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管姚:中俄元首中南海话别,这个细节为何备受关注?

作者:直新闻
管姚:中俄元首中南海话别,这个细节为何备受关注?

5月16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中南海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小范围会晤。图源:新华社

直新闻:中俄元首周四晚间在中南海举行小范围会晤,昨天(17日),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管先生,您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临水而坐,共品香茗,在轻松氛围中就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可以这样说,中俄元首中南海小范围会晤,成为见证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标志性场景,更是中俄元首默契互动、友谊深厚的又一名场面,同时,也为普京总统国事访问的首日行程,划上了一个感叹号。

对于普京总统,16日可谓最漫长的一天:他的总统专机北京时间4时多在首都机场降落,之后是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中俄元首小范围及大范围会谈,人民大会堂国宴,中俄元首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并致辞,普京总统与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谈,等等。中南海小范围会晤,无疑是普京首日行程的又一个高潮,央视释放的会谈画面,因此被境外舆论高度关注。路透社周五发自北京的电稿称,这场非正式会晤是普京两天国事访问的重头戏,路透社特别关度到两位元首话别时两度拥抱的镜头,以“罕见”形容,称之为rare hugs 。无疑,这是两位大国元首的真情流露,是高访外交中最动人的感性时刻。很显然,中俄元首都很享受并珍视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元首说,这些年我们进行了多次会面,每一次交流都坦诚深入、富有成果,普京总统也表示,每次同习近平主席会面晤谈,都很愉快,我们的交流很深入,也很有意义。这次随同普京总统访华的俄外长拉夫罗夫,曾在北京特别向记者强调,毫不夸张地说,元首外交是中俄关系与战略互动的核心要素。中南海小范围会晤,无疑是这种核心要素的高光时刻。

放到更大时空背景来看,这种不打领带不拘礼仪、元首一对一深度交流的非正式会晤场景, 正越来越多地出现, 成为中国全方位大国外交的重要特色。刚刚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谷地,中法元首不打领带,共同尝火腿品红酒,而此前一年在广州松园,中国元首更是在品茶赏乐时,特别向法国总统谈到广州作为中国民主策源地与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强调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就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所以在我看来,元首间的这种非正式会晤,在美景雅乐与生活场景中,往往谈得更深更透更尽兴,也更容易激发领导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当然,这也与中国元首的亲力亲为、鼎力推动、精心设计密不可分。

管姚:中俄元首中南海话别,这个细节为何备受关注?

直新闻:对中俄就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海外舆论也关注到其中有多处遣责美国行径的表述,您对此有何分析?

特约评论员 管姚:普京总统访华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赞扬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阶段,中国元首16日在与普京总统会晤时,也高度评价中俄关系是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全球典范。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谓中国全方位大国外交最高级别的外交关系定位,那么接下来又将如何深化,怎样发力?长达12000多字的联合宣言,对此提供了全面回答。真正理解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度、广度、高度,必须对这份联合宣言读深读透。读完就会理解,为什么这次普京访华,要把大半个内阁都带过来,涉及新老防长、6位副总理,因为俄方这些主要官员都有任务在身,都有对口话题要谈。比如,联合宣言明确涉及中俄有意联合开发黑辖子岛、就图们江出海口问题进行建设性对话等等,这些都是极其敏感的政策动向,没有两国的高度战略互信,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有鉴于此,这份联合声明涉外部分传递的重要信号,同样值得外界重视,尤其美方必须要正视。已有媒体统计,联合声明13次提到美国,强调对美国为维持自身绝对军事优势而破坏战略稳定的企图表示严重关切,对美国借口同其盟友开展明显针对中俄的联合演习,着手采取行动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导系统表示严重关切。众所周知,美国陆军刚以军演为名,将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堤丰”系统运抵菲律宾。17日,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也在记者会上回应,美方举动严重损害中国战略安全,严重威胁地区国家安全,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联合声明的相关表态,意味着中俄就此达成共识,坚决反对美国的战略挤压与安全挑衅。联合声明点名美国“印太战略”以及北约图谋在亚太地区采取的破坏性动向,对地区和平稳定造成消极影响,点名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即“奥库斯”(AUKUS)对亚太地区战略稳定造成的后果,强调中俄严重关切。鉴于美方近来频频炒作所谓“奥库斯”扩员议题,鼓动日本、新西兰等国跟风加入,这无疑是中俄协调立场,对相关国家发出的明确警告。

宣言对美方上述行径以最严厉措辞定性:极端破坏地区稳定,对中俄构成直接安全威胁。中俄就此达成的共识,当然也毫不含糊:最强烈谴责,中俄将加强协调配合,应对美国对中俄两国非建设性的、敌对的所谓“双遏制”政策。

不难预见,这种大国间的挤压与反挤压,遏制与反遏制,势必深刻影响与塑造地区战略环境,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时代战略主题。

管姚:中俄元首中南海话别,这个细节为何备受关注?

直新闻:就普京总统这次国事访问,美国务院发言人竟抛出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呛,美方不要试图在中欧间打楔子,您对此又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这不是美方首次这么干,这也绝不是美方要打的第一根所谓楔子。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意大利参加G7外长会期间,就曾鼓噪这一话术,中方不能既希望与欧洲和其他国家建立联系,同时继续加剧欧洲安全长期面临的所谓最大威胁,也就是保持中俄关系。但布林肯当时喊话是说给欧洲人听的,是针对即将到来的中国元首对欧三国访问。现在布林肯的这套嗑,被他手下的发言人无脑照搬了,只不过喊话对象由欧洲换成了中国。

汪文斌17日回应,美方逻辑是非黑即白,是一种寻找敌人而不是寻求和平的态度,在我看来,美方逻辑的实质,就是协迫选边站,搞所谓阵营对抗。所以针对中国元首访欧,美国要在中欧之间打所谓楔子,针对俄元首访华,美方又想在中俄之间打楔子,但美方这套算计这种“打楔子法”管用吗?如果能管用,法国总统马克龙还会反复告诫,欧洲要战略自主不能当美国附庸吗?布林肯在慕尼黑都说了,你不在餐桌上,就会在餐盘里,美国这套赤裸裸毫不掩饰的丛林生存逻辑,欧洲人看得明白,全世界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