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薪火相传 刘五桥的“马路课堂”来讲啦!首批10个新徒弟结业

作者:逐浪新闻

逐浪新闻记者:赟赟

通讯员:高梓健

“请中山路巡控警力,指挥车辆快速通行”,5月13日周一晚高峰时段,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出城方向通行缓慢,武昌区交通大队指挥中心民警罗丹快速调动巡控警力疏导交通。这一举动,让指挥长冯益刮目相看,“罗丹同志经过一周的跟班实训,仿佛‘开窍’了”。

为强化队伍管理,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交通大队发挥“英模效应”,开设“刘五桥式”交警孵化基地,5月7日-11日,首批培训学员顺利结业,武昌交警队伍里新增10名青年“刘五桥”。

薪火相传 刘五桥的“马路课堂”来讲啦!首批10个新徒弟结业

【实训让新警“开窍”】

罗丹是2022年通过公务员统一招考进入武昌区交通大队工作,后被调入指挥中心工作。理论功夫很扎实,但缺少实践。进入“刘五桥式”交警孵化基地跟班学习后,刘五桥带领学员扎实站了5个早晚高峰,“脑勤+腿勤”的工作方法让罗丹折服。

在以前的指挥调度工作中,罗丹仅仅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方式加快放行速度,但无法发现道路的异常因素。现如今,通过“脑勤”加快区域科技化放行,加上“腿勤”调度周边警力,排查道路通行缓慢原因,疏导放行的方式,让道路通行效率大为提高。

薪火相传 刘五桥的“马路课堂”来讲啦!首批10个新徒弟结业

随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量越来越多,人流、车流量增大的实际情况,交警脑子里应该多想安全,勤想如何来保平安、保畅通的问题,勤想造福群众的好事。

5月9日,刘五桥带领学员们走访中山路小学。刘五桥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在中山路小学组织召开“圆桌会”,推动了学校门前交通组织改善。以前中山路小学门前没有信号灯,对师生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刘五桥通过观察,安装信号灯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在充分论证,成功安装了信号灯,及周边交通设施整体完善。武昌区交通大队一中队学员邵琦感叹:我不仅在精神方面得到了升华,还在实践中学会了很多干货。

传承,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不断积累和延续,教学相长。00后学员许多玺已将刘五桥视为“偶像”,表示学习一周时间太短,将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虚心好学的工作态度不断向师父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帮助职业规划】

“刘五桥有‘魔法’,让我对交管工作更加坚定信心!”武昌区交通大队二中队民警李仁韬原来是派出所民警,经过选拔后,从事交警工作。

在日常授课中,刘五桥更加关注转警过来的学员。对于刚刚接触的交管工作,转警过来的学员表示与派出所工作相比,交警工作显得枯燥,每天在马路上一站就是7-8个小时,甚至不知道干什么。

面对学员的疑问,刘五桥没有正面回应,但每天坚持带领学员徒步巡视辖区。“这座天桥是在我的建议下修建的,解决了旅客转运过街问题”、“这个信号灯配时,是我观察后拟定的方案”,火车站站岗16年、穿破100多双皮鞋、抓“黑车”受过伤等,在巡视过程中,刘五桥结合自身经历向学员们讲解,练就“心勤”。

薪火相传 刘五桥的“马路课堂”来讲啦!首批10个新徒弟结业

心中装着百姓,心中只有百姓。这是每个交警同志必须具有的品德和情操。“心勤”在交警同志要时刻在心中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心里面多想一想路口交通秩序怎么样?为什么交通事故时时发生?为什么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老是提不高?等等,心中装有责任感,才能沉下心来定好措施,采取方法,做好工作。

在自身的岗位上,不断找寻自我的价值。李仁韬表示:立足本职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把工作当成值得一生奋斗的事业,才能更好的发挥潜能,在交通岗位上发光发热。

【将服务意识刻在“骨子里”】

“我想当一名人民喜欢的交警,但总是找不到方法”,武昌区交通大队三中队民警赵鹏是一名固定交通岗民警,岗位在武昌区徐东路口。由于岗位特性,赵鹏的工作范围仅限于徐东路口的周边,负责该路口的交通违法整治和交通疏导。

“我们不仅仅是查处交通违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违法行为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危害!”刘五桥“眼勤”,眼中有活,能发现、制止路口的交通违法行为,带领学员们开展日常工作时,不仅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刘五桥更会让群众认识到交通违法带来的危害,更进一步为其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

在开展“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传时,刘五桥还会在岗亭配备“共享头盔”,经过登记,就可以把临时头盔领走,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为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

5月7日,群众宋女士在沙湖散步时捡到钱包及驾照后专程坐了四站地铁到刘五桥交通岗亭交给值班民警,经值班民警联系顺利归还失主。眼见为实,学员现场感受到了群众对刘五桥、对警察的信任,也是刘五桥服务为民之心,换取群众的信任。

经过培训,赵鹏最大的感受是五桥队长将服务群众刻在了“骨子里”,感言“五桥队长的工作方法,让我感悟很多、收获很多,让我更加理解交警的工作是为群众服务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回到徐东交通岗位上,赵鹏工作更加积极了。武昌区交通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张伟哲介绍:“可以很明显看到赵鹏的变化,眼中有活,现在可以说是一名称职的固定岗交警了”。

5月15日上午,赵鹏在帮助群众后,收到群众返程送来的一瓶水,这让赵鹏倍感温暖。常年“驻守”在徐东岗位,要向刘五桥学习,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将群众当成“亲人”,理解更多一点,服务更进一步。

【传承“五桥”精神】

刘五桥现任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交通大队武昌火车站警务区警长、二级高级警长,在武昌火车站工作16年,曾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薪火相传 刘五桥的“马路课堂”来讲啦!首批10个新徒弟结业

刘五桥凭着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常年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总结出腿勤、口勤、脑勤、眼勤、心勤的“五勤”工作技战法。周边群众称刘五桥是交警形象的“彩虹桥”、交通安全的“承载桥”、交通保畅的“智慧桥”、服务群众的“惠民桥”、警民关系“连心桥”,被誉为“五桥”精神。

“五桥”精神不能断,为传承刘五桥的“五桥”精神和工作技战法,武昌区交通大队建立“刘五桥式交警孵化基地”,紧密结合交管工作的形势任务,从新警养成入手,“孵化”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交警,在全队营造“人人都是刘五桥”积极干事、服务热情的武昌交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