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是大赢家?近200亿AI服务器集采落地

作者: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文夕

国内最大规模的AI智算服务器集采落地。

记者从中国移动方面获悉,这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在5月16日公示了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集采中标结果,中标总金额达到了约191.04亿元(不含税)。

这一史诗级大单最终“花落”7家供应商,其中不仅包括与高新发展失之交臂的华鲲振宇,还包括烽火通信、神州数码、拓维信息等上市公司旗下公司。

多家上市公司拿下份额

一个月前,中国移动在其采购网站上抛出《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采购招标公告》。招标公告显示,本次项目采购人工智能服务器总规模达到8054台。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项目分为2个标包,其中采购包1为7994台人工智能服务器及配套产品,中标人数量为5至7家。而项目采购包2则为白盒交换机60台,中标人数量为1家。当时有机构测算,按照此前中标报价,此次采购规模或超过150亿元。

从结果来看,最终金额远超预期。不过,上述采购包2采购失败,需要重新招标。但采购包1的中标金额便已达到191.04亿元(不含税)。此次集采也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人工智能服务器集采。

根据中国移动公示的结果来看,这一史诗级集采最终有7位赢家。其中份额最大的为超聚变旗下的昆仑技术,拿到21.05%份额。

谁是大赢家?近200亿AI服务器集采落地

超聚变一直以来是国内服务器市场资深玩家。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中,浪潮份额为28.1%,新华三为17.2%,超聚变则为10.1%。该公司也“脱胎”于华为的X86服务器业务。

而仅次于昆仑技术的是华鲲振宇,该公司中标份额为17.54%。这家服务器供应商此前一度有望被A股上市公司高新发展收购,不过在一个月前,这笔重大资产重组最终告吹。

位列三、四位的分别为宝德计算机和百信信息,两家份额分别为15.79%和14.04%。

而余下三个中标候选人则均为A股上市公司旗下公司。其中长江计算拿下12.28%份额,约为23.46亿元。通过股权穿透,该公司为烽火通信旗下公司。

神州鲲泰则为神州数码控股子公司。神州数码在5月16日也公告披露,神州鲲泰为中国移动项目标包1的中标候选人之一,投标报价为191.17亿元(不含税),中标份额10.53%。

而位于第七位的湘江鲲鹏则为拓维信息旗下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此次中标份额为8.77%。以此计算,其中标金额约16.75亿元。而在2023年全年,拓维信息营收为31.54亿元,此次中标金额预计超过其去年营收的五成以上。

国产服务器占据领先份额

当前,国内AI算力部署已经驶上“快车道”,智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

根据 IDC,截至2024年4月,国内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目前超级智算中心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算力规模大于1000PFLOPS,区域性布局侧重在构建300PFLOPS至1000PFLOPS规模的大型算力节点。

就在今年2月,中国移动还公布了2023年至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试验网)集采项目中标结果,12个标包对应AI训练服务器采购量总计达到2454台。

当时中标厂商及份额分别为昆仑技术40.96%、华鲲振宇30.08%、烽火通信20.48%、神州数码8.48%。

国海证券认为,AI服务器集采短时间内再次启动,或反映了运营商智算中心建设提速趋势,而且,新集采包括7994台AI服务器,数量约为2023年-2024年集采中AI服务器规模2倍以上,运营商对AI算力的资本开支也会倍增。

实际上,三大运营商虽然纷纷降低了2024年的资本开支金额,但均计划今年增加在AI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移动计划资本开支1730亿元,同比下降4%,占收入比重预计降至20%以下。但其中算力领域投入475亿元,同比增长21.5%,占资本开支比重提升5.8个百分点至27.5%。

而中国电信计划今年资本开支为960亿元,同比下降2.9%。但该公司透露,今年将在云/算力投资180亿元。

需要提及的是,从两次中国移动的集采结果看来,华为昇腾系列均占据了领先份额。

此前神州数码曾披露,神州鲲泰是华为“鲲鹏”及“昇腾”生态的领先级合作伙伴,神州鲲泰新一代中心训练服务器基于鲲鹏920+昇腾910处理器。

对于国产化,不少地方政府也正积极出台鼓励政策。业内普遍认为,国产算力比例将会大幅提升。

例如,北京鼓励加强国产芯片部署应用,推动自主可控软硬件算力生态建设;青岛海之心智算中心要求国产人工智能加速卡占比超70%,宁夏推动龙芯中科等自主可控产业园区落地,并表示对基础软硬件实现国产化率90%以上的数据中心实施奖励。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以中国电信为例,其2022年至2023年服务器集采的国产化率约为27%,2023年10月公布的AI算力服务器(2023年至2024年)集中采购项目评审结果显示国产化率约为47%。

国海证券认为,国产AI算力产品性能和软件生态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加强。但总体而言,国产AI 算力正在努力从“可用”走向“好用”。

山西证券也认为,在海外出口限制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大背景下,今年国产算力比例将大幅提升。

编辑:小茉

审核:木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