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经卖了俩月了?

作者:汽车扒一扒car

耐久性都没做完的小米SU7,可能是最近新车故障率频发的关键原因。

日前,在雷军的直播中,其坦言表示:

“再告诉大家一个以前没讲过的信息,车队目前还在测试,这批车我们是希望跑到15万、20万公里,这样的话车辆的生命周期全部跑完,然后看看有没有问题,以前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投入过如此大规模的测试,我们觉得全部测试完,可能会跑1100万公里”。

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经卖了俩月了?

从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信息被释放了出来。

一个是,小米SU7的耐久性测试还没有完全做完,就已经开卖了,这是对后期用户的不负责表现。

雷军表示,这批车(每台车)希望跑到15万/20万公里,做完一台车的生命周期测试。

的确,目前一手车用户的使用强度不高,此前据易车统计,目前行业的大数据是,单车的使用强度是每年1.6万公里,10年以后就是16万公里。

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经卖了俩月了?

这些科技企业造车,基本上不会考虑10年以后的车辆状态。

另一个是,雷军说行业内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测试,其实完全是在营销用户,比如说丰田,其每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做车辆的耐久性测试。

耐久性测试,人力、车辆、资金不是最重要的,雷军表示的1100万公里,可以是300台车、400台车,在高强度耐久场地中,跑出来的数据。

但科技产品更考验的是时间寿命。

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经卖了俩月了?

一年时间,所有新车跑出来的总里程加起来,才是1100万公里目标,但每台车基本上都是15万、20万的公里表现,谁来做20万公里以后的耐久性测试?

还是说,10年以后的小米SU7,就没有考虑过寿命和故障。

科技型产品重要的不是稳定性,而是10年以后的车辆表现,芯片、电池、屏幕是否会出现故障,是否预留出了更换接口,在后期无法购买保险之后,用户自费更换的成本高不高。

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经卖了俩月了?

之前吐槽沃尔沃的零整比高,其实在未来的行业中,更多的关注点应该给到新能源车,后期的零整比是否比沃尔沃更加恐怖。

作为一台车,最重要的应该是寿命表现,而不是圈速、屏幕反应速度,用科技产品的角度去设计汽车,最大的问题就是放弃了底线,选择追求流量。

一台20多万的车如果设计寿命只有20万公里,一定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在这10年之内,以每两年为一个节点,车辆的使用体验感都会严重下滑。

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经卖了俩月了?

虽然说目前新车、一手用户的用车周期缩短了,但考虑二手车用户的体验感,是对品牌长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手车的使用体验感差,后期维护的成本高,对品牌的伤害必然严重。

不少人仍然在电动化市场中,选择站队丰田、本田、大众、日产等传统企业,就是因为回头看2014年之前的合资老车,依然非常能打,说明这些企业不仅擅长做新车,还善于维护自己的老车口碑。

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小米SU7,就已经卖了俩月了?

小米SU7在耐久性测试还没做完的情况下就提前开售,抢占了时间优势,后期就要看SU7的故障率、耐久性和市场口碑,是否能稳定住。

毕竟车不是手机,出了问题更换的成本不高,车辆的买卖价值巨大,牵扯到了企业的口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