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半岛都市报

2024-05-15 12:47发布于山东半岛都市报官方账号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医生在蜱虫头部涂抹石蜡油,隔绝蜱虫周围空气后用镊子将其拔出,”回忆起带孩子去医院处理蜱虫的过程,张女士仍心有余悸。 4岁宝宝乐乐(化名)连续几天头部出现瘙痒,身上也养,父母撩开孩子头发竟然在孩子后脑勺上发现一只“小黑虫”,竟然还在蠕动!5月13日,乐乐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就医,经诊断乐乐头发里的“小黑虫”就是春夏季节活跃于户外的蜱虫,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段建平提醒,如在户外被蜱虫附着皮肤,一定不要拍打,应及时就医。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据乐乐父母回忆,孩子被叮咬前几日,在农村的奶奶家待了一段时间,奶奶家养着狗,房屋周围存在一些草丛、灌木丛。从奶奶家回来后,乐乐便觉得身体不舒服,父母起初并没有在意,后来孩子说头痒,父母这才在乐乐后脑勺上发现了端倪。随后立即带着孩子到家附近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医务人员不敢贸然将蜱虫拔出。最终,张女士带着孩子来到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乐乐应该就是在户外玩耍时被蜱虫叮咬的,幸好父母发现来医院就诊取出,目前孩子没有大碍。”段建平介绍,蜱虫,是隐藏在春夏户外的隐形杀手,这个季节,草木茂盛,是蜱虫的繁殖高峰期。它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等待宿主的到来,伺机而动。往往会趁人不注意时悄无声息地一头扎进皮肤里,并顺势往里钻,如果未及时发觉,它们会一直待在里面,狼吞虎咽地吸血。而且,其所携带病原体,部分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即使当时被咬并无大碍,后期也可能发病。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随着气温的升高,蜱虫进入了活动高峰期。段建平表示,蜱虫需要通过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来完成生长繁殖过程。被蜱虫叮咬或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可能引发一种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病死亡。此外还会引起皮肤炎症,蜱虫叮咬皮肤后,会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叮咬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皮肤溃烂、流脓等症状。另外还易引起过敏性休克,蜱虫叮咬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如何避免被蜱虫叮咬?专家提醒,春夏季节,市民在外出游玩或野外作业时,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被蜱虫叮咬。一是尽量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逗留,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不要露宿,二是最好穿浅色、光滑、紧口的长袖上衣和裤子,穿可以遮盖整个足部的鞋子,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身体的外露部位喷涂驱蚊液,三是离开野外时仔细检查头皮、腰部、脚踝等部位是否有蜱虫附着,防止将蜱虫带回家。另外,家里有宠物的,外出后也要仔细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还要注意的是,被蜱虫叮咬后若不方便就医,可先用酒精或食用油点在蜱虫周围,待它自己溢出,切不可自行拍打拔取,溢出后也应及时就医。

查看原图 44K

  •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 误把蜱虫当黑点,孩子头痒三天后才就医,专家提醒,又到高发季,外出游玩需谨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