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作者:甜途

1951年,蒋介石在台湾得知“黄金荣扫大街”的消息后,深感震惊。黄金荣曾是上海滩青帮的巨头,与杜月笙、张啸林齐名为“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更是三大亨之首。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国共内战期间,蒋介石多次邀请黄金荣一同前往台湾,但均遭到拒绝。蒋介石曾思考,黄金荣坚守上海,必定有重大谋划,然而如今却只是扫大街,让他不禁感叹:“宁愿在此扫大街,也不愿来台湾,究竟为何?”

蒋介石一直弄不清楚其中原因。更令他心生不满的是,他无法劝说黄金荣移居台湾,而陈毅却能让黄金荣甘心在大街上清理垃圾。蒋介石不得不承认,他对陈毅曾经低估了,陈毅实在是太厉害了。

于是,作为一个江湖老手的黄金荣,为何听从陈毅的安排去扫大街?蒋介石知晓此事后,为何会如此赞叹陈毅的厉害之处?

顺应时势,黄金荣展现智谋 1868年,黄金荣出生于江苏苏州,从小混迹于上海滩。最初在一家裱画店学徒,但他渴望不仅仅是成为裱画工。

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他运用人际关系成功进入法租界巡捕房成为巡捕。然而,一个华人在洋人领导下工作,要想崭露头角必须抓住机会。在这一方面,黄金荣显然是幸运的!

1923年5月6日,“山东建国自治军”的头目孙美瑶等人绑架了世界联运国际列车,专门运送中外记者和重要人员前往山东参加黄河宫家坝的典礼。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事件爆发后,引起国际国内广泛关注,英、美、意、法等国向北洋政府提出抗议。面对外交压力,时任大总统黎元洪被迫派遣代表与孙美瑶等进行谈判。

得知北洋政府受到外国压力后,孙美瑶趁机以洋人为人质,提出一系列条件,威胁要杀掉洋人,使北洋政府左右为难。

北洋政府既不愿答应条件,也不敢得罪外国势力,于是采取了“抚剿政策”,表面上与孙美瑶谈判,实际上秘密派遣军队清剿。然而,孙美瑶等人早有准备,双方僵持一个多月,却未见进展。

法国领事馆对北洋政府的无能感到失望,遂寻求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帮助,希望救出法籍人员。他们发布悬赏令,悬赏线索3000元,成功救出者奖励10000元。

得知消息后,黄金荣心生激动,但考虑到事情复杂而且发生在山东,他无人脉关系,只能放弃。然而,意外的帮助接踵而至。一名来自山东的韩荣浦报案称在上海被小偷偷走钱。黄金荣了解到韩荣浦来自山东临城,想到临城火车大劫案,便追问更多。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通过与韩荣浦的交流,黄金荣得知他有军方背景,决定借助他的帮助。为感谢韩荣浦,黄金荣提供150元,并表示若有问题可随时找他。

感激之情让韩荣浦与黄金荣更加亲近。在愉快的谈话中,黄金荣提及法国人求助救雷狄的事情,韩荣浦表示愿意协助。他们两人没有想到,这次合作将彻底改变黄金荣的命运。

韩荣浦回到临城,凭借军界人脉,快速获取雷狄的信息。黄金荣得知后组织侦探前往山东峄县,与当地军、警合作,成功救出雷狄并将其安全送至上海。法国领事馆赏金慷慨,黄金荣晋升为督察长,得到8名保镖的贴身保护,一夜之间从无名小巡捕崭露头角,成为上海滩的名人。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在法国成功后,黄金荣开始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家、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建立联系,扩大门徒,从事贩卖鸦片、开设赌场等勾当,逐渐崛起为流氓大亨。近现代上海,被列强入侵后成为各类人物争相登场的舞台,也成为流氓大亨发展的“福地”。

黄金荣与其他出身低微、家境贫寒的流氓大亨,通过利用帮会势力、招募门徒等手段,发展成一方霸主,成为老百姓眼中的“流氓大亨”。与杜月笙、张啸林等人一样,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崛起。

