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作者:陆家嘴金融网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CFIC导读

5月16日上午,“乘数而上·普享健康——2024上海数字创新大会‘数字+健康’分论坛暨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大讲堂(第六期)”在上海普陀成功举办。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肖立,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普陀区一级巡视员翁华建,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宁波银行党委副书记付文生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普陀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普陀区商务委员会、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主办,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联合主办,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特别支持。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相关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与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代表等近200位代表出席线下活动。新华社现场云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数万名观众同步收看,共同探讨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思路与新模式。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肖立在致辞中表示,普陀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数字+健康”这一产业细分赛道,数字医疗及健康服务领域规模扩张迅速,企业数占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总数超50%,区级经济贡献度同比增长达到48.99%,医院、诊所等应用场景运营趋势向好。同时,区内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平台带动了产业、空间和人才布局的优化,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肖立提到,普陀致力于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精神,已推出了多项创新机制,如领导干部“陪办帮办”等,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未来,普陀将继续聚焦“数字+健康”产业,致力于建设创新高地、人才集聚地和产业集聚地,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在致辞中表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时代,同时也助推传统医疗健康行业加速迈向数字健康新阶段。数字,让工作更有效率。科技,让生命更健康。他表示,普陀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包括区内集聚的龙头企业和经济增长新动能,因此本次活动选在普陀举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新华社的直属机构,长期关注普陀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到了其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服务精神,以及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内生活力。未来,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在信息发布、资源整合、学研机构联动和品牌赋能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3+6”产业,整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各方力量,搭建专精特新企业“产学投研”和品牌传播的平台。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在致辞中提到,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大健康产业应坚持创新驱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市场需求,探索新技术、新场景和新模式,以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为全国率先成立的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枢纽型的大型经济类社会组织,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具有跨界融合、异业联盟、学科交叉的独特优势,覆盖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生产、专业服务等多个领域。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积极汇聚行业资源,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为持续提升上海健康服务发展能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简大年强调,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性方面意义重大,并鼓励上海的专精特新企业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和数字经济新赛道,锚定目标,为高质量发展蓄能蓄势。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宁波银行党委副书记付文生在致辞中提到,数字健康作为医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驱动传统医疗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和新动力源泉。其中,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基石,而金融机构为打通企业发展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持。

宁波银行作为全国20家系统性重要银行之一,始终跟随国家战略指引,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宁波银行遵循“做科技就是做未来”的理念,倾力打造鲲鹏司库、波波知了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开放银行数字化生态方案,着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银行坚持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力争以卓越的金融服务质量,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会上,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肖立,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主任范金成,宁波银行上海分行有关领导同台启动“健康普陀”品牌宣传平台,该平台旨在联合多方资源助力普陀更好打造“中华武数”科创名片,为“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营商环境增添新动能、新机遇。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聚焦“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发表主题演讲。他回顾了过去50年中,医疗行业依靠影像和器械技术的发展,并预测未来10-20年,智能化、普适化和数字化将是医疗产业变革的关键因素。杨广中指出,数字化技术对于健康预测和疾病预防至关重要,随着芯片技术的进步,诊疗设备将变得更小更智能,可以穿戴甚至植入人体,实现数模混合和超低功耗运作,这为数字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他进一步展望,通过智能化传感和器械的应用,可以推动大型专用医疗设备的小型化、数字化和普适化,手术器械也将向数字化发展,形成“数字器械”。

杨广中强调,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应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监测,并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提升术前术后健康质量管理。他认为,这些进步都依赖于数字化和器械的创新,而将智能技术融入这些创新中,利用数字技术和AI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推动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程英升发表题为“数字医疗赋能智慧医院建设实践——同济医院数字化转型探索经验分享”的主旨演讲。他介绍道,同济医院紧跟政策趋势,全面推动医院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四位一体”的智慧型医院。第一,服务更“有温度”。以人为本,推进全流程场景化便捷就医应用建设,提升智慧服务内涵,增强老百姓就医便捷程度和满意度。第二,医疗更“会思考”。依托AI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进更多智能化场景建设,提升医院智慧化水平。第三,管理更“能感知”。推动物联网技术,特别是医院各类数字智能设备在门诊、住院等环节的场景化应用。第四,医院更“可进化”。围绕医院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布局,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医院业务应用的可视化、指标化、实时化。

