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作者:Beiqing.com

每年初夏时分,国际博物馆日都会如期而至,各地文博场所不断创新展览展示,陆续推出主题各异的精品展览。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走进博物馆。尤其最近两年,逛博物馆逐渐成为一种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闲暇时分,找个博物馆逛逛,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逛展心得。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年轻人把博物馆变成了自己事业的一部分,他们或投身于文博行业,致力于宣传推广博物馆,或成为资深发烧友,打卡馆陈甚至为博物馆挑错,或把爱逛展变成办展,自己开办博物馆成为馆主。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对博物馆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热爱并沉浸于博物馆的朋友,聊一聊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1

展陈编外“校对” 弓撕机(网名):

给博物馆“挑刺”,不能让文物看不清

我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因灯光效果,青铜器的纹饰细节很难被游客辨认。受访者供图

我是个文博爱好者,从2019年起至今,我探访了全国500多家博物馆。虽然我探了不少馆,看了不少展,但我依旧跟很多游客一样,总会带着些疑惑走出博物馆的大门。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陈列的布置展示时常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所以,我现在一直在呼吁,让馆方把更多的“可能性”交给游客。

前段时间,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我是3月初探的馆,看完后很失望。展柜硬件落后,灯下黑情况严重。尤其是亚长墓专题展展厅灯光极其昏暗,没合理考虑到视力障碍人士的体验。另外,有些展厅,把十几个青铜爵归置一排,一共展出了好几排,并且都是同一个角度摆放,放眼细看,只能看到一面,完全看不到其他面。这种观感,相当于我看了几十个青铜爵,但还是没搞明白它长什么样。

我在逛博物馆的时候,跟着游客一起看青铜爵,有的展柜标签上写着的是兽面纹爵。游客们狐疑了半天,找不到兽面纹。你凑过去看,只能看到青铜爵上一半的纹饰,很难看到纹饰的全貌。我一直认为,博物馆的本质就是把文物展示好,而不只是摆出来让你看见,但看不清。

当然,还有关于展览的动线设计问题。在有些展厅内,同一主题的展览是按照之字形布置的,游客不能顺着一个方向往前观看,这种设计非常浪费时间和打断体验感。另外,给展品拍照也是个问题。在有些博物馆,你用手机拍照或者用手电照明都会受阻,实际上只要不开闪光灯,就无大碍。

我觉得,博物馆在人性化服务方面需要提高。针对肢体残疾、行动不便的游客,馆方可能还会有轮椅推车这种预案。但在灯光昏暗对视障人士不友好这个问题上,却缺少预案。中国还有1600万视力障碍人士,他们也有亲眼看见历史的权利。还有,有些馆内设置的多媒体互动展区,以小朋友的身高,他们根本就看不到其演示呈现的内容。这说明,馆方无意间忽视了不同人群的特征。

关于给殷墟博物馆新馆“挑错”的事儿,后来馆方也找到了我,我们就馆内展品摆放方向、灯光效果、鉴赏视线等事宜进行了沟通,交换了意见,目前新馆就突出的问题也做了调整。

作为一个观众而言,我觉得一件国宝文物要想震撼我,其前提是我有尽可能好好看清它的视角和便利性。

2

学设计的文创工作者 周海荣:

我“复刻”经典,你带“文物”回家

我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天宫藻井文创产品。受访者供图

我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工作。我是学设计的,现在负责博物馆文创开发并管理文创空间。17年前,我已经在北京文博交流馆做文创设计工作了。那时北京的博物馆文创事业还在起步阶段,经历了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

经过十几年发展,博物馆文创有了更大的改变,现在的文创产品越来越能体现博物馆的独特内涵。文创产品不仅要有一个很漂亮的外观,还要有好的材质、工艺,并且还要具有实用的功能。

