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马可波罗暂未通过上会申请!深交所回应:业绩稳定性待观察

作者:时间财经
马可波罗暂未通过上会申请!深交所回应:业绩稳定性待观察

2024年5月16日,深交所上市委召开会议,审议马可波罗首发上市申请,作出暂缓审议的决定。

就本次暂缓马可波罗发行上市审核,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审核中的正常情况,在审核制度规定和实际执行上,上市委对发行上市申请的审核结果,包括审核通过、否决、暂缓审议三种类型。

深交所有关人士介绍,本次上市委暂缓马可波罗上市申请的审核,主要是考虑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一定下滑等实际情况,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业绩的不确定因素是否消除。

在审议中,上市委提及两个主要问题。

马可波罗暂未通过上会申请!深交所回应:业绩稳定性待观察

一个是经营业绩问题。根据马可波罗提供的申报材料,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89.2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3.6亿元、12.4亿元;产品每平米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45.46元、41.62元、39.48元;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09%、35.10%、36.01%,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28.82%、23.19%、27.65%。2024年1-3月,发行人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产品每平米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下降16.01%、15.36%、6.13%。

上市委要求:(1)区分不同类型终端客户,说明发行人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2)结合不同类型终端客户、成本构成、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量化分析说明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3)结合发行人主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发行人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同时,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另一个是应收账款问题。根据发行人申报材料,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8.63亿元、28.17亿元、26.48亿元,报告期内存在坏账转回的情形。

上市委要求公司:区分不同类型终端客户,详细说明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客户的确定依据,报告期各期末具体计提比例和计提理由,报告期各期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同时,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最后马可波罗需进一步落实事项:

(1)结合发行人主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并披露经营业绩是否稳定;

(2)说明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

同时,请保荐人、申报会计师补充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此前报道

马可波罗是一家从事建筑陶瓷业务的知名公司,主要产品为有釉砖和无釉砖,前身可以追溯到1992年设立的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东莞企业家黄建平,本次IPO发行前,黄建平合计持有马可波罗42.12%的股份。

业绩持续下滑

证监会网站显示,马可波罗在2022年5月19日进行预披露,由招商证券保荐,之后于2024年5月10日更新财务资料,预计融资金额31.58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马可波罗近三年业绩呈现下滑趋势。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89.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亿元、13.5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3.6亿元、12.4亿元。

这一趋势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2024年一季度,马可波罗实现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下滑16.01%;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滑16.03%;扣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15.3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1亿元,同比下滑132.7%。

在营收、净利下降的同时,马可波罗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在其招股书中,公司专门提示了这一风险。

由于业务模式存在销售规模相对较大且付款周期较长的问题,马可波罗大多采用应收账款或商业票据结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末,马可波罗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5.99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0.45%,应收款项主要来自房地产等工程类客户。

此外,上述15.99亿元的应收账款,是按照账面价值计算的,通过对坏账准备进行计提,其2023年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是26.48亿元,坏账准备为10.49亿元,计提比例高达39.61%。

马可波罗解释称,公司针对部分债务违约风险较高的、涉房客户的应收账款,采取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式,审慎地将坏账损失风险考虑在内,对应收款项进行单项计提。

2023年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名单显示,融创地产、绿地地产、时代地产、阳光城地产、卓越地产、世茂地产、蓝光地产、雅居乐地产、金科地产、华夏幸福、碧桂园等十几家知名地产企业均为马可波罗的客户。

其中,有10家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达到100%,数量惊人。融创地产的账面余额最高,为1.51亿元,坏账准备达到1.33亿元,计提比例为88.19%。

以恒大为例,招股书显示,2023年度,已经“爆雷”的恒大地产在马可波罗的销售收入前五名客户中,排行第二,金额是3.99亿元,恒大地产也是马可波罗2022年和2021年销售收入的第二大客户。

在招股书“关联方转让债权具体金额及坏账计提情况”中,恒大地产2021年的债权5.10亿元被100%计提坏账;融创地产2021年5168.78万元的债权以80%计提坏账。

“烂账”卖给关联方

从2021年起,与多数房地产上游企业一起,马可波罗开始出现“以房抵债”的情况。包括中梁地产、绿地地产、融信地产等多家地产公司旗下的65套商品房、6个车位用于抵偿公司应收款项。

同时,马可波罗要求这些地产公司将房产直接抵偿给其关联方——唯美装饰,后者是马可波罗创始人黄建平早前成立的另一家陶瓷品牌。

具体方案为:马可波罗与唯美装饰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将对相关地产公司的债权转让给唯美装饰,以该债权原值作为债权转让价格。唯美装饰等关联方按照市场价格与相关地产公司签订房产买卖合同,以该部分债权作为对相关地产的购房对价支付给相关地产公司,相关抵债资产的交易作价为8.14亿元。

在转让巨额应收款项前,马可波罗已经对8.14亿元资产之中的6.82亿元计提了坏账准备。这意味着,唯美装饰实际接收了价值1.32亿元的债权,以此作为抵债的一部分,这一方案还有效地将马可波罗的部分债务风险转移。

唯美装饰作为公司的关联方,报告期与马可波罗存在频繁的关联交易。唯美装饰自198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陶瓷产品的生产、销售,拥有一定的销售渠道与客户资源。马可波罗于2008年成立,为充分利用唯美装饰的客户资源,拓宽业务规模,报告期内马可波罗接受其委托加工生产陶瓷产品。

2019年及2020年,马可波罗受委托生产陶瓷产品并向唯美装饰及其控制的公司销售的金额分别为7.30亿元和4.05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8.98%、4.71%。

报告期内,马可波罗与唯美装饰存在关联采购,主要向唯美装饰及关联方委托加工瓷砖产品、购买原材料和运输服务2020年及2021年分别为2.95亿元、1.17亿元,占当期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6.11%及2.20%。

据悉,马可波罗与唯美装饰存在重叠客户359家、重叠供应商198家,为解决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自2021年初开始,唯美装饰停止了陶瓷销售业务。

除此之外,马可波罗报告期初还与唯美装饰及其关联方发生资金拆借,拆入金额为12.95亿元。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期初,因历史上公司的生产建设需求,关联方提供的资金余额为16.51亿元。为偿还上述债务,马可波罗在2020至2022年期间,陆续通过债权转让、银行转账支付等方式清理了相关债务。

有意思的是,马可波罗报告期向关联方取得的资金拆借款未实际支付利息。公司向唯美装饰及其关联方取得的资金拆借款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应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金额分别为6351.31万元、3390.54万元、299.89万元。招股书显示,上述利息费用未实际支付,计入资本公积。

(来源:证券时报、界面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