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区一“流浪汉”,正师级退休工资1万6,可他却邋遢吝啬让人惊叹

作者:八诞纪

注:本故事纯属虚构故事,故事中的人名、事件均为虚构,地名使用目的仅为情节描述所需,方便阅读理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个邋里邋遢的老头出没在小区,我心里就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

你们肯定想不到,这么个穷酸相的老人,退休后竟然每个月都能领到16000元的高额退休金。

明明领着每月一万六千块钱的退休工资!可他看着就像是从旮旯里钻出来的叫花子。

老王今年已经70岁了,老伴早就离世,他就独自一个人住在小区里的一间老式平房里,自打他退休后,周围的邻居就开始疑惑他的生活作风。

首先是他那么高的退休工资,让大家都很羡慕和嫉妒。

据说,他以前可是政府里的一个正师级干部,手底下好几个单位,就凭这份干过的光荣事业和退下来的高官低职,已经足够让这栋老旧平房里的居民瞪直了眼睛了。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全部着装似乎就只有那件打满补丁的旧棉袄和一条洗到发白的旧裤子。

每天出门,就是把这两件衣服往身上一套,样子邋里邋遢、寒酸不堪。

小区里的居民无不直勾勾地盯着他,除此之外还对他那高额的收入,是如何“糟蹋”完的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和茫然。

不过老王自己好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就是这个样子过惯了,对于自己那身衣衫也浑然不在意。

可当他打开房门,那房间里仅剩的家具以及那种与收入极不相称的生活环境,我想谁看到都会叹为观止。

小区一“流浪汉”,正师级退休工资1万6,可他却邋遢吝啬让人惊叹

01

有一次,我为了提醒老王开会去到了他家里,结果一进门就是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鼻而来,目光所及地板和墙壁都发了霉。

屋子里除了挤在角落里的一张破旧的双人床和一个歪斜的小桌子外,就再没有其他家具了。

床单和被褥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件,布满了污渍和破洞,小桌子上放着一个旧瓷缸,里面盛的是老王每天喝的自制凉白开。

最令人吃惊的是,那个小房间里竟然连电视机都没有!

不过老王自己似乎也对这种环境习以为常,每天早上他都会打开房门,坐在那张破桌旁啜饮一口凉白开,就这么开启新的一天。

有时候邻居们会看到他独自走到小区外的一个小公园,在那里坐上一整天,看着围棋残局自己沉思。

某天晚上,在小区的小卖部,我偶然听到几位老年人的一番谈话,似乎道出了老王节俭生活背后的哲理。

“老王啊,其实他并不是真的那么穷,”一位老者说:“他只是受了很深的旧社会的思想熏陶,从小就被教育要勤俭节约,你们应该知道,他们那一代人可都是吃过大苦的,对于珍惜钱财自有一番体会。”

“是啊,就拿我来说吧”另一位老者附和道:“我小时候家里也是很贫苦的,家徒四壁啥也没有,就连柴火都常常没的烧,你们现在看不到了,可那时候为了过冬,我们家几乎是把所有能烧的东西都给烧个精光了。”

“所以后来我有经济能力了,却再也无法甩掉这种吝啬的毛病,这不我儿子天天骂我小家子气,我却是拗不过这个心病来。”那老人无奈地摊了摊手。

我在一旁听了,似乎对老王的做法又有了新的理解。

小区一“流浪汉”,正师级退休工资1万6,可他却邋遢吝啬让人惊叹

是啊,我们这些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当年那种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而像老王那样,从小就在那种环境里长大的老一辈,即使后来条件改变了,却也无法完全剥离掉对“钱”的敬畏和惜福之心。

所以老王才会如此勤俭持家,过着远远不及他退休收入那般优渥的生活。

或许在我们看来,这样做确实有些过火和矫枉过正了,然而对于老王自己来说,却是他一生的生活习惯和做人处世哲学的真实写照。

后来有一天,小区里发生了一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这才真正让大家看清了老王那种勤俭生活背后的缘由。

02

那天中午,老王照常坐在小公园的长椅上打盹。

可没过多久,一个身穿校服的中学生就急匆匆地跑到他面前,俯身颤抖着对他说:“爷爷,学校里来了一个老师,说您欠下的几万元赡养费已经好几年没交了,让您尽快还上!”

我当时就坐在一旁的树荫底下,这一幕可把我看得目瞪口呆。赡养费?

