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作者:画家王衍成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波洛克的第一次个展于1943年11月9日至29日在本世纪艺术画廊举行。展览获得了赞许的评论,一些批评家认为他的油画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他们对波洛克作品中那种原生状态的能量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乐于忽略作品的缺点。人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波洛克有机会成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画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特殊风格。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富有意味的是,尽管波洛克的画展取得如此巨大的反响,但直至展览结束,波洛克的作品一幅也没有卖掉。波洛克仍像以前一样穷。而他最困难的工作——允诺过的为佩吉·古根海姆完成一幅壁画——仍未开始。展览结束后,波洛克回到画室,准备开始这幅从七月就已订好了画布,现在还是空着的壁画。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从波洛克进入画室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李就不能问他工作进展怎样了。从波洛克脸上的表情来看,李知道他依然无法开始。第二天仍是如此,第二个星期过去了,波洛克仍无法开始。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自从参观了本顿的画室,看到老师所作的反映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巨大壁画,多年来波洛克一直想画壁画。虽然30年代的壁画运动早已结束,波洛克对壁画的感情仍没有改变,之所以没把注意力放在壁画上是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现在有机会了,强烈的创造欲望使他不知从何开始。他想把尺寸巨大的壁画作为自己杰出才能的检验,他必须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壁画的热爱。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然而,这幅尺寸巨大的壁画如何构图?以什么为表现主题?几个星期以前,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还说波洛克作为画家能力的缺陷之一是处理尺寸。个展中的画,大幅不如小幅,格林伯格认为,作为艺术家,波洛克缺乏整体感,一次考虑的问题太多,整体的张力不能充满整个画面。波洛克应以什么样的作品来应对针对他的批评?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两个星期后,波洛克告诉李,她的存在妨碍了他的工作,要求李搬走一段时间。李于是借此机会去探望亲戚。可是三天后,她返回纽约时画布仍是空的。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1944年1月的一天下午,李的朋友约翰·利特尔来访,发现李正在有些神经质地踱步。“杰克逊的计划是明天交这幅壁画,”李告诉利特尔,“但他还没有开始画。”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第二天,利特尔再见到李时,她满脸笑容,“你无法相信出现了什么奇迹,”李说:“杰克逊完成了那幅画。”

痛苦了一个月后,波洛克用一个晚上完成了那幅壁画。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在这幅画中,波洛克创造了一种有下降感的黑线和旋转的形式来切分画面。猛一看,全画整个是抽象的,仔细一瞧,下降的黑线是画中的立体物——呈人体状。这些人体状黑线共有八个,各个还都是侧面画像。它们的后腿轻轻抬起,好像在走动,瘦长的人体静静地穿过画面,使画面具有构成感。与这种人形框架相对比的是旋转的青绿色和黄色的笔触,笔笔重叠、缠绕在一起,使那些人体形成有韵律的行进队伍。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波洛克对壁画是自豪的。当古根海姆派卡车来取画时,波洛克搭车一同前往。佩吉不在家,安排了两个朋友帮助布置这幅壁画。这两人发现画比计划的要大些,于是问波洛克是否可以把画裁小8英寸,波洛克坚持认为画大点效果更好。画装上后,波洛克自顾自地喝起酒来。这回他喝了很多酒,并给佩吉打电话,要求她马上回来,共赏这幅大作。

“衍”艺丨走近大师——波洛克:灿烂的初阳②

画家王衍成与您分享现代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