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作者:史纪文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一个达不溜

编辑|一个达不溜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不管新手司机,还是多年驾龄的司机,买车之后第一件事,除了办证走手续之外,就是安装行车记录仪。可以说,在大陆,这已经成为车的标配。

只是令人疑惑的是,这个能记录路况,还能在有纠纷时,成为有力证据的好物,在欧洲国家,却被禁止使用,严重甚至会因此坐牢。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这背后究竟有啥猫腻?外国人嗤之以鼻的东西,在大陆竟被当成宝?

被禁用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欧洲率先研究出来这种,能安装在车辆上,实时记录的设备,而后深受消费者欢迎,直到2009年左右,中国人才接触到这个东西,接受后开始使用。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可见,行车记录仪,最早在欧洲出现,后来为何被禁止了呢?从发明到禁止,其实是和当地的文化,以及社会环境有关。

官方账号上,曾经发布了一篇,和欧洲多个国家禁止使用行车记录仪有关的文章,记载了真实事件,以及对国外禁止使用该设备的原因。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德国一个驾驶员,将自己爱车上的行车记录仪交给了警方。两年时间里,设备上记录了五万多起违章。如此巨大的数字,还真是不多见。

本以为是帮助警方的好事,不曾想,警察看完这些记录后,将小伙子告上了法庭,原因则是侵犯他人隐私。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要知道,行车记录仪还没有先进到,只拍摄违章画面,只要车辆启动,设备就开始工作,记录路上所有画面。这位驾驶员的设备上,也记录了一些正常的,不违章画面。

这些没有经过他人允许,就对他人的车辆以及行为录像的举动,属于侵犯隐私,违反了公民的信息保护法。最终这位好心的驾驶员,被送去改造。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德国和中国不同,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的画面,不能被公开,也不能被作为证据来进行使用。似乎,这个设备,就只是一个记录画面的东西,没有更多用途,甚至可能因为这些画面而坐牢。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欧洲一些国家,对隐私是极其看重的,这种未经驾驶员允许,就将他们个人以及车辆信息拍摄下来的行为,就属于对个人隐私的侵害,是不可原谅的行为。

其次,欧洲国家各地都有摄像头,很少会有监控死角,就是为了保障大家安全。这也就意味着,行车记录仪的使用,是很没必要的事情,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监控会进行记录。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当然,欧洲并非所有国家,都严令禁止该设备的使用,其中还是有国家,允许使用的,不过前提是,不能在未经其他驾驶员的同意下,将记录的影片公开。

信息来源:浙江交警-《域外|欧洲多国禁止使用行车记录仪,原因竟然是……》(2017.6.9)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安装行车记录仪的必要性

在欧洲一些国家,行车记录仪不被允许安装,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但因为国情不同,大陆是允许安装该设备的,也能将其作为证据。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车成为家里的必要配置,就连结婚,都要求有车有房。当路上的车辆多了起来,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因此增加。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其实这个设备,刚在国内出现时,使用者并不多,但随着有些人看到“碰瓷”带来的好处时,类似案件多了起来,司机们才意识到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慢慢成了车的标配。

就算只是挂在车上,也能起到震慑作用。如今车上几乎都安装了记录仪,最主要就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后,由于沟通问题,导致有理方成了没理方。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有证据在手,只要自己的是无错方,不管对方再怎么狡辩威胁,哪怕搬出某位有关系的亲戚,也不用担心慌张,只要将记录下来的内容,交给警方即可。

甚至有时候不需要走到这步,只要跟“碰瓷”或者惹事之人指指车上的设备,再说一句“我车上有记录仪”,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悻悻离开。

信息来源:光明网-《刚买的新车,有必要装行车记录仪吗?不懂就快来学》(2019.7.16)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该设备不仅起到监控作用,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传达工具。平时在路上开车,不出事故还好,但凡发生剐蹭,起了冲突,就能直接将记录仪中拍下的内容拿出来,作为最有力的证据。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非本人的车发生事故,但恰巧拍到了事故发生的瞬间,则也可以用来帮助他人,警方在进行责任判定时,通过这些记录的画面,就能认定的清清楚楚。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另一个重要的用处,就是保护车主的合法权益。有些人开车的时候,明明按交规行驶,也没有违章行为,却被电子眼判定为违章。这是因为该设备有不准确、误判的时候,这时,记录仪就成了有力证据,免于扣分罚款。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这个小仪器储存功能,靠的是储存卡,是有内容存储量上限的,车主日常使用时,要养成定期查看的好习惯,内存卡满的时候要及时清理,避免设备不工作,导致想查找内容,却发现没有录上。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如果买新车时,车上没有配备行车记录仪,车主自行购买时,会发现市面上的品牌令人眼花缭乱,如何挑选价格合适且物超所值的商品,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不管哪个品牌,消费者只需要注意一件事情,那便是商品是否可靠实用。毕竟就算宣传上的功能再多再强大,画面记录不上、买回来没用几天就坏等问题,才是重要的。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该设备在中国车主圈里很受欢迎。因为其安全性,能在关键时刻,维护车主的合法权益,这才让车主们慢慢接受了这个新玩意儿,现如今成了车上的必备好物。不得不说,国人的防范意识还是很强的。

信息来源:中国网-《行车记录仪有没有必要安装?关键在于这几点》(2019.6.29)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写在最后

在国外,行车记录仪被当成侵犯别人隐私的“垃圾玩意儿”,在大陆,却成了令车主们心安的“神器”。说到底,就是国情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国内车主千万别学欧洲那些车主,放弃使用行车记录仪,即便为了省钱。特殊时候,不仅能防止罚款扣分,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事,重要的是,还能帮助交警破案、对事故定责等。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在欧洲国家却禁用?背后有啥猫腻?

倘若车在监控死角,和人发生碰撞,没有行车记录仪的话,要是对方一口咬定是车主的问题,那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莫因为省小钱而花大钱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