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作者:天机调茶局

近日,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报道,中国的巨型巡天望远镜——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原定于2023年底发射,如今又面临推迟,可能要等到2026年12月才能飞天。

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这是自项目启动以来的第二次推迟。此前,中国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詹虎在接受《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时曾透露,发射时间从2023年底推迟到了2025年中。

这个直径2米的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中国在太空建造的最大且最复杂的科学设施,其视场比哈勃太空望远镜大300倍以上。尽管面临延期,但项目科学家表示,望远镜的主要组件已经完成,并且正在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

观察人士指出,大型太空望远镜推迟部署并不罕见。延误可能是出于良好的技术和实际原因,毕竟中国没必要冒险推出一些可能会效果不佳的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迟,对于巡天望远镜而言,也许是最优解。

发射再度推迟的原因

最近在杭州举行的CSST科学会议上透露的演示文稿显示,巡天望远镜的主要组件已经完工,正在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尽管如此,整个飞行模型要到明年秋天才能组装完成。根据会议泄露的幻灯片,CSST将在2026年12月21日前准备好升空。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CSST团队成员表示,望远镜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整体而言,望远镜的设计规格非常高,这使得建造过程极具挑战性。”他补充说,推迟发射是为了确保设备万无一失。

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巡天望远镜将成为中国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科学设施,它的视野比哈勃望远镜大300多倍。巡天望远镜配备五个由中国国内研发的仪器,其中包括一台2.6亿像素的巡天相机,作为主要观测设备。

这一望远镜不仅能够帮助中国天文学界从事广泛的研究,从宇宙学到系外行星和黑洞的研究,还将与国际上其他重要的天文望远镜如NASA的罗曼望远镜进行比较。后者计划于2027年中期发射,虽然巡天和罗曼望远镜在某些波段上有重叠,但各自的设计波段不同,因此两者是互补的。

香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昆廷·帕克(Quentin Parker)指出,如果新的发射日期得到确认,中国本来可以在科学成就上领先美国的优势将有所减弱。然而,巡天望远镜在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意味着宇航员可以对其进行维修、更换或升级部件,甚至安装新仪器。相比之下,像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和罗曼望远镜这样的设备则无法在太空中得到修复。

尽管发射的推迟可能令人失望,但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长期运行,推迟发射是必要的。毕竟,没有人希望一个可能失败或无法正常工作的望远镜进入太空。

巡天望远镜的提出是中国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并于2013年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它将为整个中国天文学界服务,从宇宙学到系外行星和黑洞的研究,填补中国科学家长期以来缺乏类似哈勃望远镜的空白。

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事实上,大型太空望远镜推迟部署并不罕见。比如,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在推迟了十多年并且成本超支之后,最终于2021年发射升空,现在它正在改变我们对宇宙许多方面的理解。因此,对于巡天望远镜的推迟,我们不必过于担忧。

技术挑战与国际竞争

在了解了巡天望远镜推迟发射的事实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的地位,也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巡天望远镜作为中国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复杂的科学设施,其设计规格极高,技术难度也相应增加。这种高标准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的雄心。

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然而,高标准也意味着更高的技术挑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克服。此次发射推迟,可以看作是对技术难题的应对和解决过程。

与此同时,国际上的太空望远镜竞争也在加剧。NASA的罗曼望远镜预计于2027年中期发射,而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已在2021年成功升空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需要确保巡天望远镜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占据优势地位。

推迟发射可能有其战略考虑。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科学设备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如果巡天望远镜在发射后出现故障,不仅会对中国的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到未来的科学研究。因此,通过推迟发射来确保望远镜的可靠性和性能,是一种稳妥的策略。

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此外,巡天望远镜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这种设计使得望远镜可以在太空中得到维修和升级。相比之下,詹姆斯·韦伯和罗曼望远镜在发射后如果出现问题,将很难进行修复。

这一独特的优势使得中国在未来的天文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优势。

稍作小结

巡天望远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包括宇宙学、系外行星和黑洞等领域。其2.6亿像素的巡天相机将为科学家提供前所未有的高清宇宙图像,有助于推动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此外,望远镜的研究成果不仅限于中国,也将对全球的天文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这次推迟发射,巡天望远镜的科学团队有更多时间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调整,以确保设备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最佳状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也为未来的科学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综上所述,巡天望远镜的发射推迟虽然令人遗憾,但却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科学研究的高质量。

通过克服技术难题,优化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国有望在未来的天文学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巡天望远镜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的独特优势,也为未来的维修和升级提供了保障。

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的激烈竞争中,中国的巡天望远镜项目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战略眼光。

尽管发射推迟,但这并不会影响中国在天文学研究中的长远发展。

我们期待巡天望远镜在2026年顺利升空,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重要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