电影剧情,美丽的云边镇,像画一样。
春天的花草,盛夏的稻田,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飘雪。
四季云雾,飘散来去。
张嘉佳在书中写,童年就像童话,在童话里相遇的刘十三和程霜,长大后还能重逢。
在童话里相守长大的外婆、外婆的小院,以及院前的那棵桃树,和远处的山野,
也都在刘十三几乎破碎的人生里,稳稳地拖住了他。
云边镇,一个不大的小镇,有着一个在城市努力青年曾经的全部。
儿时的伙伴,熟悉的朋友,以及最爱他的外婆。
这样的云边镇,想必大家都曾爱过吧。
换个词,它的名字,叫故乡。也是一切故事萌芽的乡土。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想起的,也是曾经夏天,在外婆家吃西瓜摇扇子,不知道忧愁是什么的日子。
那样的日子泛黄,像是一股暖流,在回忆里穿梭。
特别能理解,在电影院那些或轻、或重的抽泣。
也许,有那么一刻,你想起了你的“王莺莺”。
她们总是很宠你,干活回来,总会带根冰棒,或是一朵荷花,满篓子新鲜的莲蓬。
还有你的“程霜”。儿时的伙伴可能早已走散,多年不见,但那些一起爬过的坡,追过的牛羊,都印在了记忆里。
当然,还有你的“云边镇”。
小镇上日子很慢,骑着自行车穿过稻田的乡间小路,就能到镇上最热门的铺子,买点零食,租个碟片,回家捧着西瓜,一看就是一下午。
有的时候,我们聊起悲伤。
不是因为失去了什么,而是它曾经那么真实的温暖过。
当然,真正美的“云边镇”除了在你心里。
现实里,也有个很仙的“云边镇”。
它就是电影的取景地,浙江奉化。
王莺莺的小卖部、刘十三载着程霜穿过的稻田,都在奉化的这座村庄,西畈村。
这里距离宁波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离杭州两个半小时。
走进这里的夏日乡村,真的像是一秒回到了童年暑假。
山路蜿蜒,远山如黛,村子里,有白色的房子,和能滑滑梯的小山坡。
其实整个奉化,都是一座被低估的小城。
它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部,东濒象山港,南边是宁海县。
这里景色秀丽。有剡溪河畔的老街,有草木如人间的亭下湖,还有飞流直下的千丈岩。
这里有“神”的痕迹。
一座巨型的弥勒圣坛,像是一座金光灿灿的“天上宫阙”,彷佛连接着天和地,人与神。
不过当地人更喜欢去拜的,是雪窦寺。
始建于晋代,开山时名“瀑布院”,后因为山中有多处瀑布,到了南宋,被封为“五山十刹”之一。
来到这里,很难不被高50多米的弥勒大佛震撼。
虔诚一拜,心中自然生出一丝平和与安定。
如果奉化的山和村庄,透着一股安宁。
那么到了市区,满街的烟火气,都凝聚在了那一道道地道风味里。
作为“中国水蜜桃之乡”,夏天的奉化,是水蜜桃味的。
吃过水蜜桃,还得来一口鲜。
牛肉干面,很多人专程来吃。
因为这里的“干面”是用水泡发后,手工做的番薯粉丝。而牛肉炖得软烂,和汤底一起,将每根面条包裹,浓郁鲜美。
这里的早餐三件套,是生煎、馄饨、拉面。
其他的小吃,有状元饼、发糕、砂锅等等。
盛夏来临。
如果你也会想念那个遥远的童年小镇。
不妨忘了电影吧,
多去现实里的“云边镇”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