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0 年参军,连队执意要我抓新闻报道,退役成农民

作者:资本观察君

那是一九九零年的事儿了。我正好十八岁,满腔热血,应征入伍。谁曾想,这一去便是风华正茂的几年。

刚到连队,连长见我有些文化,硬是要我负责抓新闻报道。我内心矛盾,一个糙老爷们儿,拿枪杆子是本分,握笔杆子算哪门子事儿?但军令如山,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小张,这篇稿子不错,但得再生动些。”连长总是这样耐心地指导我。

“连长,我这是在写新闻,又不是编故事。”我嘟囔着。

可时间久了,我也渐渐摸出了门道。新闻报道,不就是要让读者身临其境吗?

那时,我认识了战友小李。他和我一样,都是农村出来的。我们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他总是开玩笑:“你这家伙,退役后干脆当个农民作家得了。”

“去你的,我才不当什么作家。”我白了他一眼。

然而,命运总是弄人。几年后,我退役了,真就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回到家乡,我发现一切都变了。土地被征收,村民们被迫搬迁。我家的地也没了,只剩下几间破旧的瓦房。

那天,我去村委会理论,却意外地遇到了当年连队的通讯员小王。

“是你?”我瞪大了眼睛。

“是我,老战友。”他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

原来,小王也退役了,成了我们村的村长。他告诉我,要想保住家园,就得联合村民们一起抵抗。

我犹豫了。当年抓新闻报道,是为了宣传正能量。如今,我却要为了自己的私利去斗争。

“你怕了?”小王问我。

“我只是不想再失去什么了。”我低下头。

“别忘了,你是个军人!你有责任保护你的家园!”小王的话让我心头一震。

是啊,我是军人,我不能退缩!于是,我拿起了笔,开始写请愿书,呼吁村民们共同抵抗不公。

那一夜,我写到了天亮。当最后一笔落下,我仿佛找回了当年在连队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小王带领村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争。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我们的诉求,引起了上级的关注。

终于,在一场激烈的谈判后,我们赢得了胜利。家园得以保留,村民们欢呼雀跃。

而我也在这场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原来,拿笔杆子也能保家卫国。

如今,我依旧是个农民。但我知道,手中的笔就是我的武器。我要用它,记录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勇敢的农民,他们用坚韧和勇气,守护着家园。

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小王开始思考如何让村子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那些日子里,我们白天忙碌于田间地头,晚上则聚在一起商量发展大计。

“小张,你说我们村子有什么优势?”小王问我。

“的优势在于土地肥沃,村民勤劳。只要我们找对路子,发展农业产业化,一定能让村子焕发生机。”我信心满满地说。

“那我们得找个项目,带动村民们一起干。”小王拍了拍大腿。

经过一番考察,我们决定发展绿色蔬菜种植。我负责联系市场,小王则组织村民们学习种植技术。那段时间,我们忙得团团转,但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有一天,我遇到了小李。他退役后在外闯荡,如今已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听说我们要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他二话不说,答应投资我们的项目。

“老张,我支持你们,但你们得给我一个保证。”小李认真地说。

“什么保证?”我问他。

“保证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让这片土地重现生机。”小李的话让我心头一暖。

在小李的支持下,我们村的绿色蔬菜种植项目迅速启动。村民们积极参与,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我们的蔬菜基地损失惨重。那段时间,村民们唉声叹气,我和小王也备受打击。

“小张,我们该怎么办?”小王问我。

“坚持下去!我们是军人,不能轻易放弃!”我鼓励他。

我们四处寻求帮助,最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政策扶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渐走出了困境。

那段日子,我仿佛回到了当年在连队的日子,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而手中的笔,也成了我记录这段历程的工具。

几年后,我们村的绿色蔬菜种植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村子里的道路宽敞了,房子漂亮了,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那天,小李来到村子,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感慨万分:“老张,你们做到了。”

“是啊,我们做到了。”我笑着回答。

如今,我依旧是个农民。但我知道,手中的笔不仅仅能记录故事,还能创造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将继续书写着属于我们的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绿色蔬菜种植项目不仅让村子焕发生机,还吸引了外地的目光。有一天,一群来自大城市的游客走进我们的村子,他们对我们的有机蔬菜赞不绝口。

“张大哥,你们的蔬菜真是太好吃了,比城里那些不知道健康多少倍!”一位游客兴奋地对我说。

我笑着回答:“这都是我们村民们的辛勤劳动,还有大自然的馈赠。”

这些游客的到来,让我和小王意识到,我们不仅可以卖蔬菜,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于是,我们开始策划,如何让游客们不仅能体验到乡村的自然风光,还能深入了解我们的农耕文化和乡村生活。

“小王,你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搞一些农家乐,让游客们自己动手摘菜、做饭?”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主意好!这样游客们不仅能享受乡村的宁静,还能体验劳动的乐趣。”小王眼中闪着光芒。

就这样,我们开始改造村子,修建了农家乐,开设了乡村体验活动。游客们络绎不绝,村子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热闹。

一天,小李带着他的家人来到村子,他的儿子小明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爸爸,这里的叔叔阿姨们真厉害,他们种的菜比超市里的还好吃!”小明兴奋地说。

小李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老张,你们不仅改变了村子,还影响了下一代。”

我望着那些在田间地头嬉戏的孩子们,心中暖流涌动。是啊,我们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未来。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我们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让村民们真正受益于旅游带来的红利,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小张,我们得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不能让旅游业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小王严肃地说。

我点头同意:“没错,我们得让游客们明白,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制定了一套旅游环境保护规范,并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和游客们的理解。

就在这一切都在有序进行时,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当年连队的指导员。

“小张,听说你们村子发展得很好,我打算带一批退伍军人去你们那里学习取经。”指导员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

我心中一热,连声答应:“指导员,我们随时欢迎您和战友们。”

那一次,指导员的到来,不仅让我们村子蓬荜生辉,还让我们这些退伍军人们找回了当年的感觉。我们在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

如今,我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士兵,也不再是单纯的农民。我是这片土地上的守护者,用笔和行动,书写着乡村的变迁。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不仅创造了财富,还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我们的村子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天,我正在田里劳作,突然听到小王在远处大声喊我:“张大哥,快过来,出事了!”

我急忙跑过去,只见一群游客围在一起,似乎发生了争执。原来,一些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不慎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引发了一些村民的不满。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家园。”小王严肃地说。

我们决定召开一次村民大会,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会上,我们提出了制定更加严格的旅游规定,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等措施。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村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游客们也更加注重保护环境,我们的村子也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在这段时间里,我还遇到了一个特别的游客,她是一名年轻的摄影师,名叫小芳。她被我们的乡村风光所吸引,决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用她的镜头记录下这片土地的美丽。

“张大哥,你们村子真是太美了,我一定要用我的相机,记录下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小芳兴奋地说。

我和小王决定帮助小芳,带她参观我们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介绍我们的农耕文化和乡村生活。小芳用她的镜头,记录下了我们的村子,也记录下了我们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芳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多的人知道了我们的村子,也对我们村子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来自市政府的。他们表示对我们的乡村旅游项目非常感兴趣,并希望能够与我们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张大哥,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小王激动地说。

我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我知道,我们的村子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我们也将继续努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如今,我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士兵,也不再是单纯的农民。我是这片土地上的守护者,用笔和行动,书写着乡村的变迁。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不仅创造了财富,还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