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ST新联即将摘星脱帽,经营能力仍存隐忧

作者:钛媒体APP

*ST新联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5月21日开市起,将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新联”变更为“新华联”。公司股票将于5月20日停牌一天,5月21日开市起复牌。

公司重获新生主要是由于去年完成了破产重整。2023年12月29日,公司收到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

但值得注意的是,*ST新联营业收入已经“两连降”,且2023年公司虽然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但扣非后净利润为-29亿元,且已连续4年为负。同期,公司的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20.71%下滑至8.99%,显示盈利能力并未取得实质性改善。

重整完毕,即将摘星脱帽

据披露,*ST新联此前“披星戴帽”主要是由于公司2022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并且“三年连亏+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不过上述情况在公司2023年年报中得到了消除。

公告显示,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为新华联文旅2023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关于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审核同意。

*ST新联早期主要经营住宅及商业地产,2012年开始向文化旅游地产转型。 由于此前公司融资较多,而文旅地产项目的开发周期通常较长,2019年起新华联的营收进入下行通道后,便逐渐陷入了流动性困境。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其资产负债率已高达102.14%。

去年公司成功完成司法重整,有效化解债务247.56亿元,并确认债务重组收益31.78亿元,年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9.51%,净资产为53.77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债务金额为6.94亿元,较去年三季度末的123.8亿元下降超九成;长期借款为13.49亿元,也较重整前大幅减少。

公司表示,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有息负债规模大幅下降,资产负债率将回归至合理水平。同时,公司业务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文旅主业更加突出,并依托重整投资人增量资金、经营管理、资源整合等全方位支持,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

今年以来,*ST新联聚焦文旅主业发展,继续盘活优质文旅资产,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4.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扭亏。

展望未来,公司此前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公司文旅景区客流的不断增长,未来的文旅收入将继续增加。同时,随着大部分地产项目的出表和剩余地产项目的销售结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司的文旅收入占比就会超过50%,公司也将彻底告别房地产,对公司整体估值有益。”

经营能力仍存隐忧

虽然*ST新联成功完成重组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盈利能力有实质性的改善。

事实上,破产重整债务重整带来的收益是*ST新联2023年度盈利的主要原因。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然而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92亿元,与2022年的-30.75亿元相比并未明显收窄。

此前4月10日,深交所还向*ST新联下发年报问询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货等进行了重点关注。而*ST新联在3次延期后,昨日晚间终于披露了回复公告。

就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ST新联实现营业收入38.75亿元,同比下降26.23%,已连续两年下滑,扣非后净利润也已连续4年为负。同时,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20.71%下滑至8.99%,其中,文旅综合业务的毛利率为-8.60%,与同行可比公司中青旅、华侨城A存在较大差距。

*ST新联即将摘星脱帽,经营能力仍存隐忧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ST新联在回复函中解释称,营收两连降主要是受行业趋势、公司转型等因素影响,商品房销售产生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降。扣非后净利润连续4年为负主要是受财务费用较大以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

而对于文旅综合业务毛利率不及同行,公司表示,由于业务模式、所持资产规模、业务所处阶段与可比公司不同,2023年文旅综合行业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一定偏差。

按照公司的说法,新建景区从开业到成熟需要一定的培育周期,而公司旗下的主要文旅项目铜官窑景区于2018年开始接待游客,开业后就遇到一定的不可抗力影响,导致培育周期延长。

相比之下,中青旅于2006年通过投资取得乌镇的控制权,彼时乌镇属于成熟的景区,知名度较高,因此不存在市场培育期。华侨城A的主要文旅项目为欢乐谷,深圳欢乐谷是华侨城A建设的第一个欢乐谷,1998年就开始投入使用,经过多年培育,品牌知名度较高。

事实上,铜官窑古镇项目刚开业时,就曾经历过口碑“滑铁卢”。不少游客吐槽“古镇”建筑现代化、商业化严重缺少文化底蕴等,同时“性价比低”、“票价贵”等评价也频频出现。

钛媒体APP注意到,随着中国旅游市场显著复苏,2023年铜官窑古镇营业收入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66%;毛利率较上年增长99个百分点。不过以此计算,该景区收入仅占公司总收入的5%,且在该景区毛利率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公司文旅业务整体毛利率仍为负。未来“告别”房地产业务后,若文旅业务的盈利能力短期无法提升,势必对*ST新联整体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翟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