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作者:蒙自发布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 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古今交汇,心随物动

5·18 国际博物馆日

每一件展品皆是历史的印记

是时光的碎片

亦是文化的瑰宝

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让我们走进博物馆

感受历史的厚重

欣赏艺术的精妙

共同探索、发现、学习

让博物馆成为

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望云博物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博物馆

一座博大精深的历史宝藏

那些珍贵的藏品

犹如一卷穿越时空而来的胶片

镌刻着一段历程

这里是一座城市的窗口

是一张靓丽的名片

通过它

我们可以洞晓蒙自最久远的秘密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河州博物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博物馆

是时光的投影,是城市的灵魂

要想了解一个城市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地博物馆

它连接着

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它像一条时空隧道

能带我们穿越到任何时代

看到新奇的东西

它又像一位智者

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它是智慧的结晶

艺术的精华、时代的见证

是回忆、是历史

是未来、是传承

是人类文明流淌的万里星河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博览众物

终归美好

博物馆

是心灵的港湾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

博物馆成为了我们

寻求宁静和放松的圣地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漫步在展厅中

感受着那些历经沧桑的展品

所散发出的历史韵味

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在这里

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

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和慰藉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走进博物

走进它们的时空

聆听历史的诉说

家乡远古文明的历史画卷

在眼前,徐徐展开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博物馆

一位在历史长河中踽踽独行的智者

每一件藏品

或是水之源,是火之舞,是山之魂

是远古的呐喊,是歌舞的雄浑

是彩陶上起身的人群

是生命长河惊涛拍案

是历史年轮如潮劲转

……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化沉默不语

历史闭口不言

却让躁动的心在这一刻沉静

它不知时光

却护着时光

也许陈列的并不是文物

而是千百年前的春夏秋冬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为更好的发挥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作用

蒙自市文管所整理了蒙自市部分文物

为大家介绍他们的故事

一起揭开馆藏文物的神秘面纱!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马鹿洞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在马鹿洞遗址宽8米、深3米、高5米的文化堆积层中,出土了人类化石,包括有头盖骨、颌骨、股骨、牙齿化石。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头盖骨化石,在额骨左右颞鳞处有两个人工钻孔,穿上绳索后可作盛器使用。同时出土与人类化石共生的文化遗存石器、角器、动物化石等,经碳14测定为距今约为14300-13600前的旧石器晚期古人类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靴形铜钺,或称不对称形铜钺、靴形铜斧(boot—shape hatchet)、足形斧(Pedi-form hatchet),等是流行于大陆南方地区东周至汉代的一种重要的青铜锋刃器,可劈可刺。

尺寸:12.5*10.05cm,属国家三级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此插屏共一对,由整块的贝壳金绘花鸟图案,雕琢精细。插座镂空雕花,唯美雅致。

尺寸:宽24cm,高21cm。属国家三级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此套件一套六件,大花瓶高21cm,腹径12cm;小花瓶高13cm,腹径7cm。瓶身花纹清晰,色彩艳丽。属国家三级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 此尊雕像沿袭经典造型,瘦骨嶙峋,双肩耸立,屈左膝,蜷右腿,左右手叠于左膝之上。取材上乘,木质光洁柔润、纹理细腻,给人以古朴典雅、天然尊贵之美感,历经百年之岁月沧桑,更凸现大士冥想入定之忘我精神。

尺寸:19cm*27.5cm,属国家三级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 清朝时期(1616-1911)雕像,底径为35.5cm,高50cm,重17.4kg,属国家三级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清朝同治年间瓷器,口径6.8cm,底径5.5cm,通高:22.5cm,重0.5kg,数量:2件。瓶身形如四方体,上面绘有山水、树木、房屋等图案。两侧分别有一只兽头耳。

保护级别:一般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 此件犀牛角荷叶杯,浑厚深杳,典雅苍古,器身系根据犀角的自然形状及其色泽的变化雕制而成,殒料颇多,杯身仿荷叶之形,口如花瓣式。

犀角一直都是权贵和地位的象征。大陆早在商周时代就有犀角雕,有的甲骨文便写在犀角上。明末清初之际,具有文人气质的犀角雕艺术家不断出现,他们能诗能画,修养极高,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作品往往融画于器,深得皇室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与推崇。于是,许多文人墨客追逐时尚,亲自参与设计雕刻,使雕刻与绘画相结合,作品具有层次感,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许多犀角雕刻的精品在此时相继问世。一时间犀角器名噪四方,为世人所争购。杯子(带座)尺寸:9*5.5*8cm,属国家三级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盘口,长颈,颈肩两侧有曲线交错形耳,通体青花纹饰,颈部绘花卉植物,腹部绘花鸟图案。腹径宽12cm,高23cm,属国家三级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 | 打卡“历史课本”,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文物档案:护照书写语言为中文,护照颁发时间是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纸张尺寸为长35cm,宽28cm,国家三级文物。

若您走进博物馆

请屏息,静心,聆听

因为您和它们的每一次对视

是生命之歌吟又起

是时空之轮漫转

一眼,万年!

END

作者:王一龙、张艳娥、李星、曹凡喜、罗浩元

部分内容来源蒙自文旅

编辑:肖金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