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作者:真诚麻酱Xc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手机安全设置不可忽视

一、设置SIM卡PIN码

手机SIM卡承载着我们的通讯录、短信记录,甚至银行卡信息,一旦丢失或被盗,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SIM卡PIN码就是保护SIM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启用PIN码后,每次开机或插拔SIM卡时,系统都会要求输入PIN码才能使用SIM卡功能。即便手机被盗,窃贼也无法轻易接入SIM卡,从而无法查看通讯录、短信记录,更无法利用手机号码认证登录各种账户。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设置PIN码的步骤并不复杂。以安卓手机为例,在"设置"-"安全"中找到"设置SIM卡锁定",输入初始PIN码(通常为1234或0000,然后设置新的PIN码即可。苹果手机的步骤类似,在"设置"-"手机"中找到"SIM卡PIN码"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连三次输入错误的PIN码,SIM卡将被临时锁定,需要输入PUK码解锁。PUK码可以在购买时的卡套背面找到,或联系运营商客服获取。一旦PUK码输入错误超过10次,SIM卡将被永久锁死,所以务必小心谨慎。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二、启用应用锁保护隐私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手机,通讯录、相册、支付账户等隐私数据都存储在手机应用中。一旦手机被他人翻阅,这些隐私数据就有被窥探的风险。而应用锁功能,可以有效防止他人未经允许访问手机上的隐私应用。

启用应用锁后,当打开被锁定的应用时,系统会要求输入密码、指纹或人脸识别才能访问。这样即使手机被他人借用,也无法查看通讯录、相册、支付账户等隐私内容,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隐私。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不同手机品牌的应用锁设置路径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思路是相同的。以华为手机为例,在"设置"-"隐私"-"应用锁"中,输入隐私密码后,即可选择需要加锁的应用,如微信、QQ、相册等。之后每次打开这些应用,都需要输入密码或使用指纹解锁。

有些手机还提供"锁定时机"选项,可以设置在锁屏后或退出应用后自动锁定,以及"解锁辅助"选项,允许使用指纹或面部解锁,方便用户根据使用习惯进行个性化设置。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三、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免密支付功能最为棘手,一旦手机丢失或被盗,恶意分子就能利用免密支付功能盗刷账户资金。

建议用户主动关闭不需要的免密支付功能,以免手机丢失后遭受经济损失。以微信为例,进入"我"-"钱包"-"支付设置"-"免密支付",即可看到已开启免密支付的服务列表。选择需要关闭的服务,点击"关闭扣费服务"即可完成操作。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支付宝的操作路径为"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找到需要关闭的服务并关闭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关闭免密支付功能后,在付款时就需要手动输入支付密码,这无疑增加了一些操作步骤,但换来的是账户资金的安全。如果手机丢失,即使恶意分子获取了手机,也无法直接扣款,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了用户的经济利益。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四、设置微信支付安全锁

除了关闭免密支付功能,我们还可以为微信支付设置安全锁,进一步提高资金安全性。打开微信,进入"我"-"钱包"-"消费者保护"-"安全保障"-"安全锁",根据提示设置指纹或手势密码解锁。

设置完成后,每次进入微信钱包或打开收付款码时,系统都会要求验证指纹或输入手势密码,从而防止他人未经允许使用微信支付功能。即便手机丢失,恶意分子也无法直接进入微信钱包,资金将得到有效保护。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微信支付安全锁不仅能保护资金安全,也能防止他人查看或修改钱包中的银行卡信息、交易记录等隐私数据。建议所有微信用户都开启这一功能,以获得全方位的账户保护。

五、取消应用自动费

手机应用的自动费功能为我们节省了不少精力,但也存在一些隐患。比如有些应用会默认开启自动费,用户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有些应用会在到期前就扣费下一个周期的费用,造成资金的浪费。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及时取消不需要的应用自动费功能,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扣除。以华为手机为例,进入"设置"-"华为帐号"-"付款与账单"-"自动费",即可看到当前正在自动费的服务列表。选择需要取消的服务,点击确认即可完成操作。

对于苹果手机用户,可以进入"设置"-"Apple ID"-"订阅",找到需要取消的订阅服务并取消订阅。也可以访问苹果官网,使用Apple ID登录后在"订阅"栏目操作。

不管什么品牌的手机,这4个安全设置一定打开,否则密码形同虚设

除了在手机端取消,我们还可以直接在应用内取消自动费。打开对应的应用,找到"我的"或"订阅"等入口,选择需要取消的费项目并关闭自动扣费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应用在取消自动费后,剩余的已付费时长仍可以继使用,直至到期。建议用户定期检查手机应用的自动费情况,及时取消不需要的服务,从而节省开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