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全面提升“拆窗破网”和打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消防宣传工作质效,通辽市消防救援支队以消防安全宣传“五进”为载体,多元开展防灾减灾系列主题消防宣传活动。
培育式宣传“进学校”。宣传人员化身“蓝老师”,结合全国典型校园火灾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讲解、互动问答的方式,向师生详细讲解校园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火灾危害性、地震预防、紧急避险、如何逃生及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措施等方面内容。并组织师生开展逃生疏散演练,以亲身经历现场方式,了解生命通道的重要意义,让广大师生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合力式宣传“进社区”。坚持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组织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以典型火灾案例入手,从网格员消防职责、火灾隐患及防火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联合消防安全服务中心人员在小区公示栏、楼道口、电梯内、LED屏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播放消防安全提示,并对占用、堵塞消防通道,电动车“飞线”充电等违规行为进行现场清理,着力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重点式宣传“进企业”。采取“检查+培训”的模式,将“消防课堂”搬进企业,结合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专项行动,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面对面”讲解场所火灾危险性、风险隐患点、灭火器材的使用及维护方法等内容。“手把手”指导单位员工使用灭火器进行实操演练,让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及遇到火灾时正确的应对和扑救方法。
延伸式宣传“进农村”。持续开展“消防赶大集”活动,将消防宣传阵地向农村、市集延伸,宣传员铺起“小摊子”、摆起“花架子”、耍起“嘴皮子”,和村民们一起话“消防”,提醒村民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作用,推动农村广播站在固定时间段滚动播放消防安全常识;在重要交通路口、农村宣传橱窗等重要位置集体“亮相”消防宣传标语,切实将消防安全宣传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端。
亲民式宣传“进家庭”。联合消防志愿者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走进居民家中,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示居民“不占用和堵塞消防车通道、不私自乱接乱拉电线、不在楼道内停放电动自行车、做饭不离人、卧床不吸烟”。组建“消防安全管家团”定期入户宣传,为独居、孤寡、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安装独立烟感探测器,检查家中火灾隐患,全面普及家庭消防安全知识,真正把“习惯安全 人人消防”的理念扎根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