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中国电子报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五年来,中国信息通信业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在标准专利、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应用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系统领先优势,为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电子报特开设“5G这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5G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成就。敬请关注。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广东阳江近海的5G智慧渔船项目

截至今年3月底,大陆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74亿,全国所有地市级城区、县城城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应用已经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达1.86万亿元……

从2019年5G正式迈出商用的第一步,到如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SA)网络,五年来,大陆5G始终坚持“适度超前、建用并举”的原则,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持续强化政策支撑,产业链上下“扬帆”破浪,勇立潮头,打通了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为大陆信息通信业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

如今,中国的5G发展已进入下半场,未来的演进动向备受全球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要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超前建设5G等信息设施,促进5G赋能“千行百业”;同时,要强化5G演进,支持5G-A发展,加大6G技术研发力度。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预计,2024年年底,中国5G连接数将达到10亿;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6亿,占全球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届时,中国的5G采用率将接近90%,成为全球主要市场。

适度超前的“牵引力”

5月上旬,祖国大地处处花红柳绿,海拔超48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却到处布满结冰的湖泊和枯黄的草地。在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不远处的保护站,赫然矗立着一座5G基站,让人感受到“无人区”少有的人类文明痕迹。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保护站旁的5G基站

“这座5G基站,是全国首次在高海拔、常年大风和冻土地区采用多跳长距大带宽微波传输,在最大限度降低对保护区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完成的5G站点建设。”青海移动格尔木分公司网络部副经理王连杰说,这座基站已投入使用一年,保护站周边7公里地域实现5G+4K信号传输,为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5G商用以来,大陆秉持“适度超前”原则,推动电信运营商累计投资近1万亿元。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从世界之巅到地下深矿,从神州北端到南海岛礁,从“市市通”“县县通”向乡镇、行政村延伸……通信人爬雪山、穿林海、涉激流、跃深涧,让一座座跨越山海建设的基站,不断拉近人与人、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大陆已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每万人拥有基站数约26个,5G用户普及率突破60%。根据《“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设置的目标:“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6个,5G用户普及率从2020年的15%提高到56%”,几乎是提前一年半完成了既定任务。

与大多数国家选择非独立组网(NSA)的方案不同,大陆从5G建设之初,就选择“高起点”部署独立组网方案。这样一张5G精品网络,让端到端网络切片、海量连接、超高可靠5G特性发挥到极致。5G建设的投资带动信息通信产业链茁壮成长,技术不断突破,全球产业话语权不断变强。截至目前,大陆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持续保持全球领先;5G定制化基站、轻量化核心网关已实现商业部署;工业网关、CPE、巡检机器人等行业终端形态不断完善;5G模组价格大幅下降。

为了让5G网络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今年年初,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面向政务中心、文旅、医疗机构、交通枢纽等11个重点场景加强网络覆盖。专项行动提出,到2025年年底,超过12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3万公里铁路和50万公里公路、200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移动网络达标速率占比不低于95%,5G流量占比显著提高。

建设既要适度超前,也要集约高效。5G商用以来,大陆开创了网络建设新模式,实现了杆塔、机房、基站等多个层面的共建共享,有效促进了5G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超20%。”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透露。

为进一步降低偏远地区5G网络重复建设成本,让用户“无感切换”运营商网络使用5G服务,在工信部的组织和指导下,四大电信运营商共同推进共建共享,于2023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期间,在新疆联合启动了全球首个5G异网漫游试商用,为提高农村地区5G采用率发挥出关键作用。

千行百业的“推动力”

“建得好”更要“用得好”。5G商用这五年,“5G改变社会”的理想已成为现实。

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自此,中国5G应用乘风破浪,奋楫扬帆,在应用的深度、广度、温度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位于宁波江北洪塘科创园的全5G智慧工厂

一块屏幕就可以反映工厂全域每个模块上的有效信息;数据统计、智能汇算自动生成需要的生产订单,自动识别判断员工行为,及时处置生产异常情况……这些场景在5G全连接工厂已经司空见惯,5G正刻入越来越多企业核心生产的基因中。

行业应用是5G深耕的重头戏。五年来,5G推动数实融合不断纵深。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有力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行业应用持续纵深的同时,5G应用也在不断“扩围”,逐步向海域、边疆延伸。目前,大陆已经在广东、山东、福建等10个沿海省份,实现了重点区域、海岸沿线以及近海海域最远40公里内5G网络连续覆盖。