此外,程英升详细介绍了同济医院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医疗三位一体的未来发展规划,通过持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潘晶以“AI+机器人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医学人工智能是现代智慧医院建设重要举措之一,将有力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数字治理下的医院建设旨在将数字孪生、机器人、5G、AI、物联网等关键技术运用到医院建设之中,打造全方位的数字院感系统、高无人化率的医疗服务系统,深入到社区的基层医疗系统以及医疗物资精细化管理系统。

机器人能大规模应用,关键是其能够实现医疗最需要,但一直实现不了的愿景,即业务无人化、工作全天化、管理精细化和费用资产化。通过AI赋能基层医疗服务,有利于放大医疗服务供给侧能力;专家的数字分身可以放大专家个人IP价值,避免冲击现有专业人员管理体系;场景交互模型能够开展科普问答、提供例如治疗方案解读、用药指导等专业服务,从而避开处方权和治疗权的纠纷。

潘晶表示,医疗机器人是一个全新市场,不能用传统、静态的思维来定义。企业能发展壮大,越走越远,离不开创新。未来,钛米机器人将不断地迭代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挖掘市场潜在需求,持续创造社会经济价值。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上海柯渡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医学装备数智化管理”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医学装备管理对于先天技术高含量的要求决定了其新质生产力特征。实现医学装备管理建设的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新质生产力的中心概念。

张建提到,“数智化”不均衡是行业新质生产力现状的突出问题,约85%的医疗机构还是以维修作为医学装备管理核心内容,离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有一段距离,拓展医学装备通过智慧管理进入动态管理阶段也处于观念转变阶段。他强调,医疗关系人类健康,医学装备关乎医疗效率成本。柯渡医学科技以此为己任,已深耕18年,作为医学装备管理行业一分子,将继续“数智”先行、勇立潮头,向新而生、驰而不息。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万韫鋆分享题为“数智化赋能创新药产业发展”的主旨演讲。她表示,2013年是中国医药研发数字化元年,从2024年起进入医药研发数字化2.0时代。太美医疗科技通过数字化和AI的加持开启智慧研发,推动智慧医药研发提效升级,助力精准决策。进一步赋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太美医疗科技作为一个专注于生命科学产业数智化运营的平台,致力于服务生命科学产业,覆盖医药研发、药物警戒、医药营销等领域,基于AI、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供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解决方案,链接行业参与方,实现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创新药研发和药品商业化赋能。她介绍道,太美医疗科技正在努力构筑未来医药行业运行的基础设施,从而令新药更快上市,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让好药易于获得,同时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研究总监张静含发表题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展望”的主旨演讲。随着创新属性公司在生物医药板块中的占比日益增加,市场对其需求也越发旺盛。然而,政策的收紧和需求的萎缩也给生物医药板块的融资带来了挑战。张静含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更加审慎地考虑融资策略,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张静含指出,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的项目数量曾一度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但近期这一趋势却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在医疗健康产业的众多子领域中,创新药械CXO(即合同研发与生产组织)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而在医疗健康产业的各个细分赛道中,投资热点也呈现出不断演变的态势。回顾过去,诸如基因检测、移动医疗等领域一度受到广泛关注和大量资本的涌入。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演变,这些领域的热度已逐渐降温。与此同时,一些新兴领域如精准医疗、远程医疗等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了市场投资的新的热土。

据悉,2024上海数字创新大会于5月15日正式启幕,以“沪领数字新动能,共融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擘画数字中国建设蓝图,探索新质生产力的数实交融之道。作为该大会的分论坛之一,“数字+健康”分论坛暨第六期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大讲堂,旨在深度培育并增强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实力,加快推动生命健康产业,进而构建具有鲜明上海特色的生命科学细分赛道产业链的新动力。此次系列讲座首次走进普陀,致力于为相关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的学习成长环境及信息共享机制,以促进科技与产业、资本等多元化资源的深度对接,推动上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字:何佳欣、魏嫣然、顾至冉

统筹:顾至冉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

微信编辑:关乔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走进“数智普陀”,杨广中、程英升等政产学研医资代表共话数字健康产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最新报告:

【2024年5月第1期】总第125期:信用卡风光不再?

【2024年4月第4期】总第124期:公募基金监管处罚大曝光

【2024年4月第3期】总第123期:行业大洗牌!理财子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