老王竟然还欠着这么一笔钱?这事很快就传开了,小区里的人无不被惊得张大了嘴巴。

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我们目瞪口呆,只见老王先是怔怔地坐在那里,随即就开始在身上察看了起来。

他先是掏遍了自己那件破棉袄的每一个口袋,又翻遍了裤兜,好一会儿,才从一个暗袋里找出了一小叠皱巴巴的人民币。

小区一“流浪汉”,正师级退休工资1万6,可他却邋遢吝啬让人惊叹

我们都眼睁睁看着,老王小心翼翼地从花里掏出一个鼓鼓囊的塑料袋,随后将里面的每一张钱都仔细展平,数着上面的钱数。

最后,他把钞票一沓沓叠整齐,转头对那孩子说:“这,这就是我所有的积蓄了,加起来只有2500元。”

大家伙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惊到了!这可是领取每月万六元退休金的老王啊,怎么他的“积蓄”才区区2500块钱?这太反常理了!

更出乎意料的是,说着这番话时,老王脸上的表情分外愧疚和无助,那让我们所有人对他重新产生了难以名状的同情和怜悯。

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忽然开口喝问道:“老王,你到底是何方神圣?明明退休金那么高,却过着这么悲惨的日子,就是为了还别人的钱吗?”

老王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深吸了一口气,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接着说:“这赡养费其实是欠我女儿的,我那女儿出过一次大病,为了治疗花费了大几十万,为此我们夫妻俩借了很多外债,可最后她也没熬过来。”

“那笔债务还完之后,我和老板决定将自己有限的积蓄,都以“抚养费”的名义捐给那些没钱上学的孤儿们!”

说到这里,老王的声音开始哽咽:“虽然2500块钱太少,但这是我现在能拿出的全部家当了,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攒钱,给孩子们拿出更多的赡养费!”

大家静静地听着,一时无言,看着这个曾经被我们说成“穷光蛋”的老人,如今却有着如此让人敬佩的贞操和高尚的品德,我们不禁拭了拭眼角的泪花,暗自感叹。

老王的这番話犹如当头一棒,把我们所有人都狠狠敲醒了。

原来,老王之所以过着如此简朴困顿的生活,并非像我们之前以为的那样小气吝啬,而是出于一个可歌可泣的缘由,我们不由自愧,曾对他妄加评论和非议。

就在大家为老王的遭遇而感到深深烦恼时,忽然有人提出了一个想法:“咱们都是老王的邻居,何不集资给那些孩子们一些赡养费呢?”

随后大伙儿立马就投入进了这场“救助”行动中,只见刘大妈第一个掏出钱包里的钞票,嘴里嘀咕着:“我就出200块吧,替你们老人家分忧解难。”

接着老李也掏钱了,然后是老张,还有小区里好几家人家的主妇和孩子们,个个纷纷掏出自己的零钱装进募捐盒。

就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就凑足了4500元!

小区一“流浪汉”,正师级退休工资1万6,可他却邋遢吝啬让人惊叹

比老王现在能拿出的全部积蓄足足多出将近一倍,大伙儿将钞票捆扎好递给老王时,老人泪水涟涟,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在那之后,老王也终于为自己买了一件新棉袄,虽然依旧很朴素,但很合身体面。

甚至还换上了全新的家具和电器,对于我们这些热心人的帮助,老王诚恳地说了很多谢谢。

不过当我问他,现在是否可以过上好日子时,老王只是笑了笑,指着小区一角一处新建的公租房说:

“等我们的新房子建好,我就搬去那里住,虽然到那时我也可以在家里好好歇着了,但依我这把年纪,恐怕是歇不到多久的了。

不如我还是把家里的房子腾出来,让小区里那些还需要操劳度日的年轻人们搬进去住,这一切都多亏了你们的爱心援手,我永远无以为报。”

我望着他那慈祥而朴实的笑容,不禁肃然起敬,老王就是如此谦逊朴素、大方有德,虽然他一生清贫,但他拥有的不仅仅是钱财,更是一颗善良纯朴、永不放弃的心。

老王那慷慨大方的举动,让我们这些邻里真是又惊又喜,我们从未想过,一个经历了那么多艰辛的老人,在摆脱了贫困的重负后,却还如此宽厚善良。

老王最终搬进了小区的公租房,那里条件确实很一般,可他却过得很知足。

有时我去拜访他,就看到他安安分分地在小院里晒太阳,他总是笑眯眯地招呼我坐下,然后就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他年轻时的种种趣事。

有一次我问他,现在过得可还开心?老王笑着说:“开心啊,太阳底下不挨租水电钱,没啥可不开心的了,你们这些好心人不是帮了我这么大一个忙吗?我要是再不开心,那才是糟蹋了你们的一片好心呢!”

小区一“流浪汉”,正师级退休工资1万6,可他却邋遢吝啬让人惊叹

结语:

有时我在想,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像老王这样处之泰然、活在当下,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同时我也痛惜,如此高洁、如此富有哲理的人生智慧,却不多为我们这些年轻人所理解和重视。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也伤痕累累、步入人生的彷徨无助时,才能稍稍体会老一辈的些许人生经历。

注:本故事纯属虚构故事,故事中的人名、事件均为虚构,地名使用目的仅为情节描述所需,方便阅读理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文中所有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小八,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