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疆文化的核心理念

作者:活力清水河
北疆文化的核心理念

  每一个地区文化,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文化理念和重要思想,而在这些文化理念中有些理念又是居于关键地位,在整个观念体系乃至文化整体中起到统摄作用,决定文化形态的状貌和性质,引领整个文化体系朝着一定的方向前进。当前,北疆文化概念已初步确立,北疆文化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北疆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当前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述蕴含其中的核心理念。北疆文化在长期积淀中,形成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其中最具典型、最为核心的就是:爱国、忠诚、团结、担当,这是北疆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北疆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集中体现,是对北疆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的本质概括,是北疆文化形成发展、彰显独特魅力、扩大影响的内在动力。

  一、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历史上,内蒙古地区作为中华大地的北部区域,各族人民不断与中原地区加强交流与融合,锻造历史,共塑“中国”,近代以来,北疆与中原各民族始终前赴后继、众志成城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实现北疆安全发展与稳定繁荣。北疆文化在此过程中孕育、兴盛、传承至今。

  回溯历史,“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历代王朝通过加强南北交融、推进对北疆地区的有效治理,有力促进了北疆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生息繁衍在祖国北疆的各个民族在文化血脉中逐步形成“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和强烈的中国认同,成为推动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秦朝实现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全国大一统,开创了中央政府统辖中原、边疆的先河,使得北部边疆地区与中原的联系更加紧密。两汉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入全面的大一统,北疆部分地区被纳入大一统王朝治理体系之中。隋朝结束了“正朔不一将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深化了北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唐朝南北一统,东西贯通,创设了800多个羁縻府州经略边疆,“大一统”盛况空前。两宋时期,北方的辽、西夏、金等地区性政权与两宋共创中华,北疆诸族积极融入中华、争做正统。元朝实现了疆域辽阔的大一统格局,北疆部分地区一度成为元朝的“腹里”核心范围。明朝妥善处理与活动在北疆地区的蒙古诸部关系,各民族交流往来不断。清朝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多民族大一统格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北部边疆的管辖和治理。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军民和支边人长期戍守北疆,直到如今,在内蒙古边境沿线仍有很多“边二代”“边三代”,他们手拉手、心连心,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守望相助,在守边护边中,体现出最为真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清晰展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的、稳定的集体记忆,熔铸形成北疆文化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

  二、忠诚。从我们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来看,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这“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讲清楚了北疆文化的革命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折射出内蒙古各族群众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品质。忠诚与全区各族人民意愿高度契合,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要求,是北疆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能够更好发挥出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积蓄力量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实践,赋予了北疆文化鲜明的红色底色,忠实反映了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进程和伟大革命精神,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对党忠诚的生动写照,为北疆文化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基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新时代,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进程中,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牢牢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永远对党忠诚,已经深深融入各族人民血脉,成为北疆文化的思想精髓。

  三、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对于生活着55个民族(除珞巴族以外)的内蒙古而言,民族团结尤为重要、分外珍贵。一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昭君出塞到匈奴内迁,从明末清初“旅蒙商”北上探路到清末民国内地民众“走西口”,长城内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各族人民彻底摆脱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锻造了勠力同心、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是北疆文化的生动注解。

  今天的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心手相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制定出台,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深入实施,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更加完善,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更加团结统一。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各民族守望相助、其乐融融,共同守卫祖国北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四、担当。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广袤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大一统国家的建设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近代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谱写了为国奉献的英雄史诗。在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内蒙古是抵御沙俄和日本侵略的前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共御外辱,为维护祖国统一、建立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内蒙古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自觉扛起责任,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奉献力量。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戈壁荒原建立大型钢铁企业,对于技术经验极其缺乏的第一批包钢建设者来说无比艰难,对于国力积贫积弱、建设物资匮乏的新中国来讲,困难史无前例。8万多名创业者齐聚祖国北疆,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在荒滩上筑起钢城,在草原上书写出“各族人民建包钢,白云鄂博献宝藏”的动人篇章。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亲临包钢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在一团火光和烟雾中,金色的铁流汹涌而出,从而结束了内蒙古“手无寸铁”的历史,也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奠定了基础。从产出第一炉铁水,到年产上千万吨钢材,包钢见证了共和国建设、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以伟大奉献精神丰富了北疆文化的精神内核。

  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设大陆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立足自身实际,积极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多贡献。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先后把全区51%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营造林、种草、治沙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达到45%和20.79%,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同时,内蒙古是“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黄河重点生态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挡沙墙”和“碳汇库”。全区粮食产量连续6年突破700亿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草食牲畜存栏超过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1/6、1/2,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为端稳中国“粮食饭碗”作出重要贡献。内蒙古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4,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占全国的1/2、1/5以上,外送煤炭、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为端稳中国“能源饭碗”作出重要贡献。内蒙古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升华了北疆文化的时代意义。

来源:内蒙古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