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作者:成都锦江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近日

《中国社区报》头版上

刊登文章《聚势赋能 社区治理“特色创优”》

关注我区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文中提到

锦江区着力聚焦在地优势,深挖资源禀赋

发力服务创新、多方共治、慈善友邻

特色型社区的创建

探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让社区治理有特色 居民生活有质感

原文如下

聚势赋能 社区治理“特色创优”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具有商业繁华、业态丰富的优势,同时存在老旧院落多、外来人口多、人口密集的特点。锦江区以实施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为契机,着力聚焦在地优势,深挖资源禀赋,发力服务创新、多方共治、慈善友邻特色型社区的创建,探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让社区治理有特色,居民生活有质感。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强化多方共治保实效

“我们以党员、居民骨干等组成议事协商队伍带头人,发动居民志愿者收集民情民意,解决居民诉求,在社区治理中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和措施。”在锦江区沙河街道近日开展的“实战行动”议事协商提案大赛评选活动现场,各社区负责人轮流上场,带来各具特色的提案,涵盖了社区治理、居民自治、社区文化等多个方面。专家一对一进行现场交流答疑,对案例进行评价评审。最终,沙河社区《“河邻夜话”议出幸福生活》荣获一等奖。

资源作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关键要素,对社区发展的方向和可持续有着重要作用。锦江区深挖“纵向+横向+在地”资源,为促进多方治理见实效提供保障。围绕社区治理,出台《关于构建“五社联动”机制促进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构建以社区为平台,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广泛参与社区治理的工作机制。

4月23日,春熙路街道督院街社区携手结对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了“创·督院·幸福满格”便民服务系列活动。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为居民提供磨刀、中医义诊、金融防诈宣传等多样化的便民服务。督院街社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春盐商圈,属于典型的城市社区,有居民小区院落54个,辖区内政、教、企资源丰富。社区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源服务居民,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除了督院街社区的“创·督院”平台外,菱窠社区深度挖掘“李劼人”故居文化内涵,将非遗文化融入“东门市井”打造中,共建具有幸福感的和谐社区。

织密社区治理人才网

“非常感谢‘和善嬢嬢’们的耐心调解,为我们化解邻里纠纷。”近日,柳江街道棬子树社区锦城尚苑小区的杨先生来到社区表达感谢。年过七旬的杨先生,因楼上邻居深夜常有噪声无法入睡,他曾和邻居多次进行沟通无果,便到社区寻求帮助。“和善嬢嬢”黄翠华在详细了解细节后,主动联系楼上邻居,对双方的诉求进行正确引导,共同协商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和善嬢嬢”是棬子树社区的一支志愿者队伍,由社区的80余位退休老人组成,他们既是社情民意的“收集员”,也是矛盾纠纷“化解员”,“有需要就找‘和善嬢嬢’”已成为棬子树社区居民的共识。

在锦江区,同样为居民所熟知的,还有遍布街巷、身着“红黄蓝”服装的“小牛哥”们。随着物流配送行业的蓬勃发展,锦江区现有快递物流配送网点近500个,从业人员8200余人。锦江区吸收快递物流配送从业人员加入志愿服务队,由于志愿服务队发起于牛市口街道而得名。这支队伍融入城市、深入基层、参与治理、服务群众,不仅成为社区微网格员,也成为惠民便民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和城市文明的“宣传员”。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社区志愿者与社区慈善资源是社区开展服务的补充力量。据了解,目前锦江区统一在册志愿者队伍共计1800支,注册志愿者150000人,“光明伯伯”“春熙嬢嬢”“和善嬢嬢”“小牛哥”等志愿服务品牌不断凸显影响力。

营造百家争鸣新气象

从社区治理人才网建设,到整合社会资源……一个个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折射出锦江区在社区治理机制上的创新实践。去年以来,锦江区各社区结合当地实际,大胆创新,重点在特色和亮点上下功夫,呈现出“各具特色、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聚焦居民多样化需求,锦江区不断推动社区服务的创新与发展。牛市口街道一心桥社区以大力实施“提质”“强基”“增能”等“创特色”具体行动,构建“社区平台+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的资源链接的平台与机制,解锁社区治理“新密码”;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围绕全龄友好公园社区建设,满足不同年龄层、特殊群体等多层次需求,打造高品质的社区生活环境。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聚焦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锦江区建立街道、社区微基金21支,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沙河街道沙河社区通过社区党委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引入专业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提供“嵌入式”服务;锦华路街道柳江社区形成多方共治服务清单,优化两级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培育三支多方共治能人团队,打造“共治议事厅”“乡邻共治院坝”“口袋花园”等多方参与示范场景,有效推动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聚焦社区邻里关系建设,锦江区以公益慈善为切入口,以友邻为目的,通过策划与组织各类邻里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提升社区凝聚力;锦官驿街道交子社区营造“15分钟慈善圈”,完善社区慈善事业体系建设,为社区的和谐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社区报》头版关注锦江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

来源:中国社区报

继续阅读