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读书文史

2024-05-20 07:32发布于广西文化领域创作者

【未经授权,请勿搬运,需要开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5月20日,迎来小满!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时间大概在为每年公历的5月20日至22日之间。小满,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不少关于小满节气的经验总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满节气都有哪些民间说法和习俗?要注意什么。

一、小满与“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意思是随着小满节气到,夏季成熟的庄稼作物的籽粒逐渐灌浆饱满,此时,雨水也渐渐丰盈起来。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这里,可以细分南北地域差异而论。 在北方,小满意味着小麦的籽粒日渐饱满;而在南方,它则预示着雨量的增多,江河水位逐渐上升。南方有句俗语:“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便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现象。

小满,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此时,太阳还不是很热辣,微风正好,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青梅、桃子,各种瓜果蔬菜逐渐成熟上市的季节。

小满寓意着万物的生长和繁茂,其实也暗示着一种“适中”的哲学思想。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之后是芒种,然后是夏至。可以说,小满是夏季的“中间”节气,它标志着万物生长到达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但并未到达顶点。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这种“适中”的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告诫人们,人生要保持适度,不可过分贪婪,也不可过于懈怠。

小满节气被细致地分为“三候”,每一候都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物的生长状态。

一候:苦菜秀

小满的第一候是“苦菜秀”。苦菜,即一种野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小满时节,苦菜开始进入盛花期,成为了这个季节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古代,由于粮食供应不够稳定,野菜成为了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苦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百姓喜爱。小满时节,正是采摘苦菜的好时机。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到田野间采摘苦菜,用来制作各种美食,如苦菜汤、苦菜炒鸡蛋等。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二候:靡草死

小满的第二候是“靡草死”。靡草,指的是一些细软的、喜阴的植物。随着小满时节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阳光变得更为强烈。这些喜阴的靡草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三候:麦秋至

小满的第三候是“麦秋至”,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初夏(小满节气前后)还被雅称为“麦秋”的原因吧!虽然小满时节还处于初夏,但对于麦子来说,却仿佛已经到了秋天,因为这个时候麦子已经开始成熟,可以收割了。

在中国古代,麦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计。因此,“麦秋至”这一候象征着丰收和希望。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二、民间老话中的小满智慧

小满,这个节气的名字就充满了中国哲学的韵味。小满即将满而未满,象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既不完全也不缺乏,正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小满节气的经验总结。比如:

1.“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这句话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意味着大麦的收获期不能晚于小满,小麦的收获期不能晚于芒种。因为不管是大麦还是小麦,等到成熟之后,营养会慢慢流失,尤其是成熟的籽粒会随着降雨等潮湿天气而发霉变质。

当然,由于大陆南北地域差异等原因,小麦的成熟收获期也有一定的差异。从收获来看,西南地区因为光照好、水源充足等地理优势,基本上在每年公历的5月初开始就逐渐成熟采收了,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则在5月下开始成熟采收,最晚大概持续到6月的上旬就结束了,而北方地区则在6月也开始成熟采收了。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2.“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过了小满十日种”,是指在小满节气过后的十天内,是播种的关键时期;“十日不种一场空”,则警示我们,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可能会面临一无所获的风险。

这句俗语虽然有些夸张成分,不过却有一定的道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主要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满时节,南方多雨且量大,如读书君身处的广西地区近期持续降雨,雨量充沛,且非急剧暴雨,气温也适宜,此种气候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而在北方,虽然小满时节降雨较少,但气温上升很快,土壤温度适宜,也是播种和农作物生长的好时机。因此,“过了小满十日种”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要抓住这个农时,及时播种,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而“十日不种一场空”则是对农事活动时效性的强调。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期,不仅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季节的劳作化为泡汤。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当然,这其实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农谚,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和人生哲理。

它提醒我们,要顺应天时,把握机遇,勤奋努力,才能收获满满的果实。

这种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非常常见,比如《易经》中说“时之制事”,强调的是顺应时势、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3.“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这是南方地区的谚语,意思是如果小满时节田里蓄不满水,可能会导致田坎干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为到了小满节气,本该是雨水充沛的时候了,此时不下雨,意味着雨季的延后,甚至是干旱现象的发生,继而导致田坎干断等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发生。

这句俗语提醒庄稼人,小满节气缺水,要警惕干旱天气的发生,提前做好相关的防御工作,如储备好水源资源,做好滴灌工作准备,加强田间管理等,最大可能降低粮食减产等风险。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4.“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小满时节,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大风可能会对庄稼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这句谚语告诫农民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农作物,如加固设施、调整作物布局等,以防大风带来的潜在风险,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小满的传统习俗

小满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祭车神:在一些农村地区,小满时节会举行祭祀车神的仪式。人们会在水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祭品,祈求神灵保佑水源充沛,风调雨顺。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2. 祭蚕: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蚕是娇养的“天虫”,由于气温、湿度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养殖起来并不容易,因此人们把蚕视作“天物”。在祈蚕节期间,人们会到蚕神庙去祭拜,祈求蚕茧丰收。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3. 抢水:抢水是小满时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特别是在浙江海宁一带。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水车在小满时启动,农户们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人们踏动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以滋润庄稼,祈求今年的丰收。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四、小满时节的养生

随着小满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雨水也开始增多。在这个时节,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整

小满时节,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鲫鱼、绿豆、冬瓜、胡萝卜、薏苡仁等食物。

此外,小满节气空气潮湿,容易引发各种皮肤病。因此,在饮食上应少吃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等。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2.防晒防暑

小满时节阳光强烈,紫外线辐射增强。我们出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和墨镜等。此外,还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以防中暑。

3.注意防潮防霉

小满时节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容易导致物品受潮发霉。尤其是南方地区,雨水较多,湿气比较重,我们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定期晾晒衣物和被褥,避免霉菌滋生。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4.保持心情愉悦

小满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晨练等,以缓解压力。

五、读书君说

总言之,小满节气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智慧和文化内涵。从民间老话总结到传统习俗的传承,再到养生之道的讲究等等,都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小满节气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了关注自然的变化,顺应时节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慢下来,去感受这些传统文化带来的韵味与启示。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查看原图 84K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解读小满节气物候和传统习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