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早安!世界丨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作者:羊城派

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

俄罗斯总统普京17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表演讲,并就教育科技合作、文化交流互鉴、青年成长发展等与师生交流互动。

早安!世界丨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俄中两国高等院校间的合作,为两国青年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机会,也加深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普京说,俄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合作,为两国青年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平台。

普京表示,俄罗斯约有9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中国也有很多人学习俄语。随着俄中两国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水平越来越高,需要越来越多既懂两国语言、又精通专业领域的人才。

谈及兴趣爱好,普京鼓励青年学生多读书,学会欣赏音乐,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他表示,俄中都是体育大国,未来可以在体育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菲佐接受第二次手术,仍在重症监护室

当地时间5月17日下午,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接受了第二次手术,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卡利尼亚克称,进行完第二次手术的菲佐“朝着积极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小步”。他表示“接下来的两三天对菲佐的康复至关重要,医生们正在尽一切努力确保菲佐的病情尽快好转”。

当天斯洛伐克政府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斯洛伐克政府下一次例行会议将于5月22日举行,会议将由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卡利尼亚克主持。卡利尼亚克表示,整个国家的一切程序都会正常运行。

美建临时码头启用,从海路向加沙提供援助

美国在加沙地带中部海岸建造的临时码头17日启用,从海路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加沙地带消息人士说,数辆卡车在码头完成装载,并向加沙地带南部的联合国仓库运送物资。

早安!世界丨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7日发表声明说,临时码头无法取代陆路过境点,巴勒斯坦人民有权获得各种形式的援助。

以色列军方曾在4月25日晚发表声明说,美国在加沙地带开工建造临时码头,以军提供“安全和后勤支持”。

胡塞武装称击落美国“死神”无人机

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17日说,该组织在也门中部马里卜省击落一架美国MQ-9“死神”无人机。萨雷亚未透露击落无人机的具体时间,但表示将公布击落无人机的现场画面。美国军方暂未就此表态。

MQ-9属于察打一体无人机,既可执行侦察监视任务,也可挂载导弹打击地面目标。此前,胡塞武装已三次宣称击落该型号无人机。

普连科维奇连任克罗地亚总理

克罗地亚议会17日投票通过了新一届政府成员名单,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民共体)主席普连科维奇连任总理。

早安!世界丨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根据普连科维奇提出的组阁方案,新一届政府共有18个部委,上届政府部长大多留任。在克罗地亚议会投票通过组阁方案后,总理和部长们宣誓就职。

普连科维奇生于1970年,曾任外交官和欧洲议会议员等职,2016年10月起出任克罗地亚总理并在2020年7月获得连任。

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乌克兰媒体当地时间5月17日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签署了罪犯动员法案。

当地时间5月8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以279票赞成通过了罪犯动员法案。报道称,该法案将对直接参与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服刑人员实行有条件提前释放。

俄罗斯军校发生爆炸7人受伤

俄罗斯北部城市圣彼得堡一所军事院校17日发生一起爆炸,导致7人受伤。

早安!世界丨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据俄媒体援引列宁格勒军区新闻处的消息报道,莫斯科时间17日20时许,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所在区域发生爆炸。当时,相关人员正在一处地下室进行清理和垃圾装运工作。爆炸造成7名军事人员受伤,伤者已被送往俄国防部下属医疗机构接受救治。

据悉,此次爆炸是由存放于地下室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弹药引发的。列宁格勒军区司令部代表已赴现场展开调查。

日本自民党丑闻频发,去年党员减少3万多人

日本媒体17日报道,由于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丑闻频发,该党党员去年减少3万多人。

自民党组织运动本部长金子恭之16日前往首相官邸与岸田会谈后,对媒体记者谈及自民党党员数量。截至2023年底,自民党党员人数为109.1万,比上一年减少3.37万。他说,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自民党连曝“黑金”等丑闻,引发民众和党员的不信任。

暴风雨袭击休斯敦,造成至少4人死亡

早安!世界丨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当地时间16日晚,暴风雨席卷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最大城市休斯敦,带来大面积破坏。休斯敦市长约翰·惠特迈尔说,恶劣天气已造成至少4人死亡。

全球珊瑚白化范围扩大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珊瑚礁观察计划协调员德里克·曼泽洛说,2023年2月以来,至少6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珊瑚白化现象,“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所有大洋盆地无一例外”。相较上月发布的数字,这次多了印度、斯里兰卡等9个国家和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大西洋情况尤为严重,水温之高“前所未有”,99.7%的珊瑚礁区域过去一年中经历了足以引发珊瑚白化的热压力。

当海洋温度过高时,珊瑚会吐出生活在其组织中、为其提供颜色和大部分能量的藻类,这样一来,珊瑚就会呈现白色,称为“白化”。如果海洋温度不能恢复正常,珊瑚会大量死亡,进而威胁到依赖珊瑚的物种和食物链。

早安!世界丨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中俄青年加强交流;泽连斯基签署罪犯动员法案

研究人员先前记录过三次全球珊瑚白化现象,分别发生在1998年、2010年以及2014年至2017年间。其中,第三次最严重,当时全球约56.1%的珊瑚礁发生珊瑚白化现象。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新华社、央视国际、澎湃新闻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