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作者:呆王希希

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已经播出,节目组定位“在路上”,既是对本季节目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节目的一种期待,在这档备受关注的门面节目舞台上,主持人龙洋借助于节目的热度再次成为观众讨论的焦点人物。

市场观众对于龙洋的评价褒贬不一,部分观众认为龙洋的工作表现不如董卿,自从其顶替董卿主持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就不再观看该节目。

也有观众认为央视选择持续性信任龙洋,足以证明其业务能力足够突出,至于那些不认可龙洋的观众完全是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左右,龙洋的主持功力没有口碑评价上那么差。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那么龙洋的业务能力究竟如何呢?她是否适合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她和董卿相比业务能力又是差在哪些地方呢?

随着2024中国诗词大会全剧终,10期的节目已经让观众认识到一个全新的龙洋,而总结这10期节目的表现,特别点明大结局的舞台表现,龙洋和董卿的主持风格还是有所不同,这也是其不被观众认可的原因。

对于观众来讲,确实有先入为主的审美判断,如果龙洋的主持表现和董卿有所差距,口碑方面的成绩自然不理想。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而在指出龙洋的问题之前,不可否认的是2024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成绩还算出色,尽管没有董卿主持时期那么出众,但对比因为更换主持人而辉煌不再的其他电视节目,龙洋至少没有让该节目泯然众人。

想来这也是央视持续性选择龙洋担任节目主持人的原因。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至于指出龙洋和董卿差距这个问题,更多是为了让龙洋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工作表现被更多观众所认可,同时也是发现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能够有效解决的话,对龙洋的发展会是一种帮助。

主持人在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上的定位更像是一个流程推动者,既需要进行开场工作、介绍嘉宾,也需要在不同赛段进行串联工作,同时在嘉宾和选手之间也需要建立沟通桥梁,和观众之间的沟通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这些工作想要表现得被观众认可,自然、自在、自如三个条件是观众判断的标准。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开场白的呈现需要自然,不只是一味背诵古诗词,而是让古诗词和当期节目更加贴合,同时也能够通过开场白来帮助观众代入到本场比赛中。

在这一点上,是龙洋和董卿的差距所在,龙洋需要继续沉淀自己,站在聚光灯下需要展现出更多文化气息,以此来帮助开场白的呈现被观众所认可。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同时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主持人的表现必须要自在,和其他节目不同,诗词大会作为文化类型节目对于主持人的知识储备要求更加严格,不然在和嘉宾的沟通上就会显得不自然。

随着龙洋主持诗词大会系列节目次数的增加,在这个问题的战线上自然逐渐被市场所认可,这是她的进步,观众不能忽视。

自如的状态同样体现在主持人的知识储备上,龙洋在该方向的表现相较于初登舞台也有进步。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总体来看,2024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上的龙洋和董卿依然有一定差距,集中在开场白的表现情感上,但龙洋相较于自己还是有所进步,对于年轻面孔来说,这就是其发展的优势。

看完2024中国诗词大会大结局,终于明白龙洋和董卿的差距

或许等到龙洋到达董卿的年龄拥有如前辈一般的阅历以及工作经验之后,她在诗词大会舞台上才会显得更加出众。

对于现在的她来讲,想要彻底扭转中国诗词大会因为董卿离开而口碑下滑的问题恐怕并不容易,所以龙洋当下的重心更加需要放在提升自己、提升主持表现质量这一点。

-【全文结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