1949年春,随着解放战争胜利,上海国民党反动统治岌岌可危。流氓大亨们纷纷逃离上海,担心解放军掌握权力后将对他们进行清算。然而,年逾八旬的黄金荣却选择留在上海,出于对“大世界”的守护、年事已高难以适应变故、共产党的宽容政策等考虑。

首先,黄金荣想守住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大世界”游乐场。政府允许他继续经营产业,虽然收入较国民党时期有所减少,但仍然可观。

其次,年事已高的黄金荣不愿承受逃离的辛劳。82岁的他身体已经衰弱,担心折腾过于劳累。尽管杜月笙邀请他去香港,但黄金荣觉得难以适应新生活,宁愿在熟悉的上海度过晚年。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第三,共产党的宽容政策对他产生了影响。党的方针是利用上海的帮会,只要不影响社会治安,愿意接受改造的帮会是安全的。对于黄金荣这样的帮会老大,党采取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的态度,要求“上海不乱”。

因此,黄金荣选择留在上海,享受每日下澡堂、抽大烟、搓麻将的乐趣,坚信在共产党的宽容下,他的生活将继续得以维持。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上海的流氓大亨和国民党的军政界人士已经纷纷离开。这些人实力雄厚,有一定的势力,如果能留在上海为解放贡献力量,对上海的稳定发展将大有裨益。因此,中共将稳定帮会头目,让他们留在上海成为重点工作。

在这背景下,黄金荣成为中共关注的对象。起初,他看到杜月笙、王晓籁等人都离开,心里也犹豫。在他犹豫不决时,好友杨虎出现了。

杨虎是辛亥革命参与者,国民党元老。1948年,他与中共建立联系。考虑到他与黄金荣的友谊,组织安排他去劝说黄金荣留在上海。

黄金荣向杨虎倾诉内心,但杨虎告诉他党领导人对他的态度,并传达了具体政策:“只要你跟着共产党走,可以既往不咎。”尽管杨虎这样说,但黄金荣对政治中的虚言实多,对此并未完全信任。

由于杨虎的劝说不够,党组织又派遣吴弱男去说服黄金荣。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吴弱男与黄金荣有一段渊源,源自她的前夫章士钊。吴弱男由于对章士钊的婚姻不满,于1929年带着儿子去了欧洲。黄金荣对吴弱男心存歉疚。

吴弱男拜访黄金荣时,并未提及过往事,而是向他阐述政府政策:“拥护共产党,不与人民为敌。”黄金荣询问共产党需要他做什么,吴弱男建议他留在上海,不听信谣言,不轻举妄动。

吴弱男的话消除了黄金荣的疑虑。随后,解放军进入上海的行动也改变了黄金荣对共产党的看法。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迎来了解放。然而,长达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使得上海在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严重的破坏。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更是陷入乱象。

共产党人,以陈毅为首,深知问题的敏感性。他们明白若不妥善解决,可能会带来更为恶劣的后果。因此,解放军进驻上海后,陈毅带领所有军政干部,认真学习《入城守则》。

在5月26日的夜晚,十万解放军夜宿在上海的南京路上。这一场景被华东野战军的摄影组组长陆仁生用相机记录下来。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当时正值上海梅雨季节,路面湿漉漉的,长时间处于战斗一线的解放军战士疲惫不堪。夜晚有些寒冷,但大家默默忍受,蜷缩在一起,直接躺在地上。他们既没有扰乱周边市民,也没有影响周围商铺的经营。

一些早起的市民被解放军露宿街头的情景所感动,纷纷表示“国民党失败是注定的”,同时赞扬解放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陈毅带领解放军,通过实际行动向上海市民展示,共产党与帝国主义列强、国民党不同。解放军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在树立了良好形象后,他们开始着手解决实际问题。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在上海解放前不久,蒋介石发布了金圆券,导致通货膨胀急剧加剧,短短一个月内批发价格指数涨了300%,市场彻底失控。国民党为了保持统治地位,频繁在上海进行飞机轰炸,经济陷入停滞,资本家们趁机投机倒把,谋取巨额暴利。西方国家见上海混乱,对其实施经济封锁,导致海上贸易中断,上海金融市场崩溃。

