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业内热议!低价冲货搅乱市场,安井带头抵制冻品销售平台

作者:食品内参

作者丨淮安

编审丨橘子

“如今的世道真是变了。演员们都去卖货了,卖货的,却做起了演员。”这是一位博主的调侃,却也真实地再现了部分现实。

近日,冻品行业就上演了一出“真假参半”的大戏。从开始的联手抵制,到后来的形势反转,如果你认真了,要么“没见过什么世面”,要么就“高兴的太早”。

先说抵制方、安井们。

快消行业里,抵制电商的戏码由来已久。只是,不论怎么抵制,多是厂家自己对业务员,对市场,对经销商的“要求”,迄今似乎没诞生什么抵制联盟。引来诸多关注的华彬“全面下架”事件(加超链接),若不是内参君好事,人家也只是企业层面的“家事”罢了。

此次冻品行业的“抵制”可就大不一样了,先有安井,后有海霸王、美好,甚至,还由多家冻品经销商自发成立了“反垄断”的联盟……

业内热议!低价冲货搅乱市场,安井带头抵制冻品销售平台

“平台的货从哪来的?不都是拿量换价,要么来自哪个厂方销售人员,要么来自哪个经销商,无非都是被指标给逼的。”一冻品企业的高管对内参君说。

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平台能耐再大,还没有到制假售假的份上。

在他看来,这件事简直“常规”。而安井们,也不过“做个样子而已。再说了,冻品哪有真正意义上的窜货管理,跟快消品差了几条街;不过是在部分企业区域市场的拓荒期,为了快速增长而采用的常规操作;只有在平台期增长瓶颈存在以后,才需要严肃对待区域保护,分蛋糕。”

业内热议!低价冲货搅乱市场,安井带头抵制冻品销售平台

道理其实并不深奥,无非是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给业务人员以及经销商下了太多“任务”。在该市场供需失衡后,动销难便成了常态。常常是,旧货还在渠道里,新货又要来了,怎么办?有各项补贴的平台收货,抗风险能力差的经销商、现金流并不充沛的经销商自然会出货。

就像前述高管所言,难道平台上的货,不是你安井的吗?哪来的呢?如同那些零食量贩店里各个大厂的引流产品,哪一个是零食量贩店自己生产的?

有资深行业人士表示,疫情几年,再加上预制菜红利,冻品行业前几年的生意简直不要太好。不少冻品大厂和快消企业一样,纷纷开始下沉,跑马圈地,省代更是一大堆。

比较常见的是,“省代的销售人员拓展市场,厂方代表才一两个人,都是依靠经销商的人员去服务市场,厂方人员能求着经销商完成业绩就不错了,违规动作只要不是光明正大的,都是偷笑,假装看不见。”前述业内人士说。

业内热议!低价冲货搅乱市场,安井带头抵制冻品销售平台

他还透漏,行业内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厂方代表跟经销商压根就是穿一条裤子,我区域业绩能完成就不错了,未来的市场乱局关我屁事。

他们的逻辑是,完不成业绩现在就死,价格链打破,市场乱象,我未必就能遇到。

“你看一般的快消品行业,曾经那么多平台,也乱价乱的厉害;但厂家也是遮遮掩掩,没像冻品企业,一家平台就搞的这么严重。”这是一位资深快消行业从业者的感慨。

咱就说,作为厂家的安井们真的不知道市场真实的样子吗?参与其中的经销商,难道不是“受伤”后的天然选择?

再看被抵制方,川为。

抱歉,如果不是安井们此次这么高调,不少快消人不禁会问一句,“川为,WHO?”

其官网对自己的介绍是这么开场的——川为(佛山)供应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从事冷冻食品批发零售等,公司实力力量雄厚,拥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与培训体系。拥有同行业内一定知名度,产品畅销覆盖南部地区……

企查查显示,这家公司2022年在工商年报中,提及的员工人数是:52,2021年,28。属于“小微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

业内热议!低价冲货搅乱市场,安井带头抵制冻品销售平台

不论其前身有着怎样的跌宕起伏,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对外宣称2023年已实现60亿营收,成立三年来一直保持着100%的复利增长。甚至,最近还对外宣称“2024年,我们还将在京津冀、东北等地开仓,进军更广阔的市场,营收目标是突破百亿,最终的目标是将川为冻品卖向全世界。”

更有意思的是,川为引以为傲的低价模式——把利润空间压得很低,100块钱进的货,103、105甚至101就可以卖出去,平均只留5%的毛利,1%的净利……

这样的净利润,如果是川为的“底气”,不知是否能支撑川为“将冻品卖向全世界”的目标。

“没有资本加持,他的运营模式根本裹不住成本。如今,资本哪会把资金往2B平台投,所以,这套打法早被市场淘汰了,一线城市早没了他们的容身之地,也就在西南才能如此耀武扬威。”经历过川为打法的行业人士表示,川为,已近黄昏,快没钱烧了;远没有其公司创始人说的那般美好。

在他看来,川为去成都,是纯纯的降维打击;五六年前,美团、快驴、冻品云在广州的电商大战时期,价格一天调几回,都没搞成这个样子;成都的小趴菜们,高毛利赚惯了,很不习惯。

他形容了一个彼时的场景——一家门店,手上四五个平台在比价,反正只看名牌的,谁价格低就进谁的。“早就赤裸裸的拼刺刀了;现在对成都川为的讨伐,用个成语是蜀犬吠日,没见过世面而已。”

不得不说,川为是懂流量的,在各方抵制纷至沓来的同时,其老板很灵的在自己的直播间反问——“凭什么管我”?顺带输出了一波数字化管理,赚了一波好人缘,于是大把的流量涌向了川为,也让抵制的剧情来了一波反转。

其实,撇开热闹,这场看似严肃的闹剧,除了掀开冻品行业很多层面“落后”的发展现状外,也在强调一个事实——今年的冻品生意,不好做了。

“不太景气,增长放缓”,已是多数企业的生存现状。而安井食品2023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高速增长,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在这里需要打上问号。

与此同时,川为的百亿目标以及1%净利润的故事,能否接住这一波流量带来的“泼天富贵”,也需要打上问号。

还有参与其中借机想要告诉企业如何数字化赋能的,咱就说,为阿里零售通赋能的林小海都去上海家化了。咋到了冻品行业数字化突然就变成了神药?

剑拔弩张的背后,川为的官网上,合作伙伴的滚动栏里,安井、海霸王赫然在列……当看完热闹的冻品人,最终决定“该干嘛干嘛”;亦或是,“立场不同,请扮演好各自角色”的时候,无非不过尘归尘,土归土。

业内热议!低价冲货搅乱市场,安井带头抵制冻品销售平台

不过,无数现实证明,“透支”的市场,“借来”的流量,迟早会遭到反噬,不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需要想明白的是,“你,究竟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