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强信心 看发展】方山乡: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群众幸福生活“喜洋洋”

作者:镇原融媒

走进方山乡的沃野乡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主题鲜明的彩色墙绘,日新月异的特色产业,绘就出一幅和美乡村新图景。今年以来,方山乡围绕“羊业大乡、和美方山”的发展定位,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群众幸福生活有奔头。

【强信心 看发展】方山乡: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群众幸福生活“喜洋洋”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方山乡以特色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形成了“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构建了“订单+保底”机制,群众以粮食保价收购参与增收,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方山乡黄土情小杂粮专业合作社流转650亩土地,培育粮食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产业链条延伸。

镇原县黄土情小杂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生银说:“我们合作社主要以种植小杂粮为主,把面粉和小杂粮进行深加工包装,市场销售,我们合作社也流转了600亩土地,进行精品种子种植,带动周边部分群众种植,接下来我们也会继续增加设备,做放心食品,创建绿色品牌产业。”

镇原县黄土情小杂粮专业合作社工人慕浩鹏说:“自2016年从外地务工回来进到咱们合作社打工,离家近,能够照顾老人和小孩,年收入可达到6万元以上,对我个人和家庭而言,是一份相当可观的收入。”

【强信心 看发展】方山乡: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群众幸福生活“喜洋洋”

方山乡围绕“羊业大乡”聚力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坚持“良种全引进、良法全配套、保障全跟进”的产业发展思路,树立“草业为先、养羊为大”的发展理念,坚持“众口一调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把羊产业打造成带动面最大,受益群众最多的农业首位产业。同时,以打造“蜜蜂小镇”为目标,借助庭院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把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短平快蜜蜂养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补位产业,有力拓宽产业发展渠道,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方山乡巨力达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生文说:“巨力达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去年7月份引进辽宁绒山羊390多只基础母羊,到目前为止存栏达到600只左右,今年年初羊绒收入16万元左右 ,今年后季打算出栏300多只羊羔,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强信心 看发展】方山乡: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群众幸福生活“喜洋洋”

方山乡贾山村村民杨光耀说:“原来养了20多只羊,在国家的好政策下我现在发展到了60多只,现在还养了6头牛,十几窝蜂,一年能收入六万多块钱,接下来,我还想发展庭院经济,争取把羊发展到200多只。”

【强信心 看发展】方山乡: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群众幸福生活“喜洋洋”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方山乡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示范村创建为突破,以农村风貌提升为支撑,立足养羊村庄定位,加促种养产业相融合,让科学养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深挖乡土文化特色,打造了“狼爱上羊、羊爱上山”富有寓意的狼山广场,结合村情实际,打造了党建示范引领长廊,村民民约、法治长廊,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和农民生活品质,群众幸福生活“喜洋洋”。

方山乡王湾村党支部书记马志广说:“我们把庄前的三堆全部清理了,和以前相比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也对羊舍进行了改造,农民养羊也很积极,通过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我们王湾村的发展很可观。”

【强信心 看发展】方山乡: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群众幸福生活“喜洋洋”

方山乡乡长郑斌斌说:“方山乡聚焦群众增收、社会稳定‘两个重点’,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打造2.8万亩全膜玉米示范片带,建办千亩粮食种植示范片带4个,百亩特色种植示范点8个;坚持以草畜产业为主导,打造草羊首位产业,全乡羊存栏4.2万只,其中绒山羊存栏4000只,新培育规模养殖户50户。培育蜜蜂补位产业,全力打造‘蜜蜂小镇’,目前全乡蜜蜂养殖达到800多户4200多群,户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行‘支部牵头、党员带动、党群共治’的治理模式,打造既存烟火气、又有文化味的美丽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李小霞 白勇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