“5G网络可以让一个有经验的水下机器人操作手,快速服务多个渔场,提高水下的巡检效率,基本可以满足超清画质视频的传输,操作时延可以控制在0.1秒以内。”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宁德分公司无线网络工程师雷起起告诉记者。不断织密的海域5G网络,让海域的5G+海洋牧场、5G+海上钻井平台、5G+智能船舶等新应用层出不穷。

对于拥有移动电话用户超过8.7亿规模的5G网络而言,面向普通百姓的流量经营仍是基本盘。

一键就能和家人视频聊天,家里的门磁设备、燃气、烟感警报器等全部联网……越来越多的城市老人家里装上了5G+智慧养老系统,即使一个人在家,“生活管家”也能时时保障着老人的生活起居。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第七中学的学生们通过5G网络远程学习思政课

5G犹如一把解锁人民幸福生活的“金钥匙”,有温度的普惠服务,让百姓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美好。数据显示,自《行动计划》发布至今年第一季度末,5G用户普及率从11%提升至60%;5G移动电话规模从1.6亿户跃升至8.74亿户;移动网络用户月均流量从10GB增长至18GB。全国中小学联网率达到100%,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脱贫县,2577个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升级。包括5G+4K/8K直播、5G+AR/VR、5G新通话、5G视频客服等在内的创新应用不断升级生活品质。

根据研究机构测算,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或达到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5G“调动”千行百业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新动能。

接续发展的“支撑力”

中国的5G发展已进入下半场,全球通信行业都在关注中国未来5G演进以及6G网络部署的动作。

近日,中国移动在珠穆朗玛峰区域开通首个5G-A(5G Advanced)基站,在杭州全球首发了5G-A商用部署。这标志着世界最高峰区域,正式迈入5G-A时代。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移动在珠穆朗玛峰区域开通首个5G-A基站

作为5G跃升到6G的桥梁,5G-A相比5G,提升的却不只“半点儿”。5G-A不仅保持了5G原有的大带宽、低时延、万物互联的能力,还增加了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通信感知融合能力,有望实现10倍于5G的网速提升。

在华为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看来,5.5G(即5G-A)是5G网络演进的必然之路,将更好地匹配人联、物联、感知、高端制造等场景,孵化出更多的商业新机会。

在河北保定的长城精工自动化智慧工厂,5G-A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柔性产线已经开启商用,5G-A设备进入汽车整车制造的核心环节。据了解,传统工业的设备串联和控制依靠有线网络,通信线缆长时间运行磨损会导致生产中断。5G-A网络凭借高可靠低时延特性,从根本上消除了工业网络的有线束缚,柔性生产极大提升了产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5G讲述中国精彩故事|5G这五年系列报道之一

长城精工自动化智慧工厂5G-A工业互联网实验室内的工业机器人

“未来工厂的发展方向是逻辑离散化、调度集中化、网络柔性化。5G-A进入核心工控环节,会给中国工业控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而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带来新活力。”上海勃傲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流告诉记者。

“空天地一体、通感一体、智能上行”三大方向是5G-A的新增能力。未来,车联网、裸眼3D、扩展现实、低空经济等对带宽、时延网络要求较高的前沿新应用,在引入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新技能后,将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应用效果有望大幅提升。

面向5G-A,大陆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已做好充分准备。中国移动已提出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攻关智简通算一体、内生确定、无源物联等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中国电信牵头拟定超级频率聚变、动态帧共享、中低频段共建共享等方面30余项3GPP国际标准,除形成600余项专利外,还发布5G-A十大创新场景;中国联通也已探索基于5G-A URLLC(超可靠低时延)的创新技术,并于2022年建成国内首条5G-A汽车焊装柔性试制产线。

产业链各环节相继跟进,华为公司5G-A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运营商全频段、多路径迈向5G-A。芯片企业高通和诺基亚贝尔完成了5G-A超高速率测试;联发科、紫光展锐等芯片厂商也完成了5G RedCap的实验室内关键技术验证。终端厂商也纷纷让5G-A “入驻”新机型。荣耀Magic6全系、OPPO Find X7系列均已支持5G-A移动通信,vivo、小米等企业也陆续晒出其旗舰机型的5G-A测速照片,表示其新款手机都将支持5G-A网络。

随着全产业链重要环节不断趋于成熟,性能强劲的5G-A将接过接力棒,迅速走向千行百业,续写中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丨齐旭编辑丨徐恒美编丨马利亚监制丨连晓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