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作者:万物灵

#头条创作挑战赛#

经常听说澳大利亚野兔、袋鼠泛滥成灾,没想到连癞蛤蟆也能成灾。而且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澳大利亚的癞蛤蟆不仅体型巨大,还能骑着蛇到处跑,一言不合还能把鳄鱼给毒翻,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让澳大利亚人很是头疼。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癞蛤蟆,能对澳大利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呢?

体重一斤的癞蛤蟆长什么样?

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的这种癞蛤蟆学名叫做“巨型海蟾蜍”,也可以直接叫做海蟾蜍,和我们认识的蟾蜍一样,都属于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爬行动物。但和我们认识的蟾蜍不同的是,海蟾蜍体型巨大,据说通常海蟾蜍体长可以达到10到17厘米,体重一斤左右。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就记载过一只海蟾蜍,它被当成宠物养在瑞典,这只海蟾蜍长度达到了38厘米,如果完全伸展开,可以达到54厘米,重量也是达到了惊人2.56千克。而在美洲哥伦比亚,传说那里有人见过体重达到100千克的巨蟾,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证实。相比较之下,我们所认识的蟾蜍只不过有拳头那么大,真是小的可怜。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其实这种巨型海蟾蜍原产于南美洲,并不属于澳大利亚本土生物。但是在1935年的时候,澳大利亚甘蔗深受病虫害折磨,听说南美的巨型海蟾蜍具有很高的除虫效率,于是就引进了120只。没想到这些甘蔗上的害虫都是在高处,而海蟾蜍只能在地上爬,就算会跳,也不可能够着上面的虫子,所以根本就没有发挥除害虫的作用。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可即便没有吃到这些害虫,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海蟾蜍在这里生存,并且还泛滥成灾,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海蟾蜍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

虽然这些海蟾蜍没有吃到甘蔗上的害虫,但是它们的食谱极其丰盛,它们不挑食,几乎什么都吃,小到昆虫,大到爬行动物或者小型啮齿动物,就连当地的青蛙蟾蜍,都能成为它们的食物。所以澳大利亚引进海蟾蜍不仅没有帮他们有效驱除甘蔗上的害虫,还给当地的本土生物,带来了新的隐患。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澳大利亚气候炎热潮湿,非常符合海蟾蜍的生活习性,并且这里食物丰富,天敌稀少,所以海蟾蜍就开始大量繁殖。

海蟾蜍有着非常强大的繁殖能力,并且它们交配产卵不分季节,一般雌性蟾蜍每次产卵数量可达8000到25000个,然而海蟾蜍不仅很能生,而且它们的卵也有毒性,一般的动物还不敢去偷食,所以这些卵的孵化率还非常高。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但更夸张的是,海蟾蜍的卵不仅孵化率高,连孵化时间也是特别短。在适宜的水温下,海蟾蜍的卵只要48小时就能完成孵化,再慢也仅需要7天的时间。而孵化出来的小蝌蚪,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长成幼蟾。然而这家伙的寿命还很长,一般野生的海蟾蜍寿命可以达到10-15年,如果是人工饲养的甚至可以达到35年。正是因为海蟾蜍有这样离谱的生物特性,所以澳大利亚的海蟾蜍才会泛滥成灾,至今数量已达到了15亿只,比当地人口数量还要多。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而这么庞大数量的海蟾蜍,除了吃不到高处的食物,基本上把它们能够吃到的都吃了,并且胃口极大,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物链,对当地的自然物种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那么澳大利亚就真的没有天敌可以制约这些海蟾蜍吗?澳大利亚人就没有相应的措施治理这种现象吗?其实这些问题他们都能想到,但是真的实施起来又哪有这么简单。

为什么海蟾蜍难以治理?

