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凡人”老李

作者:京法网事
“凡人”老李

4月30日,是五一劳动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密云法院机关纪委书记李茂森同志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这一天,密云法院政治部党支部为他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党日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观看了讲述他三十多年工作印迹的短片,向他送上《沿着你的足迹》诗朗诵,李书记也用书法向青年人“书写箴言”,讲授“人生课堂”……依依惜别中,大家诉说着不舍,表达着最美好的祝愿。

“凡人”老李

伤情最是离别时。与李书记共事十年之久的院纪检督察组副组长王静几度哽咽落泪,情难自已,“亦师亦友,得助良多,唯有感恩。”活动后,她写了一篇文章,表达对李书记的敬意,以示纪念。

“凡人”老李

走进李茂森书记(我们都亲切地称呼李书记)的办公室,迎面看到书架上摆放着满满的书,规整的笔记,斑驳的折痕,透露着书香气息。每每路过他的办公室,看到那一桌一书一字,纵有千言万语,却感觉说不尽,因为有太多的回忆和不舍。

讲课我是认真的

“凡人”老李

李书记讲课精彩在院里那是出了名儿的。2024年初,接到院综合事务中心的邀请,让李书记以《马克思传》为内容,讲讲所思所想所感,李书记毫不犹豫答应了。

备课阶段,李书记只要一有时间,就拿起这本书开始读起来,勾勾划划是他的日常习惯,读完一遍又一遍,闲暇之余读,失眠的时候读,忽然想起某一观点的时候又读,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一本近500页的书,李书记看了两三遍。

“凡人”老李

预讲阶段,吃完午饭,李书记就到我们办公室,和我们探讨书里的内容,从马克思的成长背景,到童年趣事、求学生涯,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我们知道他这不仅仅与我们分享,而是在不停地打磨自己的讲稿,如何让干警听得有趣有料受启发,他一直在摸索,他说读了这本书自己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的坚定信仰和顽强毅力,也想把马克思勇于批判和自我反思的精神传递给干警,让干警受启发,从而推动工作。

至于讲课的效果嘛,不言而喻,很精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每次问起李书记,为什么能讲的那么吸引人,他只是默默地笑了笑说,其实我心理素质不好,只有做足了准备,才敢上台讲。

我深知这只是他的谦虚之词,精彩讲座的背后,承载着他对工作的责任心,对理论研究的热爱。所以,不要羡慕别人的精彩,那是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干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人情面前,首先要想到纪检干部的职责”。作为一名法院纪检干部,督察的对象都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在人情和职责面前,他从来不含糊。

“凡人”老李

2019年,李书记受理了某干警的问题线索,这是一起典型的违反廉洁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接到线索后,李书记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名干警曾是他的书记员,他们曾在人民法庭一起工作,情同手足。

“凡人”老李

一边是党纪国法,一边是个人感情,他心里虽然念念不忘昔日的师徒感情,但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权,他严格按照办案程序,秉公办理。

调查之初,该干警有些抵触,但李书记多次找到他,进行思想教育,讲党纪、讲初心、讲责任,使他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服从组织处理。

宣布处分那一天,李书记如释重负。

他坦言,那几个月的调查谈话感觉十分漫长,别人可能对纪检工作存在误解,认为他不近人情,但“严管就是厚爱”,既然当了纪检干部,就必须要恪守职责。

把生活过得有意义

“凡人”老李

刚刚退休的李书记,生活依旧简单充实。读书浏览公众号是他的固定项目。“虽然退休了,但我也得了解国内外、单位的大事小事。”李书记觉得,自己在精神上从未退休。

“凡人”老李

因为李书记在岗期间几乎未休过假,所以偶尔联系他的时候,我会问他,“您退休了有什么打算呀,还不到处转转?”

李书记侃侃而谈,“这次我计划啦,我把自驾提上日程了,我要去趟河南安阳林州市,看看红旗渠,这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的引水工程,我想一睹他的风采。然后去陕西西安转转,这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安可有太多太多我想了解的呢。”

“凡人”老李

细细回想,李书记的行程安排,与他曾是机关纪委书记的身份特别符合,这就是“行走的思政课”呀!

退休不褪色,在他看来,人生很长又很短,要把每一天过得有点意义,这样就是值得的。“造烛求明,读书寻理”,这是李书记在党日活动中对支部党员干警的寄语,也是这么多年工作的深刻感悟,他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别样生活。

供稿:密云法院

编辑:高嵩

审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