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玄宗宠臣生了一个儿子,不高兴,唐玄宗为何就断定他要造反?

作者:小狗乌吉

唐玄宗对他的手下王毛仲极为宠爱,不但封他为辅国大将军,而且还加封他为开封仪同三司。开封仪同三司是散官中的最高官阶,唐玄宗执政前15年期间,只封过四个人为开封仪同三司,包括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另外一个人就是王毛仲。

唐玄宗宠臣生了一个儿子,不高兴,唐玄宗为何就断定他要造反?

唐玄宗宠臣生了一个儿子,不高兴,唐玄宗为何就断定他要造反?

这个故事说的是唐玄宗的宠臣王毛仲的儿子刚出生,就被唐玄宗赐予五品官职,但是王毛仲嫌弃了,说为什么不赐予三品官位,从而引发了唐玄宗不满。这并不是确定王毛仲造反的主要原因,还有其他的因素。

王毛仲口出狂言,得罪高力士

作为唐玄宗宠臣的王毛仲,平时的人缘不是很好,但是碍于唐玄宗的面子,那些人也被迫要前去祝贺了。正好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需要办“洗三礼”,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前来祝贺,这其中就包括唐玄宗的使者——著名的高力士。

唐玄宗宠臣生了一个儿子,不高兴,唐玄宗为何就断定他要造反?

因为王毛仲为唐玄宗作出突出的贡献,立下的汗马功劳,所以唐玄宗给王毛仲的儿子封了一个五品的官职,这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天大的恩赐了,感激都来不及。但是王毛仲却不是这样想的,于是不屑地质问高力士:难道不能给我儿子封一个三品官做吗?

高力士在官场混了这么久,也才只是个三品官,你王毛仲的儿子一出生就想要三品官,这不是在当面羞辱高力士吗,于是高力士气得脸都惨白了。王毛仲有一个毛病,他自己是奴隶,宦官也是奴隶,但他看不起宦官,从来对宦官就没什么好感。于是王毛仲的这番话在高力士听来,是嘲讽的,换句话说就是:你高力士最厉害也不过像我这刚出生的儿子一样。

唐玄宗宠臣生了一个儿子,不高兴,唐玄宗为何就断定他要造反?

很久之前,王毛仲就是一个骄横的人了,当典掌万骑的葛福顺和他结为亲家后,他更是成为了黑恶势力保护伞。朝中也有很多人对其不满。而且高力士也知道王毛仲想当兵部尚书未果,他觉得唐玄宗与王毛仲之间可能出现了嫌隙。因此高力士决定再加一把火,就把这句话给递出去了,果然刺激了唐玄宗,让他觉得王毛仲对他产生了愤恨。最后唐玄宗将王毛仲给贬谪了,不久后王毛仲被唐玄宗赐死了。

功高震主,居功自傲

早年王毛仲因为他老爸犯了法,过得艰难,于是只能做奴仆,那时李隆基还不是皇帝,只是临淄王。在这段时间里,王毛仲作为李隆基的保镖,一直陪伴在李隆基身边,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因此王毛仲成为了李隆基登基之路的关键助手。

王毛仲成功策反了唐中宗的贴身护卫军的领导葛福顺和陈玄礼,顺利诛杀了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因此唐隆政变进展得很顺利。相王李旦坐上了皇位,李隆基成了太子,太平公主也权倾朝野,七个宰相有五个出自她门下。于是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爆发了权力争夺战,李隆基派王毛仲将太平公主人马一网打尽,将几位宰相杀了,唐玄宗李隆基才真正独自一人掌握了所有权力。

为了回馈王毛仲的汗马功劳,唐玄宗索性给了他臣子至高无上的荣耀,将他封为霍国公,开府仪同三司,那就是当朝宰相的待遇,地位甚至超过当朝宰相。但王毛仲开始变得贪心,甚至主动问唐玄宗要兵部尚书的官职,这种居功自傲的态度让唐玄宗很不爽,自然是没有答应他,但是王毛仲也不爽,又不敢明目张胆叫板,所以借助儿子给于唐玄宗反抗。

有造反嫌疑

如果王毛仲老老实实给唐玄宗打工,也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情,降低他在唐玄宗心中的位置。谁知他偏偏就不老实,太原少尹严挺之向唐玄宗奏报过,王毛仲曾经私下向他索要武器和马匹,除此之外,朔方、幽州等地,都曾经受到王毛仲的索要。于是严挺之认为王毛仲有造反的可能性,就偷偷将事情奏报给了唐玄宗。唐玄宗虽然没有作出反应,但在心里对王毛仲产生了怀疑。加上宫中不少要职都是王毛仲给安排人员的,于是有更多的人奏报唐玄宗,认为王毛仲结党营私,迟早会造反。

古代,宦官与大臣的斗争常常充满了智慧。当年唐玄宗被伯父打压到璐州,总是让高丽人王毛仲来担任自己的保镖,这人本是一位官奴,却因为擅长骑射而受到了李隆基的重用。不得不说,李隆基年轻时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唐玄宗宠臣生了一个儿子,不高兴,唐玄宗为何就断定他要造反?

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唐玄宗李隆基与宠臣王毛仲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结语

做人必须低调一些,要懂得满足,并且时刻找准自己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明哲保身,无数历史事实已经说明,那些盲目自大目中无人之人,最终下场都不会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