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皇帝为什么都会杀害功臣

作者:扶苏小书童

#头条创作挑战赛#

自古开国之君,在坐稳皇位之后,从打天下,变成了治天下,国家的运作逻辑和方向有一个大的转变,而中央的权力,必然会面临一次大洗牌

因此,那些打天下时期立下大功的人,在治天下阶段如果没有成功转型,则必然会慢慢远离权力中心,利益受损,一些不安于退休养老的功臣们,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感到心里受委屈了,皇上不爱我了,然后没忍住,跳出来造反

帝王之术,最讲究一个制衡,保证权力的平稳过渡,稳住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是第一位的

所以,统一天下之后,权力过渡的阶段,怎么处理功臣问题,永远都是最让皇帝头疼

开国皇帝为什么都会杀害功臣

牛逼的皇帝有很多,杀功臣的皇帝,也很多,典型如朱元璋,功臣善终者,典型如李世民

不同的皇帝,面临不同的开国环境,也结合自身得天下的资源,都不一样,古往今来,都没有一套统一的解法

作为历史读者,大家只是在纠结杀与不杀而已

秦始皇为什么不杀功臣,历史上没有秦始皇杀害功臣的记录,仅仅唯一一次,也是把吕不韦流放了而已

开国皇帝为什么都会杀害功臣

当说到王翦带着60万大军,南下灭楚,王翦三番五次向嬴政要钱要赏赐,用以自污打消秦王的疑心

这点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秦王从来没有体现过疑心的一面,秦国的朝堂斗争也没有什么记载,王翦这个做法更像是做给六国间谍看的

告诉你们,王翦明白诛心之论,六国的反间计可以停了,你们动不了秦国庙堂的决策,也离间不了秦国君臣的一条灭国心

要说秦始皇在六国统一之后,还有10年的寿命,这10年间,他主要一直在做生产建设工作,六国的贵族和后代们,一直想着复辟,逼得他6次巡游天下

秦始皇没有时间,也没有理由去让自家的庙堂出现动荡

再者,灭国的功臣就没有动歪心思么?基本不可能,战国时期,血统论还是很严苛的,并没有像后世一样,都不装了,有兵有粮,谁大腿粗就是老大

后面六国复辟,找的都是六国的后裔或者贵族,没有政治的合法性,就算是王翦蒙恬这样的三代秦将,造反也不可能成功,有人抬轿子,你才是领导,没人抬,势就不可能成起来

刘邦呢,为什么刘邦会铲除异姓王,尤其是灭楚三英

开国皇帝为什么都会杀害功臣

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认为只有一个,就是刘邦年纪大了,其实也怪不得刘老三,垓下会战结束之后,该封的封了,该赏的也都赏了

燕王臧荼不知道哪根筋坏了,汉王项王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保持中立,项王都没了,他突然跳反了

一个人跳反,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人人自危,刘邦只能一个个解决,这些个股东们,有地盘有能力,他们的存在就是威胁

没有了大魔王项羽,其他人肯定都不是中央军的对手

除了异姓王,沛县功臣集团中,刘邦想杀的,只有樊哙,也很好理解,因为樊哙和吕家绑定的太深了,他娶了吕雉的妹妹

而其他的人呢,他也是一个没杀,并且对于沛县天团,和自己的智囊张良等人,都做到了最好的安排

李世民呢,这个是被讨论的更多的,天可汗李世民,不杀功臣的理由,那就更直观了

开国皇帝为什么都会杀害功臣

马跃的李世民真活了

因为他年轻,并且,他就是大唐立国最大的功臣

李世民登基之后,进行过人事改革,基本平衡了功臣集团利益,该退的都退了,把位置让出来,要开始进入下马治国的阶段

宗室之中,功劳最大的李神通和李孝恭,这两都回家享受生活去了,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不满呢,谁还不是混口饭吃,卖什么命啊

李世民真正不放心的,只有李靖和李绩两位统帅型超级战将

到了最后,李世民去世时,凌烟阁24功臣,只剩下李绩和长孙无忌还活着了,长孙无忌不必多说,大舅哥,铁杆中的铁杆,李绩也在最后用帝王之术测出来了,没有杀的理由了

打天下的时候,能用得了这帮人,治天下的时候,能压得住你们,去世的时候,这帮有能力有威望的人都走在了前面

还有长孙无忌压阵,太宗这一生,实在太完美了

功臣中没得善终的,侯君集和张亮,都是因为牵扯到了谋反立储,实在怪不得太宗

电视剧《琅琊榜》里面,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对

开国皇帝为什么都会杀害功臣

重要的不是你会不会反,而是你想反的时候,随时都能反

这代表着,你现在的实力已经威胁到皇权了,皇帝的话你可以不听了,军队听你的了,你说的话,比皇帝还管用了

到了这一步,反与不反,不是你自己能控制的了,因为自己代表着一堆,抬着你娇子的人的利益,指不定哪天就会被黄袍加身

而这时,皇帝是不可能允许这样的势力存在的,因为存在就是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