陈毅在上海执行中央的“三统三平”政策,通过严厉打击投机倒把者来稳定市场,为货币流通创造基础。在此之前,他采取强硬手段打击投机倒把,使得上海市物价最终回归正常水平。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解决了这些经济问题后,陈毅面临着第三个大问题——帮派势力。许多帮派大佬在解放军进驻前选择逃离上海以躲避清算,但由于帮派问题久存,许多社会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那些曾在大佬手下工作的江湖人物,他们大多仍留在上海,具有浓重的江湖气息,行事目无法纪。

陈毅明白仅仅逮捕他们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提出改变工作方式,以“江湖手段”管理这些人。他深知留在上海的黄金荣是这些人的核心。政府采取宽松政策对待黄金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在黄金荣的引领下,许多帮派成员开始转变思想,行事更加规矩。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压制反革命活动的指导》文件,要求各级机关采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执行该文件指示。两个月后,全国掀起了以打击土匪、特务、反动党团骨干等为重点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曾在上海滩称霸多年的黄金荣再次成为焦点。在这场运动中,他本人表现端正,但一些徒子徒孙拒绝改造,甚至制造混乱,最终被警方逮捕。

与此同时,有人举报黄金荣私藏大烟和枪支弹药。警方接到举报后搜查黄金荣的住所,在地下室找到了这些违禁物品。由于他认错态度良好,警方只要求他写检讨书。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1951年5月20日,《文汇报》和《新闻报》刊登了黄金荣的检讨书。在信中,他首先感谢人民政府对他的宽大处理,然后检讨自己曾做了伤害人民的事情。接着承认自己的行为违反了政府的“反革命压制运动”,最后表示未来将“好好地做爱国的事情”。

尽管黄金荣写完检讨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过错被完全宽恕。根据当时的政策,他仍需接受改造。在那个时候,上海强调“劳动光荣,不劳动耻辱”,有人反映黄金荣工作不积极,成为拖后腿的人。

黄金荣身为社会名人,备受关注,政府对他的处理也谨慎。由于他年事已高,政府决定让他参与劳动。陈毅得知后告诉工作人员,“给他一把扫帚,让他去扫大街。”于是,黄金荣开始了在他昔日最赚钱的“大世界”门口扫大街的新生活。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陈毅决定安排黄金荣扫大街,这既是向市民传达新中国已经与旧时代有所不同,社会在发生变化,犯错误的人也需接受处罚的信号;又在一定程度上为黄金荣提供了保护,公开扫大街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质疑和投诉。

当有记者拍下黄金荣扫大街的照片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考虑到黄金荣已经年事已高,他“扫大街”这项改造也只是象征性的,以此实现向全世界展示新政府治理策略的目的。

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得知“黄金荣扫大街”非常震惊,直言陈毅的手法“厉害”!蒋介石不仅是国民政府主席和黄埔军校校长,同时也是青帮成员,曾是黄金荣的门徒。

1951年陈毅给了黄金荣一把扫帚,蒋介石闻讯表示:陈毅太厉害了

1921年,蒋介石在上海遇到金融危机,陷入破产,欠下巨额债务。黄金荣邀请蒋介石的债主前来,并公开表示“我徒弟的债务,我替他还。”这一举动令债主大吃一惊,由此,他们选择不再追讨蒋介石的欠款,而是趁机讨好黄金荣和蒋介石。

两人由此结下师徒关系。尽管蒋介石曾多次建议黄金荣离开上海定居台湾,但均被拒绝。蒋介石深知黄金荣的难以驾驭,但没有说服他离开上海。

这突显了陈毅与蒋介石两人处理事务的不同风格。陈毅以法治为准则,而蒋介石更倾向于感情牌。上海在国民党时期饱受社会动荡之苦,即便实施了“打虎计划”,也遭到各方资本家的反抗。因此,陈毅领导的共产党成功地管理了上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