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作者:社会新声浪

清末民初的中国在外国人的眼中就是弱国,是被挨打,被分割的国家。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爆发,让多少祖国土地被吞噬,让诸多家庭流离失所。

不过,面对战争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外敌。终于在1945年,将日军赶出了中国的领土。

可是没想到的是,在中国人民以为迎来和平的时候,内战却爆发了。为了带领中国走上新的征程,代表着共产主义的部队重新站上了战场。

一方是小米加步枪,一方是新型武器。虽说在实力上有很大的悬殊,但这种悬殊抵不过人心所向。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内战最大的转折点在于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代表着共产党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变到了战略反攻阶段,在战斗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可虽然迎来了胜利的结果,其战争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场战役。

抗日铁军,实力强劲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治国理念上产生了分歧,导致内战爆发。而国民党仰仗着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在全国的范围内展开了全面攻势,占领了105个城市,但与此同时也损失了71万的兵力。

面对损失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想要迅速了解战事,调整了战略部署将原先的“全面进攻”更改为“重点进攻”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而其主要的战场便锁定在延安和山东,对于国民党来说,延安是中国的行政指挥中心,而山东因靠近国军的统治区,并且交通便利。拿下这两个战场,其他的战场就容易肃清了。

在山东战场,国民党集结了45万的兵力,并有顾祝同坐镇指挥。在1947年5月12日,汤恩伯接到了北进的作战命令后,当即做出部署,由张灵甫整编74师担任主攻的任务,对孟良崮西麓,渡汶河向坦埠以南等地发起进攻。

要知道,当时的国军整编74师在部队之中有着赫赫的战绩。先后不仅参加了淞沪和南京保卫战,更是参加了上高会战,挫败日本军队。在国民党的心中,74师是抗日铁军,拿下山东他们势在必得。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而作为74师的将领张灵甫在军中也有着赫赫的战功,1938年张灵甫在参加万家岭战役时,亲率突击队与日寇鏖战五天,虽身中七块弹片,但却坚持不下火线。

而作为国民党的领导人,蒋介石对于张灵甫也是青睐有加,甚至称他为模范军人。

本以为,这样强劲的军队,能够轻易拿下山东的领地。而没想到的是却败在了孟良崮战役上,并且损失惨重,其74师的将领张灵甫也被击毙了。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守住当下,胜利在望

当时张灵甫率领3万精兵,直奔华野,企图消灭华野主力,以削弱解放军的力量。可当时华野领导人却率领十万兵力将国军74师团团围住,准备将其困死在孟良崮。

从表面上来看,张灵甫此战有一种立功心切,立功不破不立的感觉。

但其实张灵甫心中打着另外的算盘,其实当时除了张灵甫的军队之外,在孟良崮的周边还配有数十万的国军部队。如果里应外合便能够达到中间开花的结果,一举歼灭华野部队。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但是,粟裕、陈毅并非等闲之辈,当张灵甫率领的74师拉上孟良崮的时候,他们就明白了张灵甫的计划,也知道了这次战役对于两军的重要性。

此时,不管是华野面前的只有两个结果。一是速战速决,趁着外援军还未抵达之前,集中兵力将74师歼灭。第二个结果就是,被国军反包围。

面临着这两结局,粟裕、陈毅所领导的华野当机立断,于14号和15号两天展开了生死搏斗。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经过两天的战斗之后,两军都损失惨重。仅仅只有1.5平方公里的孟良崮,已经躺下了数万具英勇战士的尸体。可即便是这样,粟裕、陈毅所领导的华野也只攻下了孟良崮一旁的几个高地。

孟良崮的主战场还被74师坚守着。当时,在一线作战的华野指挥员们看到前线的状况之后,深表担心甚至跟粟裕、陈毅请求撤退,以防止我军被国军反包围。

可面临当前的战事,作为副司令粟裕却深刻的明晰胜利就在一线之间。如果我军守住了,那胜利在望,如果没有守住之前的牺牲和努力都会变得前功尽弃。因此,面对指挥员的请求,粟裕当即下令,退者战,言退者杀!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在粟裕下令之后,陈毅也下令了三大战场纪律,对于失职者“撤职、查办、杀头”。面对这样强硬的命令,指挥员不敢在多说什么,只能不顾一切,誓死守住孟良崮。对国军74师展开了全面的攻击。

或许正如粟裕考虑的那样吧,胜利就在一瞬之间,守住了便胜利了。在5月16号,军心大振的华野攻下了孟良崮所有的占地,攻上了孟良崮主峰。当国军74师瞬间崩溃,作为74师的师长面对眼前的战况时,绝望又崩溃,最后自杀身亡了。

这一场战争对于国军来说,它打击了国军嚣张的气焰,让国军再也不敢深入到解放军的根据地。而对于解放军来说,不仅鼓舞了军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刘邓大军挺近中原奠定了战略基础。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不过战争结束之后,作为华野的司令陈毅却三天未合眼。对于这场战役,他感慨到:打张灵甫的这三天,我的脑子简直要被压碎了。还表示,以后儿子长大了不能让他带兵,这不是人干的事。其实从陈毅的感慨当中也能够感受到,这次战役的凶险和压力。

表面强悍,弱点诸多

其实,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与领导人的部署,与军人的意志力有着离不开的关系。但也跟敌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说74师表面上看起来强悍不已,内在却有着致命的打击。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首先便是过于的依赖武器,内战时期,我军在武器上是远远不敌国军的。但是正因为这一点,成为了他们的致命弱点。战争刚开始打响时,国军因为炮火充足而站上风。但是离开了炮火之后,他们就像没有武器的兵,士气瞬间大减。

再就是步兵战斗力不强,就好像前面强的,他们对于炮火的依赖性太强了。因此在军人的个人素质上没有过多的关注。当两军相迫之际,面对着肉搏和刺刀的时候,他们抵不上解放军的战斗力,自然就败下阵来。

另外在张灵甫的计划之中,两军对战是正面攻击,由外援部队从后面夹击的。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会会插入其纵深或者侧背。

孟良崮战役,1.5平方公里数万尸体,陈毅3天没睡,战后十分感叹

因此当计划有所改变的时候,他们的战略部署被打乱了,两军自然对战时也丧失了信心和战斗力。

在74师独战华野的时候,其实周遭的部队是能够很快赶到的。但是其余的国军部队,除了25师出力之外,更多的是作壁上观,多存观望的态度,根本没有大局观更别说合作共赢了。

结语:

从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能够感受的出,战争不单单是靠外在的军力,更多的是头脑和军人的个人素质以及面对胜利的决心。虽说国军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内在的弱点和缺陷过多。

而解放军虽然说在实力上有些许的悬殊,但是大家不怕死,不怕苦,面对战争全军上下信念一致,绝无二心,这才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新时代青年,对那些为了祖国统一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也是极为敬佩,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祖国的今天,是他们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