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仓山:借助海交会 扩大“朋友圈”

作者:海峡网

借助海交会 扩大“朋友圈”

仓山以招商引资新突破,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正在福州如火如荼举办。连日来,记者看到,在“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30周年招商成果发布区等海交会活动现场,活跃着广大仓山干部的身影,他们借助海交会平台,积极宣传推介仓山,为两岸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创办30周年,也是仓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30年。依托海交会等平台,仓山区不断扩大“朋友圈”,立足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招才引智、社会治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全方位推进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先行示范区正快步向我们走来。

仓山:借助海交会 扩大“朋友圈”

打造“三阵地”

持续深化两岸经贸合作

“招商引资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不二法则,30年来,仓山区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兴产业,持续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服务举措,强化龙头扶植培育,打造台商投资宝地、台资聚集高地和台企上市福地。”仓山区主要负责人说。

位于仓山区盖山投资区的福建福顺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便是典型项目之一。这家隶属于台北友顺科技集团的高新技术企业,扎根仓山近20年,实现了高速发展,已被列入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

去年第四季度,作为企业自主提升项目的福顺半导体科技园动工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建成后将实现企业芯片产能翻番,有助于快速提高福建半导体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在仓山,高科技领域的台资项目还有不少。积极谋划产业融合发展布局,仓山区先后成立了4家台创基地,多领域引进优势项目和优质人才,以多“点”推进、多“点”开花的方式迸发产业集群效应。其中,福州海峡创意产业园和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获评国家级台创基地。而在生物医药领域,10多名台湾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在瑞科医药健康产业园注册、创业,为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搭建平台。

2023年,仓山区共落地招商项目116项,总投资200.18亿元。其中,外资外贸项目数全市第一,侨资项目数全市第一,台资项目数全市第二,高质量得分全市第二,综合排名全市前列。截至目前,仓山拥有台资企业70多家,保持年均5%左右的良好增长态势,台企“朋友圈”不断壮大。

集聚好项目

GDP连续三年超千亿

大招商带来大发展。在招商引资强磁场下,包括台资企业在内,越来越多百亿级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向仓山这片创业沃土汇聚,澎湃强劲发展动能,助推仓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这里,三维招商势如破竹。五年来,仓山共引进落地中交海峰风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50个央国企项目,预期总投资近406亿元;引进落地抖音直播生态园等2223个民企项目,预期总投资超4614亿元;引进落地一二三三国际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96个外资项目,预期总投资近557亿元。

在这里,特色龙头百花齐放。利莱森玛电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为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电产的控股企业,为世界电机制造的领先者,其发电机全球销量第一,福州公司生产的发电机在全国销量第一;福建纵腾网络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跨境电商海外仓和跨境物流企业、国内首家海外仓面积突破百万平方米的行业龙头,入选商务部“首批优秀海外仓实践案例”;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系一家具有百年历史传承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首家速冻鱼糜行业上市企业,曾连续两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安防监控光学球罩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世界最具影响力品牌”企业,国内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企业……

在众多大项目、好项目加持下,2023年,仓山区GDP连续第三年超1000亿元。

栽好梧桐树

营商环境指数排全市前列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聚焦主导产业,深耕产业细分领域,精准招商的成果。“全区以做强产业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力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强产业、优环境’专项行动,着力打造‘131’产业体系,做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以现代化服务产业为保障的优势产业,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仓山区主要负责人介绍,在智能产业项目加持下,全区数字经济动能不断释放,规上企业已超100家,超百亿产值企业2家,21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总数排全市第二。此外,全区共落地佰孟医学等128个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规上、限上生物医药企业达83家。

牢固树立大营商环境观,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仓山区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优化政务服务,降低企业非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能,推介各项便企、利企、惠企新政策、新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营商环境指数”已连续三年排名全市前列。

据介绍,目前在仓山,“开办企业”全流程3小时办结、个体工商户“智能化”登记“秒办”,“一件事一次办”覆盖率达100%。年初以来,仓山区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等行动,通过“一企一议”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超190个;积极落实惠企政策,给予企业扶持资金6196万元。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仓山区还在智能、生物医药、会展业等领域,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系列惠企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仓山区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增量排名全市第一。今年以来,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8007户,较去年同期增长4.31%,占福州六区总量的24.21%。目前,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超17万户,位居全市第一。(记者 王玉萍 通讯员 仓萱)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