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脸上长痘、鼓包,那是气“不通”了!一张神秘的方子,通气除痘

作者:中医皮肤李中玉教授

有不少人,脸上长痤疮、粉刺、青春痘,原因在于体内的“气机”,不转了。

当然,这是用中医的视角来看的。你如果对中医持怀疑的态度,那就不必看下文了。

我记得我在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看老师诊治过一个患者。

这个人,男孩,20岁刚出头,满脸的青春痘!

脸上长痘、鼓包,那是气“不通”了!一张神秘的方子,通气除痘

他的痘痘啊,集中长在口角口周处,一面痘红肿高大,顶大突出,与正常皮

边界清楚,并有热痒痛,还能挤出来白色油状物。

此人发病已经好久了,用了很多办法,效果一般。

当时患者给我一个非常深的印象,就是口臭严重。他张嘴说话时,离得近就可以感受到。

刻诊,见脉象沉滑有力,舌质发红,小便发黄,大便干燥,喜欢冷饮,平时口干口热,而且还特别能吃。

脸上长痘、鼓包,那是气“不通”了!一张神秘的方子,通气除痘

老师看诊完说到:“你这是三焦火郁不通,气机转不动了,郁滞在肌表,把痘痘给鼓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得把泄掉,把气转起来”。

接下来老师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大黄、蝉蜕、僵蚕、枇杷叶、桑白皮,姜黄。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了14剂以后,自觉大便通畅,口中干热现象改善,面部的痤疮痘痘有了很大的好转。

效不更方,上方继续服用。

最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此患诸证悉平,脸部口周的痘痘基本消失,患者满意。随访未曾复发。

脸上长痘、鼓包,那是气“不通”了!一张神秘的方子,通气除痘

谁说中医不治病啊?中医治病,那真是毫不含糊啊。你看看,区区六味药,把痤疮治好了。

“风邪为百病之长”,它是很多病的源头,容易侵犯我们的皮肤造成毛孔舒张开放,同时湿气也经常随着风邪一起影响肌表,导致皮肤油腻、毛孔堵塞,在皮肤表面形成闭口;若患者体质阳热偏盛,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湿热停聚日久炼液成痰,痰湿阻滞气血运行造成血凝成瘀,以上病理因素混杂形成痰湿瘀滞,导致皮肤出现囊肿、结节。

脸上长痘、鼓包,那是气“不通”了!一张神秘的方子,通气除痘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肺胃有热、三焦气机郁滞,热邪发于肌表。

看看医案中的配伍吧——大黄、蝉蜕、僵蚕、枇杷叶、桑白皮,姜黄。

这里包含了一张配伍,就是升降散。升降散出于清代名医杨栗山所著的《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但据该书记载,升降散方名出自该书,而此方剂并非出自杨栗山之手。升降散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近人总结升降散组方所体现的治法为升降相因法。

大黄、姜黄可以通腑邪热、化瘀通络。僵蚕和蝉蜕,可以升清宣散,解热透邪。前者往下降,后者往上升。一升一降,这就可以打开气机,宣散郁热了。

脸上长痘、鼓包,那是气“不通”了!一张神秘的方子,通气除痘

在此基础上,加入枇杷叶和桑白皮,用于清泻肺热。能更好地疏解气机。

整体起到通腑泄热、清散肺胃之火、转动气机的作用。等患者体内的气机重新转起来,郁热之邪没有了,脸上的痘痘自然也就下去了。

我常常说,我们人体,就是一根管子。这管子,你得通畅。你不通畅,它憋得慌,一定出毛病。

现在, 患者大便不通,热邪在里头就越积越多。而且,患者正值青春年少,体内本来就有火啊。两处热邪加在一起,他肯定难受。

脸上长痘、鼓包,那是气“不通”了!一张神秘的方子,通气除痘

下面排不出去,上头使劲儿摄入,如此一来,气机郁滞了,不转了,热邪越积越多,于是弥漫三焦。但是,热邪总得找个地方发散啊,它不能总憋着啊。从哪儿出呢?它找个地方,就是人的脸、皮肤。它通过鼓包长痘的形式,把热邪散出去。

这个,就是该患长痘痘的原因。

中医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它认为一切,都源于气机不转、热邪郁滞所致

当然了,方剂,我可以给你讲清楚,但是不建议你自己尝试。因为什么?同样是脸上长痘,上热下寒、真寒假热的人可不少。你要真是用反了,雪上加霜,那反倒麻烦了。我建议去看看中医,辨别一下自己的体质,看你是否适合用升降散这样的方子。如果适合,咱们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