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万多条新生儿信息被倒卖!刚生宝宝,宝妈就接到推销电话…

作者:秀课堂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给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威胁。而针对此类问题,大陆也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仅有法律的约束和制裁还远远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遏制个人信息非法交易和利用的现象。

最近,一起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件在杭州萧山区法院审理并宣判,其中的被告人是因为非法获取和使用他人个人信息,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金。这起案件的背后,其实是一条完整的个人信息非法交易链,而且还牵扯到多家摄影公司和大量的新生儿家庭。此案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案件,为何会被定性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又是如何揭露和打击的呢?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和警示作用呢?

3万多条新生儿信息被倒卖!刚生宝宝,宝妈就接到推销电话…

一、案件始末

最先引起公众关注的,当属叶女士因为一通摄影推销电话,最终成为此案的起诉人。据了解,叶女士在2019年的时候接到了一家摄影公司的推销电话,对方声称可以为其提供一份高价值的套餐,只需要支付5000多元,就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拍摄服务和精美照片。在当时,叶女士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支付了相应的费用,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却频繁地接到了各种各样的推销电话和广告信息,甚至还有一些涉及母婴用品的广告短信。

对于这种情况,叶女士开始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已经泄露,因此主动联系了当初的摄影公司,要求对方出具相关的信息保护协议。然而,摄影公司却以种种理由搪塞过去,并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这让叶女士的怀疑更加坚定。之后,叶女士选择报警,并将此事告诉了警方,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调查,找出自己信息泄露的真正原因。

警方在接到叶女士的报警之后,立即展开了相关的调查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和侦查,最终确认了摄影公司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他们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了大量的新生儿父母的个人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用于定向的商业推销活动。在警方的协助下,叶女士和其他被侵权人一起将摄影公司告上了法庭,指控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而摄影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也被列为被告人,需要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此案的审理过程中,法院也对涉案的个信息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审理,并最终作出了相应的判决。根据法院的认定,摄影公司的确是通过非法的途径获取了大量的新生儿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商业推销,这严重侵犯了新生儿父母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骚扰。

而作为主要负责人的被告人,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并没有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悔过,反而是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这也进一步加重了自己的刑事责任。最终,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做出了相应的判决,认定其犯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并需要支付相当于30万元的罚金。

二、案件解读

1. 法律保护的全面展示

此案的宣判,充分展示了大陆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红线,也向公众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够逾越个人信息保护的底线,一旦触犯法律,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制裁和处罚。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叶女士遭遇的情况并不鲜见,各种各样的电话推销和广告骚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而这些信息的来源,很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场景。因此,只有当全社会都能够增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才能够形成合力,共同维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2. 法律的刚性惩治

在此案的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并没有表现出悔罪和认错的态度,反而还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这也直接导致了自己刑事责任的加重。而在法官的判决中,也明确指出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严重性,这是一种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仅给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骚扰,也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类似案件的处理中,除了刑事处罚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民事赔偿的问题,让侵权者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3. 社会监督的积极参与

此案能够被有效揭露和打击,离不开叶女士的主动报警和警方的积极调查,更离不开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监督。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也需要有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给每一起案件都一个公开透明的审判过程。

只有当公众的知情权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升,也能够更好地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三、案件启示

1. 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

个人信息的保护,离不开公众自身的主动防范和保护,因此,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让大家意识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泄露信息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和危害。

只有当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效的信息保护和防范。

2. 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

当前,大陆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等法律法规已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的个人信息保护,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和新生儿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都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规定。

同时,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还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处罚体系,让违法者无处可逃,也能够给公众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

3. 公众监督的参与

在类似案件的揭露和处理中,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只有当公众有权利了解相关的案件信息,并可以进行合理的监督和评论,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司法公正,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因此,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也需要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公众能够参与到司法的各个环节中来,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结语

个人信息的保护,事关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而构建一个信息安全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需要增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积极践行信息护的法律红线,同维护好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公众能够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发现任何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都能够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有效遏制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