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作者:小僧乱翻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文|魏戈原

编辑|t

引言

咱们如今一说起相扑这种运动,几乎都会想到日本。相扑运动虽然现在是日本的国技,但其实这种运动也是从千年前的中国流传过去的。

中国古代的相扑在春秋时期便已有之,不仅有男人参赛,更有女性加盟。是坊间颇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形式,甚至就连皇帝也不能免俗。

正因如此,有的人就认为这皇帝看相扑,特别是女子相扑简直是有违礼法,丢了皇家的面子。结果中国女子相扑这运动,就这么没了……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女性相扑运动员)

一、宋代女子相扑

其实咱们中国人之所以没怎么听说相扑,是因为在我们这面相扑一般叫的都是另外一种名字,有称"角抵"的,也有叫"争交"的,源于春秋时期,在唐代传入日本,直到宋代才开始正儿八经的叫相扑。

而且也正是在宋代,相扑运动开始严格禁止女子参加。可以说女子相扑算是那个时代的国家扫黄目标了。

而提出这个政策的便是咱们熟知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相扑)

在司马光那个时代,还没有后来的程朱理学,大家对于女性的看法还是比较开放的。

对于有女子裸着上半身去参加相扑运动这件事也都是司空见惯,一开始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女子相扑)

甚至还有一些很有能力的女性,在相扑比赛中打出了名气,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对象。在《梦粱录》中就记载有许多女性相扑艺人。

单是在临安就有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十人非常出名。这些人都可谓是女性相扑选手中的长胜将军。

本来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女子相扑在北宋应该是能被发扬光大的,甚至可能影响到后世程朱理学创立。但是因为宋仁宗干的一件事,却让司马光发觉这女子相扑不废怕是不行了。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宋代相扑俑)

二、女子相扑的废除

宋仁宗嘉祐年间,当时正值上元佳节,宋仁宗带着自己的后妃到宣德门广场,准备与民同乐,一起庆祝佳节。

广场上正在进行百戏表演,对寻常百姓来说这可是难得的休闲娱乐,是一个可以大饱眼福的好机会。

但宋仁宗贵为皇帝,平日里就是歌舞升平,对于这些舞蹈戏曲在皇宫里就早看过了不知多少遍。此刻在这里又见到便不免觉得对其兴趣不大,心思完全不在这戏曲上。只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有趣的节目。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宋仁宗)

结果就在宋仁宗左顾右盼的时候,无意间还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节目。不远的一处场地上正在举行相扑比赛,而且参赛选手还都是女子。

只见那台上的两人几乎是赤身相博,为了使出全力与对手分个高下,也根本顾不得自己的动作幅度。因为这些女子在台上激情四射,春光乍泄,比赛场地边上的人也是越围越多。

这下宋仁宗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戏曲表演,感觉去到相扑场抢了一个好位置,近距离观看女选手们矫健的身姿。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古代相扑)

看着这场比赛,宋仁宗大感过瘾,当即指示对这些选手赐银绢予以奖励。而这些选手知道自己得到了皇帝的赏赐,也是愈加卖力,使出自己浑身解数,让宋仁宗好好过了把瘾。

直到比赛结束,宋仁宗都没能平复自己的心情,依然在那里手舞足蹈。

后来这件事被司马光知道了,这位老臣大感不妙,认为宋仁宗这是要被酒色误国啊。连忙厚着脸皮写了一篇《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直谏宋仁宗。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司马光)

大致意思就是说宋仁宗当着那么多老百姓的面,把后妃晾在一边,去看女子相扑互搏实在是太不合礼法了,再这样下去这个皇帝还怎么能威震四方?

宋仁宗似乎也自觉理亏,接受了司马光的劝谏,还施行了司马光取缔民间女子相扑的政策。于是在朝廷一波波的“扫黄”行动下,也没人再敢明目张胆的举办女子相扑比赛了。

自此之后,在咱们的历史上,民间的相扑比赛就再也不见了女子的身影。

其实说到底,司马光是怕宋仁宗被这些声色犬马吸引,不理朝政,重蹈历史上那些昏君的覆辙。

但是要知道相扑运动之所以能在古代流行起来,可是有着非常现实的原因,而且历代皇帝中喜欢看相扑的也确实不在少数。

司马光这样严厉的打击,不可避免的对整个相扑运动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样一棒子打打死的作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司马光)

三、相扑运动的起源

咱们前面也说过,相扑是从宋代开始的叫法。而在北宋之前,相扑运动就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了。

最早在咱们的神话传说中蚩尤部落在打仗的时候就,杀到兴起就会与敌人扭打在一起,进行不用武器的肉搏。

到了先秦时期民间流行带着双角的相扑比赛,就是受到了蚩尤部落的传说影响。所以当时也把相扑比赛称为角抵戏或者蚩尤戏。

而且由于当时战乱频繁,各国在训练士兵的时候也都有“角抵”这一项,就说为了强化士兵在战场上的肉搏能力。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据说当时还有的将领在俘虏了敌人后还会通过与对方角力来决定这个俘虏的生死。在《谷梁传》中就有记载鲁公子季友与俘虏莒拿角力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专门为君王观赏而进行的角力比赛了。秦二世就常常让人在宫中举行角力比赛供自己观赏。

不过秦亡之后角力活动曾低迷过一段时期,直到下一个爱看角力的皇帝汉武帝的倡导才重新流行起来。到了唐代帝王还会在宫中安排专门的相扑队。

所以历史上爱看相扑的皇帝绝不止宋仁宗一个,区别只是在宋仁宗是当着百姓的面在那看女子相扑罢了。

千年前,中国的女子相扑,为什么成了国家的重点扫黄目标?

(古代相扑)

但其实观看女子相扑也不是宋仁宗的专利,三国时期的吴国就特别盛行女子相扑。

吴国的末代皇帝帝孙皓年年都要征选美女入宫,妃子最多时达到五千人。这么多女子闲置在那里,不让她们把剩余精力发泄出来,那是会出问题的,于是孙皓就搞起了女子相扑运动。

可以说宋仁宗看女子相扑本身没有什么错,唯一的问题就是他是当着众多老百姓的面在看,丢了皇帝的威仪。这才让女子相扑成了被扫黄的对象。

可是因此就让女子相扑这项运动消失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之中未免有些可惜。

参考资料:

[1]漆奕.宋代的女子相扑[J].百科知识,2022,(25):56-57.

[2]陈圣争.中国古代女子相扑新说[J].体育科研,2016,37(06):7-11.

[3]李季芳.中国古代摔跤史略(上)[J].成都体育学院院刊,1978,(01):44-4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