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作者:健康报

科技创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在2024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大会暨中国式现代化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医学科教创新转化研讨会”分会场上,与会者聚焦高校医学教育科研创新、前沿医学临床转化、科技成果实际应用等,进行充分交流。

打造市场导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金聪

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

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金聪:浙江省正在构建一个更加体系化、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解决成果转化中的碎片化问题,提出“三个坚持”和“三个全”原则。前者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守正创新,后者即“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推进。

具体而言,浙江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全链条解决成果转化中的堵点问题;全周期动态推进,闭环管理,解决服务体系和企业需求问题;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的能力,形成专业化分工。

与此同时,浙江省还通过建设“安心屋”“淘宝网”“大兵团”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安心屋”是为科技成果提供管理、转化审批、收益分配和上市交易的官方平台,可解决国有资产属性带来的问题。成果转化“淘宝网”通过拍卖方式确定成果价格,构建转化风险减量管理体系,降低成果转化风险。科技服务体系“大兵团”强调技术经纪人的重要性,通过技术市场平台提升经纪人的地位和收益。

此外,浙江省还出台政策,允许成果先免费使用再转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成功率。浙江省通过专项行动、圆桌会等机制,促进各类政策资源联动,支持产业发展;培育和引进科技服务机构,确保成果转化可监管。

创新是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宋章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宋章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新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公立医院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措施。医院是解决人民群众疑难危重症问题的主战场。医务人员是临床需求的提出者、医疗创新的发明者、技术发明的协助者、临床试验的执行者和医药产品的使用者。由此可见,高水平的公立医院处于创新链、产业链和应用链的结合点,也是连接患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的关键枢纽。

我们既要把患者的诉求转化为技术问题,并精准反映给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也要从疾病防治方向开展临床研究,打造一批医学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同时推动解决药品、医疗设备、疫苗等“卡脖子”问题。

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创新中来

会议同期设置展示环节,展示了一批新型临床诊疗方法和生物材料应用创新,包括新型磁共振对比剂与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药、结直肠癌血清多肽检测试剂盒(质谱法)、一步法构建“胶体﹢细胞片层”复合薄膜并修复皮肤损伤、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自主学习训练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等。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黄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

展示环节主持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黄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关键。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他们不仅能够为医学科研带来新活力,还能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在创新过程中,要注意将临床需求与科研创新紧密结合,并加强多学科交叉合作。

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顾辰辉: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者,我们在学校和医院各项政策的帮助下,成功开展了多项创新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利用小苏打脂质体治疗骨质疏松,利用血小板纳米化治疗糖尿病足等。未来,我们将坚持创新,为推动医学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

营造医学人才持续创新的良好氛围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卿平

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副研究员

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副研究员卿平:华西医院“院院合一”模式强调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及教学在医学生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注重教学资源的投入和教学文化的建设。

“院院合一”的主要特点是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在医院环境中,教学计划以医生意见为主,强调医院在教育和专业培养中的作用。同时,华西医学中心整合四家附属医院和相关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教学研究和教师资源。医院还赋予教学重要的地位。比如,医院有专门负责教学的部门和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医院投入资金支持教材编写,确保教师能专注于编写高质量教材。此外,医院打造持续的教学活动并形成文化,如固定的教学查房等。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赵彬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成果与知识产权部部长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成果与知识产权部部长赵彬:对于医学创新实践者,奖励申报工作需要提前规划。大家应围绕核心理论和技术,明确创新点,并精心撰写项目简介。项目简介是评审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部分,应具备故事性和冲击力,并附带旁证材料以避免被质疑。申报者可选择三个核心创新点进行提炼,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大家还要重视第三方评价,包括论文数、引用情况、正面评价等,并准备好充分的证明材料,如检索报告、查新报告、鉴定证书等。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重复报奖、学术不端等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拼凑报奖和搭车报奖行为。

加速中国创新药“出海”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严立

美中抗癌协会常务董事、博士

美中抗癌协会常务董事、博士严立:要实现国产创新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成功,创新药“出海”是关键的一环。创新药“出海”是一个复杂但有潜力的过程,需要医药企业、政府、资本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尽管大陆市场需求庞大,但创新药“出海”能更好地体现产品的价值。目前,大陆有多款原研药在美国上市。相关原研药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出海”策略,如自建海外团队、合作开发、授权等。

总的来说,医药企业需要敬畏创新,政府应提供资金和环境支持,市场环境需要更加成熟以支撑产业。医生在临床试验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应鼓励他们在看到不良结果时,引导医药企业及时止损。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整理: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策划:李天舒 谭嘉

编辑:夏海波 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医学科教赋能创新成果转化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Y8R1GK4】获取授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