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国车企也慌了!3月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8.9%,充电桩短缺成硬伤

作者:清晨谈科技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特斯拉、蔚来这些”新贵”,似乎传统车企在这场变革中已经掉队了。

但实际上,奔驰、宝马、大众等德系豪华品牌也在加紧布局电动化。

只不过,这些传统巨头在转型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坎儿”。

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3月德国新能源车市场遭遇”滑铁卢”。

数据显示,3月德国纯电动车(BEV)销量同比大跌28.9%,插电混动车(PHEV)销量也下降了4.5%,整体新能源车销量跌幅达到6.2%。

要知道德国可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车的下滑对整个欧洲市场都会产生影响。

德国车企也慌了!3月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8.9%,充电桩短缺成硬伤

其实不只是德国,3月欧盟整体新能源车销量都不太乐观。

纯电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1.3%,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13.9%降至13%。

倒是混动车表现抢眼,3月注册量同比增长12.6%。

分析认为,复活节假期影响了欧洲大多数市场的汽车销售。

但是光归结于节假日似乎也说不通,毕竟节假日年年都有。

业内人士指出,欧洲新能源车发展面临的最大掣肘,是充电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2017-2023年欧洲电动车销量增长18倍,但公共充电设施仅增长6倍。

德国车企也慌了!3月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8.9%,充电桩短缺成硬伤

截至去年底,欧洲共有63万个公共充电桩,但电动车保有量已达300万辆。

可以说”车多桩少”已成为困扰欧洲车主的头号难题。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30年欧洲需要880万个充电桩才能匹配电动车的增长。

但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2030年充电桩缺口将高达750万个。

业内人士坦言,欧洲各国亟需在充电基础设施上”补课”。

除了数量不足,充电桩的”质量”也令人堪忧。

目前欧洲大多数都是慢充桩,快充占比不到14%。

德国车企也慌了!3月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8.9%,充电桩短缺成硬伤

可以想象,动辄数小时的充电时间,让许多车主望而却步。

而且由于标准不统一,众多充电App”各自为政”,费率、付款方式也五花八门,用户体验较差。

这与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也早已构建起”车桩网联”的完整生态。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30%,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520万个,呈现”车多桩也多”的良性局面。

而且主流App基本实现”一码通充”,极大方便了用户使用。

一位德国车主感叹:”在中国开电动车,充电从来不用愁。

德国车企也慌了!3月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8.9%,充电桩短缺成硬伤

随处都有充电桩,插上就走。

”反观欧洲,尽管电动车技术成熟、品牌响当当,但使用体验却大打折扣。

”买得起开不起”的尴尬,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欧洲车企而言,这无疑敲响了警钟。

过度依赖政策红利、忽视用户需求,很容易丧失先发优势。

欧洲要想在电动车变革中抢占制高点,政企合力破解充电”痛点”势在必行。

德国3月新能源车销量的下滑,或许只是个案。

德国车企也慌了!3月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8.9%,充电桩短缺成硬伤

但它确实折射出欧洲在新能源车发展上的短板和隐忧。

我们常说”新能源汽车只是个新能源,更是个汽车”。

一味追求技术创新和销量增长,而忽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终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这对中国车企而言,同样是一个警示——无论业绩多亮眼,都要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和服务,撑起用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德国新能源车遭遇”滑铁卢”,再次给业界敲响警钟:电动车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补齐充电基建这个”短板”。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欧美传统车企也需要尽快行动起来,加大投入,完善充电网络布局,提升充电效率和便利性。

德国车企也慌了!3月新能源车销量下滑28.9%,充电桩短缺成硬伤

唯有打通”电力高速公路”,才能让电动车跑得更稳、更远。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与我互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