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作者:李砍柴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最近,各东南亚的榴莲商人当真是愁白了头。

正值榴莲销售旺季,作为最大客户的“中国市场”,榴莲的价格却持续走低,多地商超、水果店的榴莲价格降幅达到了20%以上。

在广西南宁的街头,甚至出现了100元5个的“巴掌榴莲”。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这一切的源头,皆是因为大陆本土的榴莲品种,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了。

而此类情况,让诸多海外厂商担忧不已:

“中国恐怕不会再为高昂的东南亚榴莲买单了。”

榴莲在中国的引种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的50年代,但因诸多原因导致这种热带水果并不能在中国顺利的开花结果。

直到2023年,本土榴莲才开始缓慢的进入水果市场。

尽管本土榴莲的种植还算顺利,可当时的榴莲厂商直言,榴莲的产量暂时无法大规模提升,目前还是以“进口”为主。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短短一年之后,榴莲的价格会“跳水”的如此严重呢?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近些年来,有不少消费者发现,曾经神出鬼没的“水果之王”——榴莲,越来越常见了。

不管是大型商超,还是家门口的水果店,榴莲的身影和气味让其牢牢占据了消费者视线的“C位”。

不少商家还在上面挂上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榴莲特价”的字样,使其更为显眼。

“特价”二字放在榴莲身上,让不少消费者感觉无所适从,毕竟“贵”曾是不少人对它的第一印象。

可就在今年,这种固有观念已然被扭转了。

五一假期之后,“榴莲一斤跌破10元”、“100元5个榴莲”、“榴莲价格腰斩”等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发酵。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为此,专门有人调查了相关情况,发现这次网上的诸多传言,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一家水果店老板娘表示:

“榴莲最近降价很快,批发价每天都会降一些......”

连锁水果销售公司“水果先生”的负责人也直言不讳:

“今年榴莲价格便宜,小个头榴莲比较受欢迎。”

不少做水果生意的大小商人都对榴莲价格有直观的看法,证实今年的榴莲,确实比2023年要便宜不少。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而水果商们会产生这种想法,与榴莲价格的“大跳水”分不开关系。

早在今年3月初,第一批榴莲开始进入市场。

彼时,一些品质较好的品种,例如金枕的价格,一度卖到60元/斤,也就是说,一颗中等偏小的榴莲,至少也要300块钱。

但到了四月中旬,这个价格已经降至40元/斤,跌幅超三分之一。

五一假期之后,榴莲市场迎来爆发期,盒马、果多美等连锁生鲜店的榴莲价格,每斤普遍在20—25元左右。

也就是说,人们只花费不到100块,就能买到一个品相颇好的榴莲。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当然,市场上也不乏售卖一些小众且价格昂贵的“特级榴莲”。

比如,699一个的特级黑刺冻榴莲,288一个的特级猫山王冻榴莲,500元一只的金凤榴莲等等。

可即便如此,东南亚榴莲商人们依旧忧心忡忡。

毕竟市场上几乎被腰斩的榴莲价格,不仅让商人们的收入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即将供大于求的榴莲市场,似乎也预示着中国不会再为昂贵的东南亚水果买单了。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榴莲在中国可以说声名显赫已久,但在2020年之前,吃过它的人并不多,除了榴莲本身散发的气味令不少人难以接受,其昂贵的价格也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榴莲刚刚被批准进入中国时,进口的单价并不贵。

早在2003年,泰国的“鲜榴莲”就被批准进入中国市场了。

不过,当时榴莲的运输受保鲜技术的桎梏,从采摘点运到售卖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价格自然高昂。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2015年后,水果运输中的锁水保鲜技术通过技术手段极大提升,榴莲的价格之所以还居高不下,则是因为出口国涨价极为迅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泰国榴莲的进口单价,2015年为11.8/公斤,到了2021年直接飙升到了33.1/公斤。

其中虽说有汇率和成本的影响,但6年3倍的提升,不说一句“趁火打劫”,也是妥妥的“狮子大开口”。

彼时,榴莲已经成为了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尽管相较其他常见水果需求并不高,但每年的消耗量也达到了近百万吨。

为了解决供货商无节制涨价的行为,相关部门决定开放越南的榴莲进口渠道。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2022年越南新鲜榴莲获得中国批准,2023年中国从越南进口的榴莲就达到了5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4.59%,较2022年增长了1107%。

而后,国际合作加深,中老铁路的开通为东盟的鲜果蔬菜进口大开方便之门,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榴莲也得以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2023年新鲜榴莲的进口达到了142万吨,泰国占65%。

尽管东南亚四国中它依旧占据主位,但较2年前“泰国一家独大”的情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时,作为主要依靠农业出口的国家,越南和和马来西亚等国对这笔“泼天的富贵”表示出了相当的重视。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越南榴莲厂商在中国海关的注册数量几乎翻了一半,甚至有日本新闻曾表示,越南出口的咖啡豆数量越来越低,榴莲的种植却在连年提升。

有竞争便会有动力,这在哪个行业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正如前些年打车软件、订餐软件、外卖软件的斗争一样,价格战最终的受益对象,只能是消费者。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除了厂商们的内卷导致的榴莲价格下降,本土榴莲养殖的进步也十分让人欣喜。

关于榴莲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六个世纪前。

郑和下西洋,曾路过马来群岛,有船员上岛后,发现了榴莲,并记载了下来:

“有一等臭果......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烂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可食......”