我们都知道,很多蟾蜍的皮肤能够分泌毒液,海蟾蜍当然也不例外。海蟾蜍的背部可以分泌乳白色的毒液,称为“蟾毒素”,相比于普通的蟾蜍,海蟾蜍分泌的毒液毒性更强,这些毒素会攻击动物的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致幻效果,还会导致失明、四肢麻木、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死亡。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海蟾蜍体型大、毒性强,让它们在澳洲这片土地上几乎是横行霸道。大多数情况下,蛇是蛤蟆的天敌,但是在这里,海蟾蜍敢骑在蟒蛇的身上到处跑,难道是这些蟾蜍已经驯服了蛇,把它们当成坐骑了吗?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其实不是的,这是蟾蜍的一种习性,每当到了繁殖季节,雄性蟾蜍就会附在雌性蟾蜍背上,并用前肢牢牢抱住雌性蟾蜍的腹部,用这种方式刺激雌性排卵。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但是有时候它们找不到雌性蟾蜍,于是就抱其他动物,比如鲤鱼,雄性蟾蜍会紧紧地抱住鲤鱼的脸部,甚至会用前肢插进鲤鱼的双眼,让鲤鱼无法摆脱,然后就有了“金蟾抱鲤”这个成语。所以在澳洲,海蟾蜍骑在蟒蛇的身上就是这个原因。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让蟒蛇气愤的是,它不仅甩不掉这些烦人的家伙,还不能去咬它们或者把它们吃掉,因为这些海蟾蜍的毒性也能要了蟒蛇的命。就连鳄鱼想把这些海蟾蜍当成食物,也遭到了剧毒反噬,不仅没吃到,反而被自己的食物反杀。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然而更可怜的还是那些狗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狗狗经常会到处舔,连相貌丑陋的海蟾蜍它们也想尝试一下,然而就是这么一舔,就让狗狗产生了依赖,也就是染上了毒瘾。染上毒瘾的狗狗终日沉浸在幻觉之中,醒来之后又继续去舔,虽然这些毒素可以为它们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一旦毒素在它们身体里累积的多了,它们就会因心脏衰竭而亡。为了帮助狗狗们戒断毒瘾,澳大利亚还专门设立了狗狗戒毒中心,他们的在蟾蜍模型上挤了一些芥末,然后让狗去甜食,刺激的味道让狗无法下咽,反复进行之后,狗就会对蟾蜍产生排斥心理,以后就算在路上看到也会避之不及。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其实海蟾蜍在澳大利亚也并非没有天敌,据研究,3000多种蛇类中,有15%的蛇会捕食海蟾蜍。另外还有一种澳洲水鼠,它们会把海蟾蜍的肚皮破开,专吃里面的内脏和四肢,而它们之所以从肚子下手,就是因为海蟾蜍的毒液在背部,攻击它的肚子可以避开毒液。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然后还有乌鸦也能捕食海蟾蜍,它们好像知道海蟾蜍哪个部位有毒哪个部位没毒,然后会避开有毒的那一部分,从没有毒的肚子下手,一点点把海蟾蜍吃掉。当地人发现这些事情后,总算看到点希望,但是海蟾蜍的数量如此庞大、繁殖速度如此快速,仅靠水鼠和乌鸦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海蟾蜍凭借着自身的毒素,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所以仅仅想利用食物链来制约它们完全是不可能,于是不得已之下,人类也参与了进来。

澳大利亚人蟾大战!

澳大利亚是大平原,海蟾蜍在这里生活真的是畅通无阻,它们不仅在自然环境范围内活动,也会成群结队跑到公路上,或者是跑到居民区,对当地人造成了严重的困扰。所以有些人开着车直接从海蟾蜍身上碾过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为了消灭海蟾蜍,当地政府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重金悬赏,让人捕捉到之后低温冻死或者是安乐死,之所以选择安乐死,是因为政府并不想居民为了泄私愤,而当街打死海蟾蜍,这样一方面显得很血腥、没有人道,另一方面就是会让街道尸横遍野,影响环境。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然而人人都知道海蟾蜍的毒性很强,如果为了赚那笔钱而不小心丢了小命,那就真的不划算了。然后当地还举行过海蟾蜍捕捉活动,但是一年到头,也就抓了几万只而已,也是没什么效果。

看到这里,想必中国人要坐不住了,要是在中华大地上,只要政策放开,就不会有动物泛滥成灾的说法,哪怕是青蛙蟾蜍,最后都能安安全全地变成一道美食。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就比如蟾蜍,在中国蟾蜍可是一味中药,尤其是它们身上蜕下来的那张皮,更是难得之物。而蟾蜍身上的毒液,也被我们搜集起来制作成了“蟾酥”。剥开皮之后,把蟾蜍的内脏和有毒的腺体去除,剩下的部位肌肉丰满,经过清洗烹饪之后,又是一道美食。那么澳洲人面对海蟾蜍的问题,能不能也向我们学习呢?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其实也是有难度的,因为海蟾蜍的毒性要比普通的蟾蜍强太多了,而且还具有成瘾性,没人敢冒险真的把这种毒液作成可以食用的蟾酥,面对这么危险的生物,也没人真的敢把它们作成食物来吃,所以我们这一套在他们那里起不到作用。

澳洲引进海蟾蜍,15亿只泛滥成灾!能否学习中国把它们变成食物?

不过总体看来,其实澳大利亚不是不能消灭这些海蟾蜍,只是他们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一边想着消灭海蟾蜍,一边又还在想着人道主义,把海蟾蜍加工成商品出售,又怕毒性太强控制不住,最后就是一直摇摆不定,所以海蟾蜍才会越来越泛滥。

从这个案例我们也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要随便引进新物种,如果控制不住,那就会酿成一场灾难,无法收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