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主要募投项目惹人注意 施美药业:一募投项目总投资比环评报告高50%

作者:大众证券报
两主要募投项目惹人注意 施美药业:一募投项目总投资比环评报告高50%

正在谋求创业板上市的江西施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施美药业”),目前以仿制药、改良型创新药、创新药的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CRO、CDMO等为主要业务,但化学药制剂生产销售业务曾是公司最主要业务,最近一个完整年度的主营收入占比也接近50%。此次IPO拟使用募资6.08亿元,计划投向的三个项目均涉及制剂新建产能。

《大众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施美药业报告期内主要产品的完整年度年产能为4亿片,拟使用募资2.45亿元的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正是对公司现有产能进行提升,将新增5.9亿片的年产量。该募投项目还未达产,公司在此基础上又欲扩产,仅片剂年产量达2亿片,另外再增合计8.5亿粒/袋/支的年产量,公司2023年12月下旬披露的招股书对当年6月已环评批复的该扩产项目并未提及。

此外,对于总投资2.46亿元、拟用募资2.30亿元的山东创新药物研发、制剂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下称“山东创新募投项目”),公司招股书未披露新建产能情况,而环评报告显示其新增年产量达到4.1亿片/粒/支,同时环评报告显示总投资仅1.6亿元,而且预计2020年10月投产。

抚州募投项目基础上又欲扩产

施美药业在招股书中自述,专注于仿制药、改良型创新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向客户提供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受托研发(CRO)、定制化生产和委托加工(CDMO)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核心业务主要包括医药研发与定制化生产业务和化学药制剂生产销售业务。

2020年,化学药制剂生产销售业务曾是公司最核心业务,占据主营收入80%以上份额,虽然之后该业务占比明显下降,但2022年、2023年上半年仍向公司贡献了47%左右的主营收入。

从施美药业披露的主要产品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来看,主要为公司核心产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的产能及相关情况,完整年度中,产能均为4亿片,产能利用率上只有2022年超过50%,产量上最高的2022年达到了40797.25万片(产能利用率略超100%)。

而公司此次IPO拟使用募资6.08亿元的募投项目,均与化学药制剂生产销售业务相关。公司三个募投项目为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山东创新药物研发、制剂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山东科新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均基本使用募资和涉及新建产能,分别拟使用募资2.45亿元、2.30亿元、1.32亿元。

公司招股书披露,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施美药业,项目位于江西抚州,主要为现有手性降压药物生产产能扩建,达产后可形成年产5.9亿片手性降压药物制剂的生产规模,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建设期为24个月。

查询抚州政府相关网站2021年11月公布的《江西施美药业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的公示》显示,公司上述募投项目为扩建项目,在原厂区进行扩建,建设规模为年产5.9亿片手性降压药物片剂,具体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亿片、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0.2亿片、阿齐沙坦氨氯地平片0.3亿片、奥美沙坦酯口崩片0.2亿片、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片0.2亿片。

值得注意的是,从公司披露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情况来看,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还未达产,公司在此基础上又准备扩产。

抚州政府相关网站2023年6月30日发布了对施美药业手性降压药物研发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项目的环评批复(当年6月13日发布环评受理公示),批复文件显示(见图一),“本项目属于扩建,不新增用地,不新建厂房,在原有项目(江西施美药业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基础上新增生产设施及药品制剂种类。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4.5万元,占总投资的0.97%”。

图一:施美药业抚州募投项目扩产环评批复截图

两主要募投项目惹人注意 施美药业:一募投项目总投资比环评报告高50%

该批复文件还具体介绍了扩建规模,包括5000万支乳胶剂、4亿粒胶囊剂、5000万袋颗粒剂(含干糖浆剂)、5000万袋干混悬剂、5000万袋散剂、5000万支软膏剂、5000万支凝胶剂、5000万支外用溶液剂、5000万支搽剂、5000万袋口服溶液剂、2亿片片剂(见图二)。

图二:施美药业抚州募投项目扩产环评批复新增产量截图

两主要募投项目惹人注意 施美药业:一募投项目总投资比环评报告高50%

这意味着,2022年产能为4亿片的公司,在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欲新建5.9亿片年产量基础上,又欲增加4亿粒胶囊剂、2亿片片剂及4.5亿支/袋药品的年产量规模。

