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满,吾爱。

作者:罗庄发布
小满,吾爱。

5月20日20时59分迎小满节气。在这个谐音“我爱你”的日子里,祝福所有爱与被爱,当然还要“隆重表白”一下小满:

此时节气候宜人,大陆大部地区入夏,天尚未大热,可乐享小满;

此时节风物各异,北方麦农喜上眉梢,“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南国水乡自有一派诱人馋涎光景,“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此时节小有心得,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人生,小满长乐,方是圆满。

小满,吾爱。

小满·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小满,吾爱。

央视新闻《夜读》X水墨画家皇小小

特别呈现

小满,吾爱。

小满·节气

作者/宋英杰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

小满,隶属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夏季节气中升温速度最快的一个。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所以小满也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小满,吾爱。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

第一,与农候相关。小满时节的物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对于我们而言,小满是夏,对于麦子而言,小满是秋,所谓“麦秋”。“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因未熟也。”

小满,吾爱。

第二,与降水相关。谚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和风细雨少了,疾风骤雨多了,雨水常常以急促而凶悍的方式降临,超出地表的承载能力。有人觉得降水量几十毫米似乎很微小,但实际上,如果一小时降水几十毫米便可能迅速造成灾害。

小满,吾爱。

从农候上看,小满是麦子籽粒乳熟、将满未满的时节,芒种是收麦子、种稻子的时节,所以才有“小满赶天,芒种赶刻”之说。“夏收要紧,秋收要稳”,与秋收相比,夏收的节奏更快。

农耕社会起源的节气中,小满、芒种是物候节气,也是农桑相关度最高的节气。作为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稻、麦对于天气的习性喜好是完全不同的——稻要热,麦要凉;稻要泡,麦要燥。

小满,吾爱。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小满往往是24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时节。加热北方的干空气比加热南方的湿空气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满时,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异军突起,超越南方。

至今,中原地区还保留着小满日赶集的传统,称为“小满会”。小满当日或错后一两日的集市,热闹喧天,仿佛是庄稼人的“嘉年华”。

对于乡村孩童来说,可以在“小满会”的集市中疯跑、闲逛、看热闹,还可以缠着大人买玩具和小吃。火烧、油条、花米团、水煎包、胡辣汤……那些小吃摊儿,是孩子们关于“小满会”的童年记忆。大人们眼看就要卖力气收麦子了,也正好趁着“小满会”打打牙祭、解解馋。

小满,吾爱。

小满,节气之名,写照着人们对于籽粒的那份殷切。“小满谷,当年福。”以五谷为养,便以作物的籽满粒足为满足。这既是一时物候,也是一种心态,清丽而静,和润而远。

“小满暖洋洋,不热也不凉。”

麦已小熟,天未大热,乐享小满。

小满,吾爱。

小满·草木人间

满,不是一种状态,

而是一个动作,

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片刻。

爱人的一眼,

亲人的抚摸,

陌生人的帮助,

生命的大江大河,

在得失平衡中,冷暖落差里,奔腾不息。

小满是不足,

不足,才可以流动。

央视新闻《夜读》X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独家呈现

小满,吾爱。
小满,吾爱。
小满,吾爱。
小满,吾爱。
小满,吾爱。

小满·絮语

小满节气,是人们最喜爱的节气之一。“小”是踏实的谦逊,“满”是确切的欢欣。

小满的名字当中暗含着盈而未满的小确幸,如作家写道:“小满即安。功名利禄青山隐,不如,多养一枝花,多灌一亩田。”这便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小满,吾爱。

当小满遇上5·20,又像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对生活多一点感恩,用心地感受爱,认真地创造爱,知足地拥抱爱,珍惜地回馈爱。日子安静而齐整,虽偶有微澜,或是骤雨侵扰如常,却总能在低谷中,看到“得”和“希望”的一面。

这不喜不愁的平常心,就是幸福难得的样子。经历得越多,越会懂得:盈而未满的小确幸,才是生活的胜景。愿接下来的你,以适足的欢喜,去搭建一段光而不耀、细水长流的日子。

来源: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声明: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