我们会用有趣和新颖的方式“复刻”文物建筑,将它的艺术形式和结构尽量表达出来。我们馆太岁殿展厅内展示着一座富丽堂皇、精美绝伦的天宫藻井,是由六层主框架叠落而成,每层框架均有细雕云纹图案,整体精巧别致。我们将天宫藻井“解构”简化成了五层,由五层圈状金属互相吸附在一起组成了冰箱贴,每一层都按照藻井的真实结构设计绘制。这五层可以分开摆放,也可以叠放在一起,还原出立体完整的藻井结构。最后一片星象图使用夜光材质,经过阳光的照射会在暗处散发着微微光芒,感受到夜空中的那片星海。

这款天宫藻井的冰箱贴非常受大家喜爱,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游客自发地发布“种草”帖子,说这是“天花板中的天花板”。慢慢地,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座隆福寺天宫藻井,他们就会来到古建馆,亲自体会一下站在天宫藻井下面是什么感受。

古建馆做文创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今年2月4日才开设了第一处文创空间,4月18日随着神仓院开放又开设了第二处文创空间。现在的人会把逛博物馆当成一种常态的活动,有时老年人遛弯儿也会来我们这儿逛逛。我们的文创产品十分受欢迎,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可以说古建馆因为文创产品“活”了起来。

文创产品不是枯燥冰冷的物件,不仅仅是一个冰箱贴、明信片、书签,博物馆的文创是结合文物和本身的文化元素、历史信息做出来的。每件文物的文化内涵都是不一样的,在做文创产品的时候,除了利用文物的外观元素,它的“内容”也必须得附加上,要介绍文创产品是根据某个文物衍生出来的,让人们看到这个东西就能了解它的历史信息,这就给文创产品增加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做文创如果没有运用到文物所承载的文化,那就没有灵魂。

当人们从博物馆把文创产品带回家时,也是把当时逛博物馆的记忆和心境带回去了,某一天看到这件产品,会令他回忆起这座博物馆,记住这件文物。

3

文化遗产专业海外留学生 王子澄:

想让更多人看到流失文物

我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越王矛,根据展台标签的介绍,这矛头的主人是越王朱勾。受访者供图

成为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研究所的一名文化遗产研究专业硕士生的那年,我去了大英博物馆。该馆就在伦敦大学对面,学校与博物馆有研究合作,我们的授课也经常在馆内进行。那个时候,中国馆的文物自然是我最期待的内容之一,我决定去拍些高清照片,让国人对流失英国的中国文物有更清晰的了解。

晚清时期,我们的文物珍品大量流失海外,并逐渐出现在海外各大博物馆的展台上。大英博物馆自其1753年建馆以来,中国文物一直是博物馆收藏品的一部分,目前馆藏中国文物已经增加到约2.3万件。

我还记得,第一次打开大英博物馆的地图时发现,因为文物过于丰富,中国的玉器、瓷器、书画等被分在了多个展厅展出。瓷器展的珍品多数来自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的毕生收藏,他将这些收藏捐献给了伦敦大学,后来学校又将这些展品放在馆里展出。这些藏品带有年号款识或纪年铭文,对研究中国陶瓷的断代与制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我所知,大英博物馆中展出的中国文物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在中国馆的一个展柜上,我看到了几件精美的错金银铜带钩,有的上面还嵌有绿松石。

此外,我也看到了不少错金银承弓器。而有些在馆内展出的错金银制品,据说被证明是来自洛阳的金村大墓。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越王矛,根据展台标签的介绍,这矛头的主人是越王朱勾。这让我想起了远在国内的越王勾践剑,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才能跨越山海相见。我相信,很多来大英博物馆参展的国内游客,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

在国际博物馆日的前一天,我跟朋友又一次去了大英博物馆,这次看到的中国展厅与我此前看到的不一样。我这次探馆,看到了大英博物馆资深高级修复师邱锦仙修复的紫禁城图,大为震撼。每次探展,我都会拍些照片回去。尤其是这些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我把它们拍下来,发在相关的媒体平台上,想让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历史文物研究者乃至普通民众看到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4