从该环评报告看,2亿片片剂主要原料为培噪普利叔丁胺、吲达帕胺,结合公司招股书中称“2023年开始公司新增商业化品种,生产少量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和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意味着2亿片片剂可能为抗高血压药物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4亿粒胶囊剂的主要原料为盐酸氟西汀,结合公司招股书看,该药品应属于精神神经类领域药品盐酸氟西汀胶囊。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最新招股书为2023年12月披露,其并未提及公司在募投项目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基础上欲再扩产及再扩产情况。

山东创新募投项目总投资

与环评报告差异大

施美药业另一个主要募投项目——山东创新募投项目,也有值得注意之处。

山东创新募投项目总投资24648.79万元,拟使用募资23039.01万元,已取得济南市环保局济环报告表[2018]G141号环评批复。项目总投资中,建设投资22795.0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853.72万元,建设期为24个月。

济南政府相关网站2018年12月21日发布的济南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审批公告显示,“2018年10月24日,我局对山东创新药物研发有限公司山东创新药物研发、制剂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审批文号:济环报告表[2018]G141号)”(见图三)。

图三:施美药业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环评获批公示截图

两主要募投项目惹人注意 施美药业:一募投项目总投资比环评报告高50%

上述公示附有公司该项目环评报告,环评报告显示公司该项目总投资为1.6亿元,预计投产时间为2020年10月(见图四),并且以环评报告编制时间2018年10月来看,建设周期应当是24个月。

图四:施美药业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环评报告截图

两主要募投项目惹人注意 施美药业:一募投项目总投资比环评报告高50%

对比可见,关于施美药业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的总投资,公司招股书说需要2.46亿元,但环评报告称只要1.6亿元。

施美药业在招股书中,称该项目“将建设国内先进的药学研究服务基地,以及用于工艺验证放大和制剂生产的GMP车间及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引进一系列精密研发仪器、设备,提升公司在药学研究服务领域的综合能力,以及研发成果的转化。”

公司还表示,该项目“有利于扩大公司研发产能”“将填补公司非手性药物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CDMO受托生产”,但未具体披露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的新建产能情况。

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的环评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年产量规模为片剂3亿片,胶囊1亿粒,注射液1000万支(见图五)。

图五:施美药业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环评报告设计产量截图

两主要募投项目惹人注意 施美药业:一募投项目总投资比环评报告高50%

还有,从施美药业招股书信披可以看到,2018年环评获批、环评报告预计2020年10月投产的山东创新募投项目,到2023年上半年末还没有竣工投产。

施美药业招股书披露了公司的重要在建工程情况,其中,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各期末,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的在建工程余额分别为231.44万元、3648.46万元、8221.18万元、2105.12万元。

公司称,2023年6月30日,山东创新募投项目“在建工程期末余额较2022年末下降,主要是由于该项目的房屋建筑物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于2023年6月转入固定资产。”

此外,招股书显示的公司资产构成中,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各期末,“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2956.12万元、18409.67万元、31942.07万元和34486.58万元 ,呈快速上涨趋势,主要系公司基于长远发展考虑,2021年山东创新药物研发、制剂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山东科新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土建安装等工作逐步开展推进,使得2021年末及2022年末在建工程增加较多,2023年1—6月,随着前述项目的投入和转固,2023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较2022年末大幅增加 。”

于是,围绕施美药业两个主要募投项目,一系列疑问油然而生:

一、公司在募投项目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基础上,准备再扩产的原因是什么?

二、公司为何在招股书中,对手性降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基础上再扩产只字不提?公司认为这是否需要披露,以及公司认为自身信披是否存在遗漏或者隐瞒?

三、对于山东创新募投项目的总投资,招股书披露的金额为何远高于环评报告?两者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是否真实、合理?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夸大资金需求以扩大募资?

四、2018年环评获批且环评报告预计2020年10月投产的山东创新募投项目,为何到了2023年6月还作为此次IPO募投项目?该项目环评获批后,公司是否存在为了避免不能用已建成项目进行募资规定而放缓该项目建设?

就上述相关疑问,《大众证券报》记者通过电邮向施美药业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公司回复。对于公司其他值得注意情形,本报将继续关注。

记者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