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作者:子弹财经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立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近日,“首家民营股份行”民生银行大动作不断。

5月10日,民生银行再次将“泛海系”和泛海集团掌门人卢志强告上法庭,涉及金额超过50亿元。而在此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核准王晓永民生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

诞生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十二家股份制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中,民生银行成立于1996年1月,是第一家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彼时,民生银行的出资者包括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史玉柱等民营企业巨头,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2000年12月,民生银行登上上交所主板,2009年同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凭借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民生银行一度高歌猛进,被冠以“小微之王”的名号。

然而近年来,民生银行头顶的各种光环日渐黯淡。营收增长承压、不良率长期位居股份行前列。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该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风险敞口。

种种迹象显示,新任行长王晓永走马上任后,仍需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新领导班子能否带领民生银行打个“翻身仗”,外界对此充满期待。

1、“建行系”王晓永正式履职

“五一”节前,民生银行行长一职终于尘埃落定。

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民生银行王晓永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王晓永担任民生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根据相关规定,王晓永自任职资格核准之日起就任民生银行行长。

而在此前的3月12日,民生银行一次性披露13则公告,其中多则为高管人员任职变动。其中,民生银行的“二把手”郑万春到龄退休,辞去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等职务,聘王晓永为民生银行行长。

公开资料显示,郑万春已满60岁,曾在工行总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证券、华融期货、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任职,2013年10月出任工商银行副行长,2015年11月任民生银行行长。

王晓永同样出自国有大行,是一员建行“老将”。

简历显示,王晓永1970年出生,于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于1996年获得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于2013年获得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高级经济师。

王晓永曾任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副行长、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行长、建设银行渠道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

与王晓永一起履新的两位副行长分别是张俊潼、黄红日,他们均是“70后”且均出自民生银行内部。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图 / 民生银行2023年年报)

随着高管的密集履新,民生银行管理层变阵重组。

截至目前,现任领导班子有董事长高迎欣,行长王晓永,副行长张俊潼(拟任)、石杰、李彬、林云山、黄红日(拟任),组织架构由“一正四副”变更至“一正五副”。

2、增利未增收,营收持续下降

昔日民生银行在巨头的加持下,凭借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突飞猛进,被冠以“小微之王”的名号。2013年,民生银行市值一度超越招商银行,位居股份制银行第一名。

然而,走过高光时刻,掌舵民生银行14年的董事长董文标卸任,2014年洪崎接任董事长。民生银行开始转型,经营战略开始向零售方向转型,重点投向了房地产、消费金融及财富管理领域。

2020年6月,洪崎到龄卸任。出身于中国银行的高迎欣“空降”民生银行,成为该行新任董事长。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民生银行战略层面强调“合规经营就是核心竞争力”,对风控重视程度大幅提升。

但近年年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业绩承压。

2020年,民生银行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的538.19亿元,跌至343.09亿元。此后,其归母净利润一直在350亿元上下徘徊,2021年与2022年分别为343.81亿、352.69亿。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营业收入方面,2020年,民生银行的营业收入达近年来最高峰1849.51亿元,但在2021年及2022年接连下降,分别实现1688.04亿元与1424.76亿元。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民生银行资产总额7.6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192.92亿元,增幅5.78%。利润方面,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358.23亿元,同比增加1.57%。

但该行营收增长仍面临压力,财报显示,2023年其营业收入1408.17亿元,较2022年的1424.76亿元下降1.16%。

具体来看,2023年民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024.31亿元,同比下降4.68%;净息差为1.46%,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在财报中称,资产端受LPR下调及市场利率低位运行影响,贷款及投资收益率均下降。净息差下降主要由于资产端定价下滑,同时负债成本刚性较强。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图 / 民生银行2023年年报)

非利息净收入由2022年的350.13亿元增长9.63%至383.8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27.26%。

具体来看,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2.36亿元,同比减少10.38亿元,降幅5.12%。

对此,民生银行在财报中称,主要是受资本市场影响,理财等资管产品规模下降,导致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下降。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91.50亿元,同比增加44.11亿元,增幅29.93%。

在2023年业绩交流会上,针对稳定息差问题,民生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李彬坦言,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该行净息差的降幅开始逐步收窄。

这其中付息负债成本率变化与同业相当,主要是生息资产和贷款收益率下降的趋势在逐渐减缓;综合来看预期2024年全行业净息差将延续下降趋势,民生银行净息差也将持续承压,但民生银行会继续努力保持净息差整体降幅低于同业水平。

3、3年处置不良近4000亿,房地产业风险仍待解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发现,无论是在2023年年报还是在业绩交流会上,资产质量、风险管控等词被民生银行管理层多次提及。

在业绩交流会上,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明确表示,囿于经济结构转型重组和房地产板块还未明显复苏,其资产质量仍然面临压力。下一步,将提升风险管控的主动性,加强风险排查和预警,加强高风险领域的不良资产处置。

而这背后,则是民生银行不良贷款压力大幅增加,不良率长期位居股份行前列。

自2014年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提出地产金融的“投行化”,此后便开始与房企频繁建立合作,先后和融创、旭辉、泰禾、金科等超过20家房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债务困境加剧,民生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加速累积,房地产不良率快速攀升。

2020年,高迎欣掌舵民生银行后,战略层面逐步在风险管理、内控管理、问题资产清收处置三大方面夯实基础。

历年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分别为700.49亿元、723.38亿元、693.87亿元,其中2022年同比下降4.08%。不良贷款率呈现下降态势,分别为1.82%、1.79%、1.68%。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2023年,民生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生成率、关注贷款额、关注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的“五降一升”。

年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48%,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生成率1.58%,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实现了连续三年稳步下降。

在清收处置方面,2023年该行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资产787.56亿元。其中,清收处置不良贷款699.26亿元。2023年收回已核销资产101.12亿元,同比增长22.44%。

“民生银行已顺利完成不良及问题资产清收处置三年规划目标,三年处置近4000亿元,存量不良及问题资产得到较好处置,资产质量持续稳固向好。”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在2024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但在房地产业资产质量方面,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呈现双升态势。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170.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93亿元;不良贷款率4.92%,比上年末上升0.64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范围来看,数据显示该行房地产不良贷款近年来逐年攀升。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30.4亿元、95.74亿元、155.45亿元。对应房地不良率亦是从2020年的0.69%,上升至2021年的2.66%,2022年末进一步升高至4.28%。

房地产业不良双升!新帅上任,7.6万亿民生银行要打“翻身仗”?

除“踩雷”部分合作房企之外,2023年民生银行与第六大股东、发起者之一泛海控股对簿公堂一度引发外界关注。

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民生银行股东泛海控股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达187.26亿元。该行与泛海控股的债务纠纷,也暴露其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敞口。

2023年1月,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武汉中心公司、武汉中央公司、泛海控股及卢志强提起诉讼索赔超70亿元。2023年10月以及11月,北京金融法院分别对两案件进行一审判决,民生银行均获胜诉。

5月10日,民生银行再次将“泛海系”和卢志强告上法庭,此次涉及的金额超过50亿元。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对“泛海系”公司:泛海集团、泛海控股、通海控股、泛海不动产投资、泛海股权投资、星火房地产、泛海建设青岛、深圳泛海置业、武汉中央公司、武汉中心公司等提起诉讼。

整体来看,加速风险资产出清,化解历史包袱仍是民生银行的当务之急。以王晓永为核心的新任管理层上任后,将如何破局业绩与资产质量现状?「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界面新闻图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