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作者:涂涂爸养娃记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妈妈的问题:

五岁半女儿昨天睡前和我说,妈妈,其实你们都不知道我有一个本领,你们告诉我的事情我都能记住,但是你们一遍一遍提醒我,我就会觉得很烦。一方面我很惊讶她的话,另一方面也在想,女儿记住了我们的提醒,但还是会做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比如赖床自己不穿衣服,玩口水吐泡泡,挖鼻屎,吃纸巾…

写下这些我突然想到,如果孩子明知道不能做一些事,但还是去做了,那这些不能做的事对她有什么意义?她需要我们什么帮助?怎么才能走出提醒她不听,然后我就开始凶或者叨叨的怪圈呢?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我想告诉这位妈妈的是,你不是一人孤军奋战,很多家长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明知故犯、屡教不改?

今天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吧,希望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遵守规则三要素

在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如何使孩子遵守规则的秘诀。

“规则”就是,我们给孩子定下的这不能干、那不能干的规矩,我们给孩子设定的底线,对孩子的约束等。

许多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通过言传身教,有的认为是要求孩子每次犯错后道歉,有的强调循循善诱,还有的建议是给孩子更多的掌控感。

这些观点都有其正确性,从宏观上看,建立亲密感、力量感和掌控感是基础。

→育儿三感(一):亲密感

→育儿三感(二):力量感

→育儿三感(三):掌控感

但即便有了这些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孩子仍可能不遵守规则,这就是很多家长所困惑的——为什么孩子知错仍旧故犯?

在微观层面,影响孩子行为的还有三个关键要素:认知的成熟度、家庭环境和身体的控制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有效遵守规则。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01认知的成熟度

从大约2岁开始,孩子们逐渐能够理解某些事情为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规则”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清晰。

之前我曾提到过,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教育方法主要是简单的“转移注意力”。

让“熊孩子”秒变乖宝宝:三招实用技巧

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孩子还无法理解复杂的道理,与其试图解释,不如直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并提供一个替代的选择。

因此,首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否足以理解这个规则。如果你觉得孩子可能还不太明白这个规则的含义,就不应该一味强调教育,而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策略,或者通过游戏化的方法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这样既能避免直接对抗,又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导孩子。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02家庭环境

家长对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我们作为家长,只有自己清楚并遵循规则,有规则意识,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并遵守规则。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矛盾的场景:有的父亲在未洗手的情况下批评孩子不注意个人卫生;有的母亲在大声呵斥孩子时,却要求孩子温和地说话。

这些行为让我们无意中变成了孩子的“法官”,站在一个制定规则的高位上,而不是与孩子一同遵守规则的伙伴。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这种情况轻则让孩子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何必须遵守规则;重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抗拒情绪,心中疑惑:“为什么你自己都不做,却要求我做?”

如今,当我给涂涂设定规则时,我都会自问三个问题:

1. 这个规则我们自己是否也在遵守?——这确保了规则对全家都适用,而不仅是针对涂涂。

2. 这个规则是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们都在遵守?——这有助于我们建立起随时随地以身作则的规则意识。

3.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那我为什么还要求涂涂遵守?——这帮助我们简化规则,只保留核心的,给予孩子在规则框架内的最大自由。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先反思一下,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慢慢变得更好。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尽管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在四五岁时认知已经没有问题,而且他们作为父母一直都是以身作则,但孩子仍然屡教不改。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第三点了。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03身体控制力

人类本质上是冲动的生物,许多原始欲望都是由我们的本能驱动的。大脑的前额叶,负责控制我们的冲动,通常要到青春期以后才逐渐成熟。——“心里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控制这些冲动行为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前额叶的成熟,还需要长期内化的道德规范和自我约束来辅助。

即使是成年人,也时常因为冲动而犯下错误,这正是因为控制冲动的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或受到挑战。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即使他们认识到了错误,可能在相似情况下还是会再犯错。这是因为他们的冲动性特质仍在主导行为,他们的自控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

上面理解了,我们再看看怎么解决问题?

如果没理解的记得私聊我。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三大解决方案

下面的内容,分三部分来讲,把孩子不守规则的过程拆分为三部分:过程进行中,过程结束后以及防患未然。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01禁止但不说教——过程中

在孩子屡次犯错时,即使感到失望或沮丧,我们也应避免过多地责怪或唠叨,如:

你怎么又xxx?你上次不是答应我了吗?怎么又犯错了呢?你又这样说话不算数!

这样的话虽然出于好意,但孩子往往只会感受到被说教,从而产生抵触和反感,最终对任何建议都充耳不闻。——你认为的屡教不改的“屡教”在孩子那里是“零教”,因为没有听进去。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同样,避免使用威胁的语言,如:

停下来!我数三个数,你要是还没有停下来,我就要惩罚你了!

这类语句虽初次可能有效,但长此以往会导致权力对抗,使得孩子与家长之间形成紧张的对立关系,不利于建立健康的交流。

相反,处理这些情况的最佳方式是简洁而坚定地表达禁止,如直接说“不可以”。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虽然单凭这三个字可能看起来效果有限,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规则明确的环境,使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能清楚地理解家长对规则的态度,进而逐步增强他们的规则认知。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02为行为负责——过程后

通常,当孩子犯错时,我们会让他们道歉来认识到错误,这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对不起”,可能会无意中强化孩子的“屡教不改”,让他们误认为一句道歉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更有效的做法是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

比如,孩子在游乐场打人,那么就需要提前结束游玩时间;在吃饭时乱扔食物,那么就应该结束用餐;在看书时撕书玩玩具时破坏玩具,那就没收书本和玩具。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这样的做法帮助孩子理解,每个行为都有相应的后果,他需要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是涂涂,我可能需要花费10秒钟,让他说“对不起”;而花费10分钟甚至更久,让他实际承担后果,为他的行为负责。面对错误,涂涂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逃避,好像那件错误和他没有关系,还经常通过大哭大闹来拒绝承担负责。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这时,我会陪伴他,等他平复情绪,然后和他一起完成他需要承担的后果,几乎没有心软放过他,每次都必须承担行为的后果。

在他情绪稳定后,我会不断重申规则是什么、他为什么做错了,以及我们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03对暗号——防患未然

当涂涂犯错后,我通常会在当晚或第二天与他进行“模拟犯错”,如果再次遇到相同情况,我们应如何正确应对。已经到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通常能够和我们一起找出解决方法的。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但重要的是要记住,虽然他们的心智相较成熟,身体反应可能仍然冲动——上面讲的身体控制力。因此,仅仅敲定【遇到相同情况如何正确应对】还不够。

我们还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或两个简单的暗号,这些关键词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孩子回忆起我们之前的约定。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他们可能无法接收长篇的说教,但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可能就能停止他们的冲动行为。

孩子明知故犯屡教不改?因为家长还不知道这三大秘诀及解决方案

上面这本书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书中把暴躁生气的情绪比作从身体里出来的怪兽,我和涂涂约定的暗号就是:赶走情绪怪兽。比如他打人了,我会说:打人不对——表明态度,当他情绪仍然很激动时或者离开游乐场他闹情绪时,我就说出暗号:赶走情绪怪兽——提醒他我们的约定。通常境况还是蛮有效果的。

最后涂涂爸想说:

如果我们自己在努力控制情绪时,都经常感到困难——对孩子大吼大叫;那么对孩子来说,控制情绪显然会更加困难。

当我们用食指指责孩子时,我们需要记得,同时有三个手指是指向自己的。

#育儿##科学育儿##陪宝宝那些事##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