郑和本想将榴莲种植带回国繁育,奈何在中国种植榴莲难以成活,万般遗憾之下,郑和只能说了句“留恋”,榴莲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六个世纪前便恋恋不舍的水果,一直到21世纪还未在国内种植成功,这对热爱种地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尤其在消费者对榴莲的需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榴莲的种植就更是迫在眉睫了。

但它在中国,确实很难种。

榴莲是热带水果,越靠近赤道生长环境越好,所以泰国、越南等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最南方的海南、广西等南方省份的热带季风气候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每年的台风、寒流,却足以让那些热带水果活不过一年。

而绝大部分的果树,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果,榴莲的结果时间更是在8年左右,况且在中国,即便等待8年,也不一定能等到榴莲树开花结果。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高昂的成本和冗长的时间,就连不少农业专家都难以为继,更何况靠天吃饭的果农们。

因而,很长时间以来,果农对于榴莲的种植一直都不是很热衷,且一直处于试验阶段。

真正的转折点,则发生在2018年前后。

那年,大陆相关榴莲试验田的果树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开始开花、结果。

成功的种植经验迅速蔓延,海南由此大规模引进榴莲嫁接苗。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到2023年为止,海南省榴莲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000公顷,当年挂果面积为93公顷,总产量约为50吨。

专家预计,2024年的挂果面积应有267公顷,总产量约为250吨左右。

要知道,2023年,中国所有消费者吃掉的榴莲总量为140吨。

如果“250吨”这个设想能在今年成立的话,中国之后只靠自己种植的榴莲,就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能达到供大于求的现象。

至此,我们也就能理解市场上近乎腰斩一般降价的榴莲了。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中国榴莲价格的降低,大范围的辐射到了周围的国家。

据越南知名的新闻网站——Vn Express报道,自五月开始,越南九龙江平原和东南部未分类榴莲价格大幅度下跌,金枕每公斤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7.03——19.87元人民币。

而这个价格,几乎是2月份刚刚上市时的一半。

应季水果大量入市,价格一定会降低,这本是再也正常不过的现象。

可商品的价格几乎腰斩了一半,这在以往可不常见,且对自家的水果市场也造成影响,则更是罕见。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消费市场,14亿人若有某种单一商品的需求全需要进口,对出口国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与此同时,若中国市场进出口发生变化,那对出口国则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就目前而言,榴莲价格的变动,还未造成明显的蝴蝶效应,但后续大陆就榴莲进出口的相关政策,定然会受到国内供求变动的影响。

比如:泰国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榴莲出口国之一,但他们96%的榴莲,都北上出口到了中国。

越南自从得到了中国的榴莲进口批准后,每年榴莲出口的销售额几乎是呈十倍增长,为此,越南的果农每年都在扩张自家的榴莲地,来提高结果量。

菲律宾是第三个获批向中国出售鲜榴莲的国家,中国为其设定的绿色通道,将会为菲律宾榴莲出口获得1.5亿美元的收入,并创造1万多个就业岗位。

这些东南亚国家能成功获得巨额利润的前提,则是中国方面政策的帮扶、消费者的喜爱和榴莲市场的空白三者。

现如今国际形势复杂,本土榴莲又开始大放光彩,进口榴莲虽有优势,但随着国内品种的完善和更新迭代,“外国榴莲”的窘境,恐怕就在不久的将来。

榴莲价格大“跳水”,“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开始对中国人失效

网图

中国有句俗语:“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里”,这句话不仅应用于粮食,更适用于各行各业。

榴莲在中国,并不算什么刚需产品,但消费者连年增长,榴莲的市场自然也在不断扩大。

如今,东南亚榴莲在中国的地位岌岌可危,一颗小小的榴莲后面折射出的,却是中国在掌握进口主动权方面的巨大进步。

蓝莓、柚子、牛油果、阳光玫瑰葡萄、车厘子,这些曾经“洋货高级“的营销骗局,显然已经对中国人失效了。

榴莲既然不是第一个,就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END-

参考资料:

北京商报:《一颗平价榴莲激起的涟漪》

国际商报:《榴莲赛道,东盟四国奋力“争鲜”》

中国果业信息:《海南:有序扩大榴莲种植规模》

作者:又又双

编辑:一乙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