北大考古系科普博主 汤诗伟:

用年轻人的方式推荐博物馆

我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2003年,汤诗伟在大学期间,在四川江油窦团山飞天藏殿实习。受访者供图

我在短视频平台运营“古猫陪你去看博物馆”账号,现在已经有50多万的粉丝了,全网粉丝突破200多万。“古猫”背后是一支专业内容团队,四分之一的人都毕业于考古专业。

我是一个理科生,后来进入了北大考古系。毕业后从事了几年文物保护工作,我意识到了做科普的重要性。虽然文物保护是一件专业的事,但也需要有群众基础。大众简单的参与、甚至不去破坏,这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因为经常也有一些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比如导游告诉大家某个文物摸一摸可以发财,这其实是不利于文物保护的。

我们主要是变着花样去讲这个文物到底有多重要,文物价值只要讲出来,大家就起码知道它特别贵重,就不会去破坏。

“秦始皇的超大宝马和跑车手办”“爱新觉罗大金杯,弘历总监亲自设计”,我们的视频都会用诙谐的语言、网络热词来描述文物,加上在旁边“捧哏”的古猫,一唱一和插科打诨,网友们就觉得很有意思。有时古猫戏份少,网友会发弹幕“退票”,我们就赶紧给古猫加戏。只要知识在正确的方向,这些“糖衣炮弹”多裹两层,也能更有利于传播了。

做一个文物短视频,一般要查阅二三十篇论文,在看论文时就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点,甚至还能发现下一个视频的选题。

我们希望自己的科普短视频能够让博物馆流行起来,那视频就不仅仅是针对爱好者做的,要让大众喜欢,就得用有意思的形式去做。在视频留言里,有人会说原来这些文物就在家附近的博物馆,一定要去看看。能让大家去博物馆看看,也是我们视频的价值体现之一了。

除了短视频,我们也有跟博物馆合作的语音讲解。一个不太懂博物馆的人怎么去轻松地逛博物馆?于公于私,其实我还是真的蛮想推荐古猫的讲解,公众号上就有,讲解词都是我们写的,风格比较幽默风趣,适合年轻人。

历史学也是未来学,历史看多了也会更容易看清未来。博物馆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这里有文物,还有很多老祖先留下的智慧。当踏进博物馆,时间的尺度被拉长,它就会给人一种安定感。

5

私人收藏博物馆馆长 朱小地:

收藏被遗落的中式建筑美

我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来自山西祁县的明代驼峰。受访者供图

我是一名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感兴趣。因工作性质和个人爱好,我总是抓住一切出差、旅游的机会寻访各地的传统建筑。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建筑面临大拆大建,一些古村落、古建筑遭到破坏。精美的木制构件从老房子身上“脱落”,被遗弃在一旁,让我觉得很可惜。

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收藏这些精美木构件,并想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逐渐地,中国传统建筑的20多个种类构件都被我收齐了。我想着,这些“好东西”应该更多地被世人看到,让人能够近距离感受建筑构件的魅力,体会它们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所以,在2022年我开办了法原博物馆。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也是我们博物馆创办两周年的日子。

“法原博物馆”的取名来自清末姚承祖撰写的《营造法原》,“原”指的是民间建造传统的法则、技术、式样,这与博物馆中展品大多来源民间建筑相契合。另外,也是出于向民间建筑和工匠致敬,才取了这个名。

法原博物馆展厅的面积仅有300多平方米。中国传统建筑由台基、屋架、屋面等部分组成,包含大量复杂的木构件,如柱、梁、牛腿、驼峰、蜀柱、瓜柱、垂柱、雀替、悬鱼、天花等。上述木构件都可以在法原博物馆中找到对应的藏品,它们来自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目前,录入博物馆藏品名录的有600多件,在博物馆展厅能看到的有100多件。随着传统建筑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遭到毁坏后,有的精美构件流落到当地的藏家手上,有的则留在坍圮的建筑工地上。除了以上两种获取藏品的渠道外,我在收藏方面的一位陈老师,也把他的部分藏品转交给了我。

