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作者:三农小毛

又快到端午节了,大家也知道在端午节的时候包粽子、赛龙舟是目前最流行的习俗了,特别是在南方很多地区,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比赛。传统的龙舟一般都有20来米长,可以坐40来人,有些加长版的就更长了。

而近日小编刷视频,就看到了不少地方开始“挖龙舟”了,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起龙”。就是把埋藏在河底淤泥中的龙舟给挖出来。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许多的网友看到以后都表示很吃惊,第一次知道龙舟是藏在的地下的,而不是放在室内。但是更多的网友表示很好奇,为什么要把龙舟埋藏在地下,尤其是河床的淤泥下面,难道不怕泡烂了吗?其实,这个正是老祖宗的智慧。

别看赛龙舟是很简单的竞速比赛,但是也是大陆的传统民俗,因此是有很多讲究的,就拿广东赛龙舟来说,具体就可以分为七个步骤,分别是:起龙、采青、招景、趁景、赛龙、藏龙和散龙。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起龙”,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藏在河床淤泥下的龙舟给“起”出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深厚内涵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全国各地的水乡都会举办盛大的龙舟比赛,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龙舟,作为端午节的重要象征,其制作材料多选用松木。松木质地坚韧,纹理美观,是制作龙舟的理想材料。然而,松木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忌日晒和北风。长时间的阳光暴晒和寒风吹拂会使松木开裂变形,从而影响龙舟的结实度和使用寿命。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因此,老祖宗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为了保护龙舟古人就把龙舟巧妙的埋在地下。当端午后,就会把龙舟抬上岸,进行清洗、晾晒,然后再把它涂抹一遍桐油,之后就藏在河床下面,并且还要用淤泥覆盖。

之所以选择把龙舟藏在河床的淤泥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湿泥能够隔绝空气,防止龙舟被氧化和腐蚀。其次,松木在水中浸泡会变得更加结实,越泡越硬。

这种“湿养”的方式使得龙舟能够长期保存,历久弥新。是完全不用担心龙舟会被腐烂掉的,老话也说了“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两三年”,说的就是像松木这样的木材的特性。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同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龙舟都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传统龙舟短的约20米,可容40人;长的48米,可容84人,以往最长的龙舟长达50余米,可容100余人。

因此如此大的家伙,放在室内是非常占地方的不说,而且多数地方也没有这么大的房间来保存的。因此古人想出了把它藏身河床的淤泥中,也是一种智慧。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而这个过程,就称之为“藏龙”,一般都是在端午节后开始,最晚是到农历五月十八,因为赛龙舟已经结束了,所以各村陆续开始“藏龙”。

需要说明的是藏龙也是有讲究的,像龙船的船头、船尾和船身都是要分开保存的,只有船身才藏在河道的泥下,至于龙头、龙尾则是要供奉在祠堂里的。直到第二年的端午节前夕,才会把龙舟挖出来。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综上所述,龙舟之所以藏身在河床的淤泥下面,主要是借助湿泥来隔绝空气,这样也能更好的保存龙船。所以,每年赛龙舟以后,必须将它深埋于河沙之下。

这种传统做法不仅体现了老祖宗的智慧和匠心独运的技艺,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寓意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当然了,在各地藏龙舟的方法也不太一样,有些地方是藏在水塘里面,还有的地方则有自己的船坞,龙船就藏在船坞水中。

为什么端午比赛的龙舟都是从河床下挖出来的?老祖宗的智慧

还有些地方则是用杉木制作的龙船,这样一般不需要藏在河涌,一般是将其悬挂在船坞上,也有晾起在露天阴凉处。

你家乡有这个习俗吗?又是如何处理龙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