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心特稿 丨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形成逻辑和本质要求

作者:人文之光网
中心特稿 丨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形成逻辑和本质要求

2024年4月1日,“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开幕式在北京故宫文华殿举行,图为展出的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生活在这个国家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新的文化生命体是“结合”的产物,尤其是“第二个结合”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些重要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形成逻辑和本质要求,对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新的文化生命体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显著特征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也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部分的主标题,彰显了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基础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所谓坚定文化自信,就是面对外部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要相信自己生活其中的中华文化生命体的强大生命力,认同中华文化生命体的价值,坚守中华文化生命体的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不仅仅要对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信心,也要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信心。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新的文化生命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一种文化生命,只有自信自强才可能赢得尊重、创造新的辉煌。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不可能造就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生命体,也不可能造就生命力强大的文化生命体。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不仅表现在中国人民从此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还体现在中华民族在民族精神的独立自主上,即中国人民在精神上也站立起来了。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含对物质生活的迫切追求,也包含对精神生活的迫切追求。只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两者齐头并进,新的文化生命体才能长盛不衰。

  新的文化生命体有理由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我们既要知道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历史渊源和形成过程,也要知道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鲜明特色和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只有全面深入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增强历史文化认知,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强调的文化自觉,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要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充分认识这些文化的鲜明特色和强大优势。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保持连续性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长期在经济文化上的领先造就了高度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并以其先进性传播到世界各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先民们文化生产的结晶,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规范、思维认知、审美情趣,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不竭源泉。

  到了近代,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华民族陷入深重危机、饱经沧桑磨难。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提出了“全盘西化”的悲观论调。但是,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的脊梁并没有丧失自信心。他们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前仆后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英勇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文化是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推动文化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也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重要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真正的自信是平视,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今天我们讲文化自信,依然需要放眼看世界,比较各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在世界中找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位,以宽广的胸襟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把文化自信融入新的文化生命体中,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以自信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两个结合”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赋予我们看待文化问题的全新视角。坚定文化自信,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勃勃生机、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逻辑必然,也是新时代新的文化生命体发展壮大的根本要求。

  “结合”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马克思主义最终脱颖而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催生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自此中国的面貌开始发生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思想,是中国人民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生态观的重要体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从哲学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里都能找到丰富的元素。为了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寻找两者的共同之处、契合之处,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二者融为一体,从而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承继者和弘扬者。”

  新的文化生命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相互成就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为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契合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能够融合,还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有机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产生不了新生事物,化学反应不仅能产生新生事物,而且新生事物中还蕴含着原来物质的因子,是原有因子的有机组合。新的文化生命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学反应的结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两个文化生命的结合,诞生了新生事物,即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是有机统一、充满活力、刚健有为的新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现代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代表着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的文化生命体赓续了中华文化命脉,但不是复古中华传统文化,而是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文化;新的文化生命体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精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不断结合、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来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智慧和勇气。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从孔子到孙中山以来的遗产给予批判的总结。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他还论证中国的新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强调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带有强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新理念,比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小康社会”“一国两制”“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习近平总书记自觉按照“第二个结合”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种结合的重大成果。我们党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就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立足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的新阶段来看待我们走过的路,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开启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广阔文化空间,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使命目标

  坚定文化自信,按照“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发展壮大新的文化生命体,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从建设文化强国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传承弘扬中华古代文明优良基因。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和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我们充分研究利用。马克思指出:“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方位,我们更有条件充分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赓续古老的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坚持“两个结合”,深入保护、阐发、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能力,让中华古代文明的成果在新的文化生命体里焕发新的荣光。

  兼容并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自信的标志是开放包容。中华文明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升华的结果,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从中国历史来看,越是自信的王朝,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反之,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往往导致文明的衰落。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外来文化经过我们的吸收转化,都变成了我们文化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近代以来,西方现代文明在全球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但是西方现代文明也不纯粹是西方的产物,它深受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影响。现代化肇始于西方,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照搬和拒斥西方文明都是不对的。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最终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体的成长发育速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成果。

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建立在硬实力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结合。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中国理论,以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让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我们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不断发展壮大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来源:《前线》2024年第5期;作者:张时坤、周文彰,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