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镇原:农业生产忙 产业有活力

作者:镇原融媒

进入夏季以来,镇原县抢抓气温回升有利节气,田间地头机械穿梭、人力配合,深耕覆膜、移栽苗木、技术服务现场跟进,一幅农业生产忙、产业活力足的蓬勃画面跃然眼前……

镇原:农业生产忙 产业有活力

五月中旬的镇原县新集镇阳光炽热、草木翠绿,生机勃发。走进位于新庄村的聚广利千亩现代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辣椒苗木青翠成片,清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工人们正对成熟的苗木起苗、装箱,准备运往各个乡镇。

“当前正值色素辣椒成苗期,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在150人左右,主要以本地及周边乡镇群众为主,采取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基地负责人孙维民说,工人们每天平均工资都在150—200元之间。

“最近家里农活基本忙完了,正好利用农闲到基地来务工,真是方便又增加收入。”新庄村刘河组村民刘呈兴欣喜地说。

为提高育苗效率和苗株质量,该基地建成了集温、湿、光、水、肥、气自动控制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育苗中心,培育优质辣椒苗1.2亿株,较往年供苗提前了近半个月。

镇原:农业生产忙 产业有活力

今年,镇原县3万亩色素辣椒供苗移栽工作5月上旬就全面展开。为培育壮大色素辣椒产业,镇原县依托新集镇聚广利千亩现代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与万吨果蔬加工厂,通过统一育苗、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产加服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全县色素辣椒高效种植、高质量发展。据悉,亩均产出辣椒1600公斤,按照2.4元/公斤保价收购,每亩收入在4000元左右。

针对夏季雨水相对充沛的特点,镇原县不等不靠,依托资源禀赋优势,积极组织群众有序开展万寿菊移栽工作。

镇原:农业生产忙 产业有活力

田间地头,根据群众需求,广大农技人员就做好万寿菊理墒、移栽、施肥、浇水、培土等环节,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保障群众种植一片、成活一片、丰收一片。

“有意愿种植的群众,对万寿菊的种植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我们也及时响应群众需求,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镇原农技中心技术员许艳艳说,随着群众种万寿菊经验的不断积累,尝到甜头的群众对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期望也在不断的提升。

镇原:农业生产忙 产业有活力

为指导群众科学种植万寿菊,镇原县农技中心除了下派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指导外还和各乡镇技术员协同联动,对万寿菊种苗从起苗到栽植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起苗达到标准、量足质优、栽植模式规范统一。

截止目前,镇原县预留万寿菊种植地块1万余亩,育苗2200万株,发放地膜70吨、叶面肥5万袋、杀菌剂2万袋,已移栽万寿菊8320亩。

同时,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镇原县依托县农广校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方式,转变服务理念,积极发挥高素质农民队伍主体作用。

镇原:农业生产忙 产业有活力

今年,镇原县农广校先后设立《镇原农广信息》和《镇原农广服务》两大信息模块,利用《镇原三农》和甘肃《三农在线》等平台,结合手机短信,全面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素质提升行动。

“尤其是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合作,签订短信推送协议,将收集的农业、农村信息,结合农民需求和农时农事、气象服务、地质灾害等多方面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及时准确推送到农户手中,解决了农户第一时间掌握农事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镇原县农广校校长徐万里说。

镇原:农业生产忙 产业有活力

据悉,聚焦粮油稳产保供,肉鸡、草畜、蔬菜、苹果、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三年倍增的目标任务,该县依据主导产业,开设合作社理事长、动物疫病防治、瓜菜生产、肉羊养殖、肉牛养殖、苹果生产等专业培训班22期,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040人。

(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白勇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