要是给游客推荐馆藏展品的话,我会推荐驼峰。驼峰是中式古建筑里一种用来支承上层梁头、形似骆驼之背的垫木构件。在我们博物馆,你可以看到不同尺寸大小,还有不同形式纹样的驼峰构件。

除了常设展厅外,我们还有临时展厅,一年有4次临时特展。这些展览也都与我们传统建筑相关。作为这家小众博物馆的馆长,我经常会思考,传统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与现代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感悟到,不要痛心于从残缺木构件看到传统建筑的消逝,更要从这些精品构件中去感受流动的历史文化和承载的文化记忆。

6

当传播者的志愿讲解员 刘晓波:

讲解可能给观众种下一颗种子

我与博物馆的几件事

2019年,刘晓波在世纪坛的海外流失壁画临摹展讲解。受访者供图

我是一名志愿讲解员,也是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馆长。算起来,已经有8年志愿讲解的经历,累计讲解时间超过2000小时。

2014年,我从供职12年的IT公司离职。当时我已经把中原大部分石窟寺都跑遍了,既然有了大把的时间,我决定走一趟河西探访石窟,最终目的地是去敦煌。

那次开车翻过山脊、走村串巷,因为道路塌方出现了大坑,我拿着工兵铲填了半个小时的土,车才能过去。我去了炳灵寺、金塔寺、文殊山、榆林窟,又去了东千佛洞。在敦煌莫高窟,我和一名讲解员一路看一路讨论,进了30多个洞窟,本来算上我买的特窟只能看16个窟。最后,那名讲解员小伙子还意犹未尽地问,你还想看哪个窟。

身体虽累,头脑却很兴奋,我兴奋于自学多年居然没有走偏,不但可以和专业的人对话讨论,而且我的思路还都没错。这种自我认知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那一次旅行更重要的是在隰县小西天的体验。小西天大殿内那技惊四座的满堂彩塑,对我的震撼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偏僻的地方,一个不知名的文物古迹,居然能这么精彩。而我如果不是要去看壶口瀑布路过这里,根本不会来。

返程路过黄河时我还在想,别说小西天,隰县能有几个中国人知道。不要说知道,有几个中国人能把这个“隰”字念对并写出来?然而这里就有这么精彩的满堂彩塑。来这里的人那么少,即便来了,又有几个能了解那一个个塑像的故事。而全国像隰县小西天这样不为人知的国宝又有多少呢!

2016年初,古代建筑博物馆、石刻博物馆招募第一批志愿者,我经过黄河时那个想法再次浮现,觉得先在固定的博物馆讲解也不错。通过面试后,我做起了志愿者,一干就干到了现在。

到底什么是好的讲解?如果仅仅是告诉观众这叫什么、那叫什么,就算用再华丽的词藻、精准的数据,好像都没有意义。我开始尝试讲解脉络、逻辑,推理后说结论,让观众听完了获得知识的框架,如果愿意深入学习,那就在框架下自己去研究补充。慢慢地,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讲解风格,很多喜欢我的观众可能喜欢的也是这点。

2016年,我在古代建筑博物馆为一群中学生讲解。有个小男孩一直紧跟着我,他知识面很广,讲啥都能搭上话。讲解结束,小男孩跑出队伍向我鞠了一躬。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我真的能改变一些人或事情。之后我在讲解时,无论人多人少都毫无保留地讲解,没准就给观众种下多年之后才会发芽的种子。这就是博物馆志愿者的意义。

有人问我如何做一个志愿者。我每次都问,你是不是有一颗分享的心和不厌其烦的热情?是否能在生活中的一句话、某一本书不起眼的一行字中得到灵感?意识到这些可以融入到讲解中,要乐于更新自己的讲解并持续改进。

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来吧,到博物馆当一个传播者。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王景曦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